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题

作者&投稿:乘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半径大小: r(Cl-)>r(Ca2+)
因为Cl原子得一个e-,变成Cl-,而原子核对得到这个e-束缚能力差,所以它的离子半径大。而Ca原子半径大,当它失去2个e-后成Ca2+, 它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强,所以它的离子半径小。
比较:因为它们都是2)8)8)结构,结构相同的离子,如果核电荷数(质子数)越多,则半径就越小。
如: O2->F->Na+ > Mg2+>Al3+

Ca2+和Cl-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大,半径就小。
Ca的核电荷数为20 Cl的核电荷数为17,所以半径Cl- >Ca2+

Ca2+和Cl-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都是2 8 8,这样就通过核电荷数,也就是质子数对核外电子的作用力来判断半径大小,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作用力就越大,半径就越小,所以是Cl-大于Ca2+.

由于两者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氯离子的半径大

用高中的知识解释:钙离子和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样,电子层数一样。然后比较原子序数,因为氯的原子序数较小,所以半径较大。

首先得知道元素周期表从上往下竖着数(列),比如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这是因为元素周期表每往下走一行,比如从H到Li;核外电子层也增加了一层,而这增加的一层,对原子半径的增加起决定性的作用,就是电子层数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最大,而原子核半径相对于原子半径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点就是按元素周期表从左往右数同一行(横向)原子半径减小,这是因为同一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也就是原子核内的质子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加,引力增加,就是电子更靠近原子核,而导致原子半径减小,而周期表同一行的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没有变化,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导致素周期表从左往右数同一行原子半径减小。了解了这些后,再看你的问题,Ca失去两个电子后成为Ca2+,这时Ca的电子层最外一层没有了,就是说它少了一层电子,它的电子层数就和Cl-相同,并且核外电子数也相同,而Ca2+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比Cl-多3个,所以电子层数相同时,Ca2+原子核吸引力大于Cl-,那么Ca2+的半径就比Cl-小,也就是原子半径Cl->Ca2+。

高中化学大题。~

由于“C与水反应生成D和最轻的气体”,且C是金属,所以可以知道C 是钠,则D就是NaOH。又由于“D、H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所以可以知道D和H中都有钠离子(也证实了D是NaOH),再往下看,题目中说:“在通常状况下E(氢氧化物)跟NaOH或盐酸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氢氧化物可以既和酸又和碱反应的只有Al(OH)3了。
到此,D和E都知道是什么了,就可以根据图来推断了。
因为F是由D和CO2反应来的,又可以和Ca(OH)2反应返回成D。所以可以肯定F就是Na2CO3,所以Na2CO3继续和CO2和溶液里的水反应的产物就是NaHCO3,即H。
到此,可以返回去看看A是什么。
因为E是从A反应过来的,且A是一种金属,E中有铝离子,所以可以断定A应该是Al。Al和盐酸反应的产物是AlCl3,即B。同时验证,E和盐酸反应,确实生成的是B,AlCl3.所以推断是对的。那么,E和D,即NaOH反应的产物就是NaAlO2,所以G也推断出来了。
继续验证,G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也确实是H,即NaHCO3。

至此,所有的用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推断出来了。就可以看下面的题目了,就可以得出答案:
(1)AlCl3;NaCO3
(2)Al(OH)3+OH- =AlO2- +2H2O (后面的减号是上标的负号。。。)
(3)2NaHCO3 = Na2CO3 + H2O+CO2↑ (等号上面要加加热符号△~~)

希望你看了我的加大解答之后可以弄懂这道题,并希望你可以接纳我的解答~~

1、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分别与H原子形成共价键,多出一个空轨道。而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有3个电子分别与H原子形成共价键,多出一对孤对电子。N原子提供一对孤对电子,B原提供一个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2、化合物X分子中,N元素一共形成4根共价键,无孤对电子,发生了SP3杂化。乙烯中的每个C原子形成4根共价键,其中3根是σ键,故C原子发生SP2杂化,化合物Y分子与乙烯的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则N元素分别发生了SP2杂化。

化学中考题急急
答:②用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部分氯化氢气体,饱和的NaHCO3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可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防止进入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影响实验进行;故答案为:除去混入的氯化氢气体;③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选择氯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初中化学计算题考题(有答案)
答:1.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 (1分) △ 2.(5分)由硫...

一道初中化学竞赛题 求详解
答:分析:可能生成的沉淀有BaSO4和Mg(OH)2。Ba(OH)2溶液滴至盐酸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时立即生成BaSO4沉淀,由于盐酸的存在暂时不会生成Mg(OH)2沉淀,直到盐酸完全被Ba(OH)2中和后才会生成Mg(OH)2沉淀,所以一开始析出的沉淀为BaSO4。当盐酸被中和后,开始生成Mg(OH)2沉淀,两种沉淀同时析出。随着Ba...

初中化学推断题,谁可以推出来!
答:(找到了原题。。。)分析:题中所涉及九种物质,仅物质H有较具体的描述,H中原子个数比为1:2:2,则物质H由三种元素组成;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含有根,常见的根有氢氧根、碳酸根、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在这五种根中仅有氢氧根中原子个数为1:1,所以可推断H物质中含有氢氧根;H中原子个数比...

寻初中化学精题(高悬赏)
答: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 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5.4NH3+5O2 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C.N2O4  D.N26.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Fe+...

初中化学推断题精选
答: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

中考化学探究题
答: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现就该类考题归类解析如下:一、物质成份的探究例1、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

我要初中化学里面推断题,多点都可以
答:【流程图式推断题】1.(南昌市)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求初中化学推断题。
答:①混合物中一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②写出(1)(2)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___4, 有一混合气体由HCl、CO、H2、H2O、CO2组成,将其依次通过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②浓硫酸,③灼热氧化铜后,剩余气体是 ( )A、没有气体剩余 B、只有CO2剩余 C、只有H2O 剩余 D、H2O和...

初中化学题
答:1。因为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而C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所以样品中有4g的Ca,因为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Ca的质量分数是40%。4/40%=10g,所以样品含CaCO3 10g,又因为滤渣2.5g(不参与反应)。所以样品总质量是12.5g w%=10/12.5 *100%=80 2。由第一问12.5g药品含有4g Ca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