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慎行论是什么体裁

作者&投稿:支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吕氏春秋慎行论是议论文体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经典议论文体裁,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

《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赏析
答:【原文】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①。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②,此二...

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是否是察传篇
答:你好,吕氏春秋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察传节选自《吕氏春秋·六论·慎行论》,不属于8览中的有始览。

短篇初中的课外文言文有注释(不少于十个)有翻译,有启示或人物性格有作...
答:《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天义》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

幽王失信身亡 文言文翻译
答: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天义...

文言文:周幽王失信身亡 全文翻译 ( 只要翻译)
答:【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论·天义》【注释】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生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周宅酆、镐:西周建都在酆(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宅:定都。近戎人: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为葆于大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碉堡;大路,大道。...

《吕氏春秋》卷22慎行论4壹行诗解行一信义国强士功
答:2022-06-05 · TA获得超过1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0.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吕氏春秋》卷2 2 慎行论 4 壹行 诗解行一信义国强士功 题文诗: 先王所恶 ,行 不可知 , 言而无信, 君臣父子 , 兄弟朋友 , 夫妻际败 . 十际皆败 , ...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比较阅读
答:——《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注释】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ài,浇灌。 汲:音jí,从井里打水。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

文言文溉汲的意思
答:(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

文言责是什么意思
答: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责一头。以塞官责。3.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4. 责备 [reproach;blame;reprove]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

文言文翻译
答: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