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是一种什么虫,有什么特点,如何防治 这些都是什么虫子啊专家??

作者&投稿:衅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粘虫
开放分类: 农业、害虫、园艺

学 名: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英 名:Orlental armyworm

粘虫通常以禾本科农作物为主,大发生时也为害白菜等蔬菜。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食害叶片。

防治:

[物理防治策略] 采用下列方法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A、糖醋盆

B、杨树枝把(成虫白天隐蔽其中)

C、黑光灯

[药剂防治策略] 在幼虫低龄期,及时控制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

A、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B、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C、或5%农梦特乳油4000倍液

D、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E、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F、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G、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H、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I、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
粘虫

粘虫又称天马、剃校虫。是我国历史性的大害虫,以为害粮食作物为主。多食性、迁飞性、暴发性害虫。

(一)分布与为在害

粘虫种类很多,通常所称的粘虫即分布广泛、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有称“东方粘虫”。国内除新疆、西藏尚无记载外,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取食叶部,发生重时可将叶片、叶脉全部吃光。大发生时连枝条、穗部都取食,造成大面积的灾害。为害玉米尤以小麦套种玉米田块 受害更重。

(二)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10?4毫米,翅展20?6毫米,黄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波状、锯齿状纹,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缘有1列黑点,自顶角处有1条向内斜走的暗黑色纹。雌蛾较肥大,体色略浅。卵呈馒头形,稍有光泽,表面有网状脊纹,卵粒粘在一起成不规则鱼鳞状卵块。初产时乳白色,其后变黄。幼虫体色多变,灰褐、红褐、黄褐,体背有多条纵线,体节生有毛瘤。蛹纺锤形,体色黄褐至红褐,尾端有粗大的刺。

(三)发生过程和主要习性

粘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条件适合可终年繁殖。我国各地一年发生代数,因纬度不同而各异,纬度愈高世代愈少。我国东半部地区,大体可划为5种类型。

(1) 2代区:北纬39度以北,以第二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谷子、高梁。

(2) 3代区:北纬36?9度间,以第三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梁和水稻。

(3) 4代区:北纬33-36度间,以第二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小麦,有的年份也为害玉米、谷子。

(4) 5代区:北纬27-33度间,以第五代发生量最大,主要在9-10月为害水稻。

(5) 6代区:北纬27度以南,主要以第一代为害小麦、玉米。西北、西南高原地区发生也相当严重,常年6月间为害玉米、水稻。在高寒地区常年7月份为害玉米。 粘虫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越冬的北界大致在北纬33度,此线以南可以越冬(多虫态越冬)。北纬27度以南,可终年繁殖。 粘虫蛾有很强飞翔力,夜间活动,能作远距离集群迁飞,并具有春季由南向北,和夏季由北向南的季节性南北回迁特点,因此造成各世代区主要为害世代和为害作物的不同。 粘虫蛾羽化后喜取食蜜源植物得到补充营养,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在谷子上多产在上部3、4片叶尖端;在小麦上多产在枯心苗和中下部干叶的卷缝中;在水稻上多产在叶尖,尤其是枯黄稻叶。 幼虫低龄时食量,取食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在玉米、高梁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时中。有假死性,3龄后还可自残,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为害。 粘虫喜温暖高湿条件,发育适宜温度为10.5℃,相对湿度在85%以上。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宜成虫产卵。水浇地、多肥密植,生长茂密地势低的农田或杂草多的玉米、高梁地发生重。小麦套种玉米,因田间覆盖度大,且有利于取食小麦后转移到玉米上,故有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

(四)虫情调查和测报

1.用黑光灯或糖醋诱蛾器或谷草把,诱集成虫或卵,根据成虫高峰期和卵高峰期,按历期推算3龄幼虫盛发期,指导防治适期。

2.根据诱蛾量和田间卵量,结合气象预报材料,分析发生程度的轻重。

3.选择有代表性玉米田2块,棋盘式取10个样点,每点10株,每3天查1次卵量和幼虫量(分析3龄幼虫所占比例),用以指导田间防治及其适期。

(五)防治方法

目前以药剂防治为主。

1.诱捕成虫,诱卵采卵(人工摘除卵时,连续3?次)。

2.用90%敌百虫1000倍液,50%敌敌畏2000倍液,50%杀螟松和辛流磷1000?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200?00倍液喷施。也有用“灭幼脲” l号,含菌量6亿/克-100亿/克的苏云金秆菌加水稀释成2亿/克喷雾,可减少对天敌杀伤。

(1)人工物理防治。刮树皮灭蛹,利用冬枣休眠季节,人工刮除树干、枝叉处的粗皮和翘皮,事先在树下铺好塑料布收集树皮及虫茧,集中烧掉。黑光灯诱杀成虫:于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杀虫灯)诱杀成虫。于5—6月份,对药剂遗漏防治的粘虫包进行摘除。9月上旬,在树干树叉处绑草把,诱虫化蛹,再取下烧掉。
(2)化学防治。关键要抓好第一代幼虫防治,基本与枣尺蠖同步进行,所用药剂也相同。第二代幼虫的防治正值花期前后,此时天敌生物大量发生,药剂选择时应防止伤害天敌与蜜蜂,可用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如天达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持效期可达15天以上,也可选用5%卡死克(氟虫脲)乳油1500倍液兼治红蜘蛛类害螨。配合药剂选用天达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000倍液。
(3)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迷向方法或天敌生物防治,在保护天敌的条件下,可选用赤眼蜂防治,在第二代成虫产卵期(7月中、下旬开始),每株释放松毛虫赤眼蜂3000—5000头,在田间卵调查的基础上,于卵的初期、初盛期和盛期各释放1次(每次间隔约4天)最好,田间卵被寄生率可达85%以上。利用微生物杀虫剂;喷洒Bt(100亿活芽孢/克)乳剂500倍液,或白僵菌普通粉剂(100亿活孢子/克)500—600倍液。

危害特点
又叫剃枝虫,五色虫,夜盗虫。幼虫食叶,初龄幼虫只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在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0毫米,淡黄褐至淡灰褐色,前翅中央近边缘处有两个淡黄色的斑纹,翅中央有一小白点,其两边各有一小黑点;前翅顶端有一黑纹,从顶角向后缘斜伸。后翅正面暗褐,反面淡褐,缘毛白色。卵半球形,白至乳黄色。幼虫6龄,老熟幼虫体长35毫米,体色变化很大,密度小时,4龄以上幼虫多呈淡黄褐至黄绿色不等,密度大时,多为灰黑至黑色。头黄褐至红褐色,有暗色网纹,沿蜕裂线有黑褐色纵纹,似“八”字形。身上有五条纵纹。蛹长20毫米。
生活习性
一年可发生3-4代,以幼虫及蛹在田中越冬。成虫有迁飞特性,对糖醋液和黑光灯趋性强,喜欢在叶尖、嫩叶、心叶皱缝间产卵。幼虫昼伏夜出危害,有假死性和群体迁移习性。粘虫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干旱,但雨量过多,特别是遇暴风雨后,粘虫数量又显著下降。粘虫的主要寄生天敌有寄生蜂12种和寄生蝇30种。
防治措施
(1)成虫羽化初期开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
(2)化学防治为:在幼虫3龄以前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可分散液剂2000倍液、2%云大云除浮剂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2.5%菜喜悬浮剂3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保护天敌。

粘虫是一种什么虫,有什么特点,如何防治~

粘虫
开放分类: 农业、害虫、园艺

学 名: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英 名:Orlental armyworm

粘虫通常以禾本科农作物为主,大发生时也为害白菜等蔬菜。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食害叶片。

防治:

[物理防治策略] 采用下列方法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A、糖醋盆

B、杨树枝把(成虫白天隐蔽其中)

C、黑光灯

[药剂防治策略] 在幼虫低龄期,及时控制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

A、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B、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C、或5%农梦特乳油4000倍液

D、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E、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F、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G、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H、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I、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
粘虫

粘虫又称天马、剃校虫。是我国历史性的大害虫,以为害粮食作物为主。多食性、迁飞性、暴发性害虫。

(一)分布与为在害

粘虫种类很多,通常所称的粘虫即分布广泛、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有称“东方粘虫”。国内除新疆、西藏尚无记载外,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取食叶部,发生重时可将叶片、叶脉全部吃光。大发生时连枝条、穗部都取食,造成大面积的灾害。为害玉米尤以小麦套种玉米田块 受害更重。

(二)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10?4毫米,翅展20?6毫米,黄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波状、锯齿状纹,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缘有1列黑点,自顶角处有1条向内斜走的暗黑色纹。雌蛾较肥大,体色略浅。卵呈馒头形,稍有光泽,表面有网状脊纹,卵粒粘在一起成不规则鱼鳞状卵块。初产时乳白色,其后变黄。幼虫体色多变,灰褐、红褐、黄褐,体背有多条纵线,体节生有毛瘤。蛹纺锤形,体色黄褐至红褐,尾端有粗大的刺。

(三)发生过程和主要习性

粘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条件适合可终年繁殖。我国各地一年发生代数,因纬度不同而各异,纬度愈高世代愈少。我国东半部地区,大体可划为5种类型。

(1) 2代区:北纬39度以北,以第二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谷子、高梁。

(2) 3代区:北纬36?9度间,以第三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梁和水稻。

(3) 4代区:北纬33-36度间,以第二代发生量最大,主要为害小麦,有的年份也为害玉米、谷子。

(4) 5代区:北纬27-33度间,以第五代发生量最大,主要在9-10月为害水稻。

(5) 6代区:北纬27度以南,主要以第一代为害小麦、玉米。西北、西南高原地区发生也相当严重,常年6月间为害玉米、水稻。在高寒地区常年7月份为害玉米。 粘虫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越冬的北界大致在北纬33度,此线以南可以越冬(多虫态越冬)。北纬27度以南,可终年繁殖。 粘虫蛾有很强飞翔力,夜间活动,能作远距离集群迁飞,并具有春季由南向北,和夏季由北向南的季节性南北回迁特点,因此造成各世代区主要为害世代和为害作物的不同。 粘虫蛾羽化后喜取食蜜源植物得到补充营养,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在谷子上多产在上部3、4片叶尖端;在小麦上多产在枯心苗和中下部干叶的卷缝中;在水稻上多产在叶尖,尤其是枯黄稻叶。 幼虫低龄时食量,取食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在玉米、高梁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时中。有假死性,3龄后还可自残,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为害。 粘虫喜温暖高湿条件,发育适宜温度为10.5℃,相对湿度在85%以上。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宜成虫产卵。水浇地、多肥密植,生长茂密地势低的农田或杂草多的玉米、高梁地发生重。小麦套种玉米,因田间覆盖度大,且有利于取食小麦后转移到玉米上,故有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

(四)虫情调查和测报

1.用黑光灯或糖醋诱蛾器或谷草把,诱集成虫或卵,根据成虫高峰期和卵高峰期,按历期推算3龄幼虫盛发期,指导防治适期。

2.根据诱蛾量和田间卵量,结合气象预报材料,分析发生程度的轻重。

3.选择有代表性玉米田2块,棋盘式取10个样点,每点10株,每3天查1次卵量和幼虫量(分析3龄幼虫所占比例),用以指导田间防治及其适期。

(五)防治方法

目前以药剂防治为主。

1.诱捕成虫,诱卵采卵(人工摘除卵时,连续3?次)。

2.用90%敌百虫1000倍液,50%敌敌畏2000倍液,50%杀螟松和辛流磷1000?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200?00倍液喷施。也有用“灭幼脲” l号,含菌量6亿/克-100亿/克的苏云金秆菌加水稀释成2亿/克喷雾,可减少对天敌杀伤。

晚上好
晚上好!
图1、图3是一个虫,叫粘虫,属暴食性害虫。在雨水多,小麦倒伏面积大的年份容易爆发流行成灾,尤其对玉米威胁很大。
图2则是某种菜蛾类幼虫,对小麦、玉米危害不大。
对小麦危害不大
关键是在倒伏小麦田大量产卵,孵化幼虫,然后成群结队去暴食玉米嫩叶
不会导致小麦白穗
地老虎、粘虫不一样
除草剂后面是啥药,看不清
不是同一种除草剂,但药效基本相似
高效氟吡甲禾灵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用于各种阔叶作物田中防除各种禾本科杂草。
精喹禾灵也适用于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
哦,您是哪个省地的?
赶快喷施杀虫剂,粘虫6龄后体色变黑,进入暴食期,耐药性强,防效差
尽快喷施辛硫磷、敌百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防止进入玉米田
小麦乳熟期后,就会向玉米地迁移。
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多了去了,如:麦、玉米、粟(小米)、高梁等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蔗糖料作物以及牧草、竹类等均属本科
杂草中,狗尾草、虎尾草、牛筋草、马唐……均属禾本科。
看来今年粘虫会大发生了……
哦,那就好
尽快就打药,还等什么?又不是零星发生
此虫偶然年份会爆发成灾,见啥吃啥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迁飞性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若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
嗯嗯,可以
本来在小麦是,一受惊吓就会掉地上假死
它还是会爬是麦秆的
预防为主,不要等大发生了再喷药
全部喷一遍
不死
会产生二代粘虫
就是幼虫化蛹变蛾子,蛾子又产卵孵化幼虫,继续危害,
直到8月份才迁移到其他地方
不客气
照片模糊,看着不像粘虫,粘虫头部红褐色,有八字纹,背部有5条纵线,仔细辨认便知。
这哪里是粘虫呀!
不具备俺给你说的那些特征呀
看图:前额有个“八字”,身上有5条长线
您是卖药的?
网上或书店有卖的病虫害原色图谱
那您可得好好学学了,常见的粮油瓜果蔬菜病虫害,都得学学
边学边干,祝尽快得心应手!
OK😁
是的,昆虫世界也是千姿百态,千奇百怪……
不客气啦!😁

昆虫有什么特点
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2、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

昆虫有什么特点?
答:昆虫的共同特点:1、体躯三段头、胸、腹 2、两对翅膀三对足 3、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4、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5、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

金步甲是一种什么昆虫,特点是什么?
答:金步甲的特点如下:成虫体长1~60毫米,一般中等大小,色泽幽暗,多为黑色、褐色,常带金属光泽。少数色鲜艳,有黄色花斑,体表光洁或披疏毛,有不同形状的微细刻纹。金步甲是一种食肉昆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金步甲是消灭毛虫的能手,无愧于它园丁的称号;它保护菜园、花圃,是警觉的乡野卫士。...

昆虫有什么特点?
答:胎生和卵胎生等多种方式。这些特点使得昆虫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总之,昆虫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它们的身体结构、生态角色和繁殖方式等特点都使得它们在生物界中独具魅力。同时,昆虫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虫有什么特性
答:小虫子的奇妙生活 一、小虫子的种类和特点 小虫子是种类繁多的生物,有蝴蝶、甲虫、蜻蜓、蚂蚁等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蝴蝶美丽而娇媚,而蚂蚁则勇敢而协作。尽管它们体型小,但在大自然中它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扮演着守望和平、促进生态平衡的角色。二、小虫子的成长历程 小虫子的成长历程...

昆虫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昆虫的共同特点:1、体躯三段头、胸、腹。2、两对翅膀三对足。3、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4、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5、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常见昆虫有蝴蝶、蜜蜂、蚱蜢、飞蛾、毛虫、甲虫、苍蝇、蚊子、知了、...

昆虫。名称,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特点?
答:4、蝈蝈:强壮的脚,大肚子和良好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和灌木,通常藏在草丛中,或者在植物茎上爬行、栖息和觅食。它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和果实。5、圣甲虫:也被称为金龟子,它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蜣系食粪虫的一种。月牙形顶壳的前有六颗细尖的牙齿,它们不仅是挖掘工具和切割工具,又是...

昆虫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蝴蝶
答: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个别幼虫。(四)栖息特点 有些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

丝虫是哪一类昆虫?有些什么形态结构特征呢?
答:头端有吻突,其上有36个强大的棘,纵列成12行。以头部的棘附着于猪的小肠粘膜上,引起肠炎等症状,阻碍生长发育。虫卵经一种甲虫的幼虫吞食孵化后,发育为侵袭性幼虫,直到甲虫的幼虫变成成虫,仍保持生活力。人也偶有感染。铁线虫 ()铁线虫纲,铁线虫科。成虫细长,棕褐色,形如铁线;有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