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酒驾全桌有责合理合法吗 一人酒驾全桌有责,合理吗

作者&投稿:印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比较争议的一个话题,你可以从以下两个观点看问题。

反对方

“酒驾同饮连坐”最大问题是不具操作性

“酒驾同车”和“酒驾同饮”是两个不同的场景,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酒后驾车会给社会安全造成很大隐患,同乘者若能进行劝阻,从保障公共安全角度,将同乘者劝阻酒驾的这种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有着一定合理性。正因如此,在一些国家,法律早就规定了同乘者劝阻的法定义务。譬如日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规定:“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

而“酒驾同饮”则是另一个概念。一方面,同饮者未必知道当事人是否驾车;另一方面,即便同饮者知道当事人驾车,也未必知道当事人酒后是否还会驾车。从这个角度看,同饮者有无劝酒,都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酒驾同车”则不同,同乘者大多与当事人熟识,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能够判断当事人是否饮酒驾车。更何况,同乘者与酒驾者都是“当场被捉”,这就使得对责任追究有了可行性。

“酒驾同饮连坐”最大的问题,正是不具操作性。一方面,在“责任自负”的心态上,酒后驾车者往往不会“供出”同饮者;另一方面,警方也很难判断同饮者是否曾予劝阻。也就是说只要“酒驾同饮连坐”遭遇“善意的谎言”,就会使追究“连带责任”形同虚设。另外,“抄告其单位,由单位加强教育”这样的“连带责任”,既不能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也未必能起到教育的效果。(湖北 刘义昆)

相对于酒驾,执法部门私自授权更危险

在酒桌上,明知道某人要开车而不劝阻其喝酒,那显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这是能够理解的。但劝阻开车的同桌者不要饮酒,或者饮酒后不要开车,并不是法定义务。对未劝阻者进行处罚,就是将“劝阻”当成了法定义务,那就要有处罚的依据,无论是法律还是规定,几条几款都要拿得出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否则,凭什么要对人家处罚?如若仅仅是因为自己站在了正义的名下,就可以处罚,那么,天下正义如此之多,谁又不能假正义之名行邪恶之事?

相对于酒驾之恶,执法部门私自授权更恶,因为执法部门私自授权,其权力的膨胀必然是无止境的,今天找个理由扩大一项执法权,明天找个理由扩大一项执法权,必然会逾越现有法律对其的规制,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权力怪物,必然会造成权力对权利的侵害,比如对同伴未尽到劝阻者,本来只应受到道德的谴责,结果受到了行政的处罚。

从立法的角度来讲,不能对未劝阻者进行“连坐”,是因为,领有驾照的人都应该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也即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他应该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也理当能够独立承担自己违法的全部责任,对“未尽到劝阻义务”者进行处罚,难道是要将“未尽到劝阻义务”者视为醉驾的法定监护人,因其未尽监护责任,所以要承担处罚?这完全讲不过去。说到底,济南交警部门的做法就是私自授权,其隐含的社会危害远大醉驾,希望人们要看得透彻,不为“醉驾可恨”迷障双眼。(湖北 廖保平)

支持方

不是追究法律责任,不存在“于法无据”

济南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卢建昌称,该追究责任并不是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而是一种批评教育,即对没有酒驾行为、也没起到劝阻或维护公共安全责任和义务的,要抄告其单位,由单位加强教育,起到警示作用。这就是说,酒驾同饮者将受到的连带责任,仅仅是一种批评教育,而不是处罚。

批评,即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以及所提出的意见。处罚,则指依据法令规章加以惩罚,使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而有所警戒。我国法律规定的处罚分为治安管理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三类。作为对酒驾同桌者的责任追究,显然不可能使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与警方所解释的仅为批评教育显然不是一回事。

一旦分清了处罚与批评的界限,并且搞清楚济南新政只是对酒驾同桌者实施的一种批评教育方式,我们便会马上得出“酒驾同桌者将被处罚”,仅仅是媒体和网友的误读,济南警方之举所谓于法无据和滥用权力也就不能成立。而且明辨了这样的追责只是一种批评手段,不仅可以解除公众对执法机关滥用权力的恐慌,而且更重要的是将促使警方对下一步依法进行询问、抄告其单位等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谨防过度执法对公民合法权益构成侵犯,反而给自身带来麻烦。



一人酒驾全桌有责,合理合法吗~

一人酒驾全桌有责,这个不仅合理也不合法。因为坐在桌子上的,有的根本就不喝酒,更不会劝酒!比如本人,坐在桌子上看别人喝酒就是煎熬,难道这样也要负责?可以说是不可能出台这样法律的

不合理!

一人酒驾全桌有责合理合法吗
答:酒后驾车会给社会安全造成很大隐患,同乘者若能进行劝阻,从保障公共安全角度,将同乘者劝阻酒驾的这种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有着一定合理性。正因如此,在一些国家,法律早就规定了同乘者劝阻的法定义务。譬如日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规定:“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

朋友酒驾出事了,桌上一起喝酒的有责任吗?
答:对于一起吃饭喝酒的朋友出事故,显然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承担法律责任的,但应当对当事人是否知情进行认定,如果当事人对朋友的违法行为或者事故原因并不清楚的,那么是不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

酒驾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
答:法律分析:是否有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论,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劝阻无效执意要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的,一起喝酒的人无责任;第二种是同桌喝酒的人明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不劝阻或纵容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连带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

酒驾肇事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
答:法律分析:酒驾肇事一起喝酒的人是否有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论,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劝阻无效执意要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的,一起喝酒的人无责任;第二种是同桌喝酒的人明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不劝阻或纵容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连带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朋友酒驾出事了,桌上一起喝酒的有责任吗?
答:朋友酒驾出事了,如果一起喝酒的人,有劝酒行为的。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1、如果喝酒过程中,你没有劝酒的话,你是没有责任的,如果有劝酒的话,你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通则》也规定,公民由于过错(故意或过失)...

酒驾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
答:酒驾出事故的一般由驾驶人承担责任,但是同行喝酒的,如强行灌酒,或者未尽到监督照顾义务的,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

酒驾同桌有责吗
答:法律分析: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

酒驾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
答:此外,如果受害者因酒驾事故去世,支付其医疗费用、丧葬费用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但已支付过费用的除外。总结来说,在酒驾事故中,同行者可能因疏忽或不当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提高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劝酒或未尽监督责任,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财产损失。

酒驾同行的人有责任吗
答:酒驾同行的人是否有责任,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是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劝阻无效执意要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的,一起喝酒的人无责任;2、是同桌喝酒的人明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不劝阻或纵容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连带责任。行车驾驶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如: 1、不酒后开车;2、要系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