为什么有的火车车厢上都有受电弓? 大交通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荡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火车机车除了一些内燃机车,现在大部分机车和线路已实现电气化,都是用电力作为驱动源的。
旅客列车上除了照明,还有很多用电的设备。尤其是近几年研制的新型快速列车、准高速列车更是增加了空调装置、车门集中遥控、粪便集存密封处理、燃油及电热两用取暖装置等电气设备,最大用电量高达400kW。那么,这些电是从那里来的呢? 原来,在客车上有个小小的发电装置,就是客车的底架或转向架上吊挂的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皮带与安装在车轴上的皮带轮连接,当列车运行时,车轮滚动,由皮带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发电,供应车上各种电器具使用。当列车停靠时,车轮不动了,发电机就不再发电。为了保证客车无论开停都能正常供电,就在客车上装备蓄电池供电系统。开车时,它把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蓄起来,这个过程叫蓄电池充电;停车时,它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向各用电器具送电,这个过程叫蓄电池放电。铁路上把安装有发电机和蓄电池的车厢称为“母车”,没有安装的车厢称为“子车”,母车与子车的比例一般为1:1。这种靠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供电方式,称为车轴发电机式供电。中国铁路列车广泛采用这种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的发电装置,运用数量最多的是J型三相交流感应子发电机,其发电量只有5kW,显然不适于用电量大几百倍的新型空调客车。 新型空调客车采取的供电方式是集中式供电,就是在列车中的某一节车厢内设置发电站或在列车上设立变电站,向整个列车供电。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专门的发电车(图3.5.5_02KD型发电车)或行李发电车内,安装柴油发电机组,构成列车发电站。列车发电站的工作由专门的配电盘控制。发电站发出的电,通过贯穿全列车的输电干线和专门的车端连结器,送到列车各节车厢。 另一种是在电气化铁道的列车牵引区段,电力机车升起受电弓,将接触网供给的25kV,50Hz的单相交流电引入列车变电站。然后,经过列车变电站中的变压器、整流器、变流机等电器设备变换后,给整个列车供电。这种供电系统,配线经济、不用蓄电池、车辆构造成本较低、发电量不受列车速度的影响。但是,它也有缺点,一旦发电站、变电站出现故障或发电车从列车上摘挂下来,就会影响列车供电。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列车可以同时装备轴驱式供电装置作为备用,以保证列车用电。 电力机车,以高压交流电为动力。一般为19-29KV高压电。 那种应该是电力机车,顶上的是受电弓,受电弓的最顶端是石墨层,用于将接触网上的高压交流电传送给机车的主变压器。一般来说是不间断供电,只有在过分相区的时候短时间断电。
我国铁路运营比较成熟发达,各种新型机车和车辆和高速动车组相继问世。

只有动车组列车车厢上有受电弓,主要是为车辆提供动力。

其他列车受电弓均在电力机车上,另外个别接触网检测车,试验车在车上端安装有受电弓,作用也不是发电,而是检测线路。

中国近年交通的成就~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板书)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板书)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铁路沿线为什么都有高压电?
答:铁路沿线的高压电网有两部分:1 电气铁路供电电源。目前国内大部分铁路都电气化了,你可以看见轨道上有一条架空接触电源线(A线),火车车头顶上有一个受电弓与其接触受电。虽然此线路的电压比较高,但是也不能用这根接触线长距离供电,所以在铁路沿线要有伴随高压线路(B线),几百米就向接触线重复...

火车头上的东西是干嘛用啲 谁能清楚地说说其作用及原理呀?
答:那是火车的电弓 一个车头有两个 是电力机车取电用的 补充: 准确讲是: 受电弓 电力机车从 接触网 受取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车顶上。 构造 受电弓可分单臂弓和双臂弓两种,均由集电头、上框架、下臂杆(双臂弓用下框架)、底架、升弓弹簧、传动气缸、支持 绝缘子 等部件组成。近来多...

高铁轨道旁的电线有啥用
答:这个电线是跟着列车一路摩擦的,之所以磨不坏,是因为它的材质。铜镍合金制成的电线非常耐磨,而且高铁与接触网接触的部位是用石墨制成的受电弓的碳滑板,为了保护受电弓。高铁的时速非常快,每天都要与高压电线接触,但没有发生过意外。之所以能安全乘坐高铁,主要的原因就是碳滑板在保护。但是碳滑板的...

动车组每节车厢都有动力吗?
答:不是**,动车组并非每节车厢都有动力。一般来说,动车组是由若干节动车和若干节拖车连挂而成的车组。在动车组中,通常头尾两节是动车,其他的是无动力的车厢(拖车),也有在中间再放一节动车的,还有一些列车没有设计火车头,只有动力车厢的。因此,并不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

火车上是怎么发电的?
答:1、动车组CRH和和谐电HXD系列。动车组的牵引供电系统由接触网经受电弓到牵引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变压后到牵引整流器,然后是牵引逆变器,最后到牵引电机。这是牵引供电系统。而车厢内照明、空气制动机和列车控制系统供电来源是由辅助变流器得到,在变压器后面有另一个绕组接出,接上辅助变流器。而控制电路和...

机车顶部一般装有什么
答:机车顶部一般装有两套单臂受电弓。受电弓紧压接触网导线滑行,从电网上取得电流。机车运行时只需升起一套受电弓,另一受电弓作为备用。接触网上送来的25 kV工频单相交流电就由此引入机车。机车(engine),俗称火车头,是指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是铁路运输的重要...

动车上方为什么要有电线?
答:1, 动车是用电力拖动的,上方的电线是电源的一根线,另一根线是铁轨。通过机车上的弓形受电器与电线接触受电,再通过铁轨形成电气回路,动车就能被驱动了;2 ,机车上方的电线通过电流后有电压降,线路越长,电压降越大,到达动车驱动电机上的电压就越低。为了保证电机上的电压在额定值范围内,需要隔...

火车运行的时候,为什么伸起的受电弓是后面的那个?火车头有两个驾驶...
答:机务段的解释是防止接触网上的异物损坏车顶电气设备,就是说在发现问题后可以有足够时间降弓

铁路及火车的供电系统?不明白!
答:我们知道高铁没有专门的车头,就是一组动车都有供电系统,所以每节列车的所有供电系统的电能,是通过沿途铁路接触网将供电所提供的电能,给每节列车供电的。高铁与普铁的电气化供电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高铁要求的各项指标更加严格罢了,因为列车速度加大,列车上部的取电受电弓、与机车上部的接触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