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猿是怎么出现的? 类人猿怎样形成的?

作者&投稿:笃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森林古猿和北京猿人

森林古猿是指一组种类庞杂的化石猿类。森林古猿的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第三纪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中,它们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其化石遗骸有头骨、上下颌骨、牙齿以及四肢骨等。在新生代的第三纪,全球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甚至出现了长达8 000 km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全球气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演化成稀树草原。这时期,生活在森林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改为地面上生活并最终逐步进化成人类;而继续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逐步进化成了类人猿。20世纪50年代,我国云南开远发现了十余枚森林古猿的牙齿,它们被定名为“开远森林古猿”。

北京猿人又叫北京直立人、北京人(曾叫中国猿人、北京中国猿人),是世界著名的猿人,至今已发现40个以上不同性别个体和年龄个体的化石。北京猿人的脑容量明显增大,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北京猿人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并且已经学会了用火。但是,北京猿人仍有很多原始形状,如前额后倾、眉嵴粗壮、下颌骨无颏等。正因为如此,北京猿人属于猿人之列。1966年,另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其形态特征较以往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具有更为进步的性质,这说明在长期的劳动中,北京猿人的身体结构在不断地向早期智人方向演变。

“露西”和“东非人”

1974年11月,美国科学家约翰森等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部约300 km处阿法尔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南方古猿骨架化石。科学家根据对其智齿、四肢骨和骨盆等的分析研究,确认这是一位身高超过1 m的青年女性,取名“露西”。“露西”的骨架化石虽然不够完整,却十分珍贵,这是因为这副骨架化石第一次为科学家提供了有关远古人类形态结构的较为完整而清晰的实物。尽管“露西”的腿很短,但是从对其骨盆等部位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她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判断“露西”大约生活在距今330万~260万年间,属于南方古猿的祖先类型。“露西”又被命名为“阿法尔南猿”。

1959年7月,英国科学家路易斯·利基在东非坦桑尼亚境内的奥杜韦峡谷发现了一具破碎成约400块的颅骨,经过精心的修复,它们被粘合成一具只缺少下颌的比较完整的颅骨。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具颅骨(特别是其中的牙齿)与南非的粗壮南猿基本相似,但显得更加粗壮。科学家把这种早期人类命名为“东非人”。科学家还在该“东非人”颅骨化石附近的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粗糙的石器。科学家利用钾�氩法、裂变径迹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测得埋藏“东非人”地层的“绝对年龄”为距今175万年。与“东非人”伴生的石器种类很多,也很复杂,既有两面加工(打制)而成的砍砸器,又有刮削器和尖锐器。

关于人类起源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通过科学家上百年的研究和争论,目前为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地壳变动,形成了巨大的断裂谷。断裂谷南起坦桑尼亚,向北经过整个东非,一直到达巴勒斯坦和死海,长达8 000 km。断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的森林古猿也因此而逐渐分化成两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生活在断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减少,不得不经常从树上下来寻找食物。由于身体结构的变异和环境的改变,逐渐形成了利用下肢行走的习惯,从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到据今大约200万年前,直立行走并能够制造和利用工具的古代人类出现了,人类学家把他们称为直立人。总之,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大致出现在距今400多万年前。根据早期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此外,部分科学家对不同地区人群的线粒体基因以及Y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非洲地区人类基因的比较研究,也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并迁徙至地球的不同地区。

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

近百年来,有关人类起源的证据,随着新的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而不断增加。通过对这些化石的分析研究,人们逐渐明确了人类从出现到发展为现代人的一个总的轮廓。这一漫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表2)。

表2 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

基本阶段
距今年代
代表及化石产地 主要特征
文化发展

早期猿人
200万年前至175万年前 能人(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 脑量637 mL,直立行走,拇指和其他四指可对握,但动作不精确。 可将砾石打制成砍砸器,这种石器文化叫做奥杜韦文化。能人完全依赖自然界生活。
晚期猿人
175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 元谋人(中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
北京猿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爪哇人(印度尼西亚西爪哇) 脑量1 059 mL,能像现代人那样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 能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加工精致,石器文化有较大进步,能够用火,以几十人为一群生活,有一定的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
早期智人
20~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马坝人(中国广东曲江县马坝乡)
尼安德特人(德国尼安德特山谷) 脑量1 350 mL,接近现代人的脑量,体质上保留一些原始特征(嘴部前突,眉嵴发达等)。 能生产工具,能猎取大型猛兽,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征服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晚期智人
5万年前至1万年前 山顶洞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克罗马农人(法国克罗马农村) 脑量基本与现代人的相同,达到1 400 mL,体态与现代人相似。 能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和角器等工具,能制作精制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和装饰品,能缝制衣服,建造帐篷,能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可能开始过母系氏族社会生活。

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直立行走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空间;随着劳动水平的逐渐提高,脑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日趋完善;语言的产生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本质的变化。以上这些变化还不断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上述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起来。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近5万年内,也就是大约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到五大洲的各个地区。由于受各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和棕种人等人种逐渐形成。

类人猿是怎么出现的?~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

类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它们是比猴子更进化、与人类更相似的物种。类人猿智力很高,在亲缘上比其它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亲缘关系与人最为接近,故称类人猿,为灵长目中的高等动物。化石类人猿通称“古猿”,在中国南方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的化石。

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智力最高、最进化的动物,智力是人类的五分之二。具有复杂的大脑。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盲肠蚓突、胸廓、血型等均与人类相似。怀孕期7至9个月,寿命相当长,可达30年至50年不等,是人类的一半甚至一半多。而且无尾、无颊囊和臀疣(长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与人类99%的基因是相同的。
类人猿的前肢较后肢长一点,且后肢力量不足,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这又与

人类有显著区别。在我国南方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的化石。
早期猿类起源于旧世界猴,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出现于一千四百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七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在三百-五百万年前出现。

也不能推翻这个结论的```至少目前还没有更好的事实证明我们是从其它物种演变过来的。 人,属灵长目人科的动物。而灵长类中最像人的是类人猿,两者共属人形上科(Hominoidea)。现代人与类人猿很易区别。但化石人类则处于二者之间,与现在人的差别不明显。现在,人与类人猿的区分,在于人是有文化的动物。但是,所谓狭义的人是指现在的人而言,现代人仅限于智人(Homo sapiens),人类学界中最近的倾向认为,绝灭的内安德特人也属于智人,人类获得文化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能两脚直立行走。人的体质特征与两足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在上肢获得解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以及产生姿势语言。与类人猿相反,人的下肢远较上肢为长,并且更为粗壮有力,骨盆由于承担上半身的重量而向横阔方向发展。由于要生产头大的新生儿,骨盆腔随之扩大,脑及脑颅也变大,现代人类的平均脑容量为1450毫升,为大猩猩脑的三倍。另外,咀嚼器和面颅均缩小,但呼吸系统的起端外鼻部变得外突,齿变小,尤其是大齿更显得短小。类人猿的齿弓为U字形,而人的齿弓则呈抛物线形,人的臼齿咬合面很单纯,口裂窄,已形成颊和口唇,适合于乳儿吸乳,除了头发以外,全身的毛极为稀少。面部表情肌发达,手指动作灵巧,指头触觉敏锐,具有多种样式的指纹。男子的外生殖器无阴茎骨,女性有处女膜,发音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也是人类的特征,人类新生儿生于未成熟状态,因此,成长期极长,在这一期间,可获得各种独自的社会行为。特别发达的脑是人的智慧宝库,手和发音器官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在脑中占的部位很大。人的语言特别是音声语言是非常突出的。结果为个体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方便,为卓越的人类文化奠定了基础。由于有文化,人才与其他动物有了区别,并受文化本身的保护和影响。作为动物的一个种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寿命也有了延长。

希望采纳

人类起源
答:2、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3、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约1200万年前...

类人猿是怎么出现的?
答:森林古猿和北京猿人 森林古猿是指一组种类庞杂的化石猿类。森林古猿的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第三纪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中,它们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其化石遗骸有头骨、上下颌骨、牙齿以及四肢骨等。在新生代的第三纪,全球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

人猿是什么进化的?
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进化成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原因:为适应地面生活,森林古猿慢慢直立行走,把前肢解放出来,从会使用工具逐渐发展到制造工具,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了古人类。”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那猿是由什么进化来的?
答:属灵长目人猿总科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在分类学上,人是猿的一种。早期猿类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

人是怎么来的?猿人是怎么来的?
答:大约450万年前,人和猿开始分化,产生腊玛古猿,以后在由腊玛古猿演化成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再发展为现代人类。关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

人类是怎么来的?
答: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

人类的起源的猿类出现
答: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最早的类人猿化石来自4500万年前,而这一成果,将人类祖先的历史推进了1000万年,堪称灵长类与古人类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约为500~150万年之间。有的学者把1967年在肯尼亚罗特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标本也归入南方古猿,从而将南方古猿存在年代...

原始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答:人类所特有的这种自觉能动性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包括达尔文在内的一些著名的生物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地位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限制,他们只看到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到达这里以后,就不能前进一步了。他们看不到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不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自觉能动性以及这种自觉能动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猿人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
答:后来,我国科学家将同一进化程度的人类化石统称为猿人。1992年,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在江苏溧阳市上黄镇一个石灰岩山洞里,发现了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中华曙猿”的化石。这个名称的字面意思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1995年和1997年,在山西垣曲县的一处山谷里,中美古生物学家连续发现了“曙猿”...

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答:人类是由生物产生基因变异逐渐进化而来的。科学家表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人类可能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出现。最初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