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地质工作需求 地质工作需求概述

作者&投稿:戚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与需求

据统计,过去15年间,我国累积消费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总量占历史总和的80%以上。2009年我国消费石油4.08亿吨,煤炭30.2亿吨,钢材5.7亿吨,水泥14.7亿吨,各种矿产品消耗量超过70亿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氧化铝、铜、水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

(一)国内矿产资源需求急剧增长

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总体需求持续增长。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人口2020年将达到14.7亿人,GDP将达到15万亿美元以上。今后10~20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以机械、钢铁、石化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和以“住行”为特征的建筑业、汽车工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按照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需求总体上仍将持续增长。近年主要矿产供需分析见表7。

表7 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需分析表

表8 我国探明储量的45种主要矿产对2020年需求的保证程度

按照现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与预测需求量分析,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较高位,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据对45种主要矿产可采储量保证程度分析预测见表8,到2020年,有25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各类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和依存量将分别达到:一次能源总量20%(7亿吨油当量),石油68%(4.1亿吨),天然气32%(800亿~1000亿立方米),铁矿石56%(3.4亿吨标矿),铜63%(480万吨),铝50%(960万吨),镍80%(87万吨)。

(二)国外矿产资源利用困难加大

按照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我国矿业在“走出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缓解我国部分矿产资源的紧缺做出了重要贡献。境外地质矿产工作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援外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为后续境外勘查开发创造了工作条件。但是,随着全球竞争加剧和国家经济利益博弈,境外资源利用成本陡增,风险加剧。

从国际供需格局来看,西方主导的资源供应格局和资源市场体系造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对我国的资源安全和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2002~2008年,石油、铁矿石、铜、镍价格分别上涨了300%、460%、345%和448%。仅2008年我国石油进口因价格上涨就比上一年多支出2800多亿元;6年间我国钢铁企业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700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我国钢铁企业利润总和的2倍多。矿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我国制造业成本,削弱了我国产业竞争力,带动了物价上涨,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

我国作为资源消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个大的行动,都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国际资本炒作、国际政治幕后操作和寡头垄断等造成的国际资源价格剧烈波动,使我国大量进口矿产资源的经济成本和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付出不断加大。

由于我国“走出去”起步晚,短时间内难以冲破国际矿业既得利益集团壁垒,取得矿产开发的主动权。我国矿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抗风险能力弱,对资源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方面的评估不足,对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够通晓,难以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势。因此,我国对外磋商中的大部分资源开发项目进展不大,执行中的资源开发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对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方面是刚性的,将资源供应完全寄托在国外市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随着资源对外依赖种类增多、程度越来越高、数额巨量增长,资源垄断、控制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利用境外资源的风险急剧加大。能源与重要大宗矿产资源受制于别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所以,立足国内,加强国内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对于维护我国的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二、国内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潜力

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处环太平洋、古亚洲和特提斯三大成矿域交汇处。综合研究表明,油气、煤炭、铀矿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重要矿产资源在重点成矿区带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加大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力度,可以实现找矿突破,显著增加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

(一)地质找矿仍有巨大空间

我国陆域成矿条件优越,过去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在东部和浅表。随着勘查技术方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和深部找矿潜力大。占国土面积2/3的西部,目前已发现的矿床数量仅占全国的14%,勘查程度极低,找矿远景十分可观。研究表明:如果西部能够达到东部的地质勘查程度,将新发现数以百计的大中型矿床,可使全国查明资源储量增加1倍以上。东部虽然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以往的找矿勘探深度较浅(300~500米),新的钻探与地球物理探矿成果显示地下500~1000米乃至更深的部位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专家预测:如果将勘查评价深度延伸到地下2000米,我国金属矿储量会大幅度增加。

(二)能源矿产潜力可观

(1)油气资源有较大潜力。截至2008年底,石油预测资源量765亿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89亿吨,资源查明率37.8%;天然气资源潜力35万亿立方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8万亿立方米,资源查明率22.4%。科学评价预测表明,东部有一半石油潜力尚未探明,西部和海域3/4石油资源潜力有待发现。

(2)煤炭资源远景可观。根据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结果分析,预测资源量3.9万亿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3万亿吨,资源查明率24.9%。煤炭资源总量很丰富,但是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中尚未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达6732亿吨。尚未利用的精查、详查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晋陕蒙地区。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条件好,特别是新疆,探明程度低,找煤的前景较大。

(3)铀矿潜力较大。根据核工业地质局对全国铀矿资源总量预测,预测资源量×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万吨,查明程度为20%。铀总体资源潜力较大。从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世界上两条跨洲际的巨型铀成矿带均贯穿我国境内,宏观成矿环境十分优越,潜在铀资源丰富。已知矿床的外围和深部、新区带、新类型铀矿是今后铀矿找矿的重要方向。

(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可观,查明程度平均为35%。与查明资源储量相比较,在待查明资源中,铁、铜、铝土矿、铅锌、金等约有2~3倍的潜力(表9)。

铁:预测资源量1770亿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14亿吨,资源查明率28.7%。待查明铁矿资源集中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河北冀东、四川攀枝花等地区。

铜:预测资源量22649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949万吨,资源查明率30.5%。待查明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西藏冈底斯、西南“三江”、新疆天山等地区。其中,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具有5000万吨铜资源潜力,西南“三江”的普朗有望形成1800万吨的铜矿资源基地。

铝土矿:预测资源量163亿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2亿吨,资源查明率16.5%。待查明资源潜力巨大,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等地区。

金:预测资源量22529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911吨,资源查明率30.5%。待查明金矿资源分布于山东、陕甘川相邻区、青海、滇黔桂相邻区、秦岭、河北冀东、辽宁、西藏冈底斯等地区。

钾盐:预测资源量20.7亿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9亿吨,资源查明率30.1%。研究表明,我国具有找到更多钾盐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依据。除罗布泊、柴达木含钾盆地以外,还存在滇西南古近纪盐盆地、鄂尔多斯奥陶系盐盆地、四川盆地三叠系富钾卤水和杂卤石矿床、柴达木西部新近纪含钾油田水、青藏钾锂硼特种盐湖等钾盐资源远景区。

表9 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潜力一览表

(四)难利用矿产资源盘活潜力大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59种矿产中,铁、铜等重要矿产的已探明储量的矿床大多数是贫矿,其中已探明的铁矿中有1/3是难选的赤铁矿。铝土矿98%以上是加工能耗很大的一水硬铝石型资源。部分铅锌矿中相当一部分为氧化物矿石,难以有效利用。共生、伴生矿产多,选冶难度大,综合利用效率低。

我国有一批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尚未利用。如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的铝土矿大多为中低品位,品质很差;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在已查明的资源储量中,难利用铁矿85.8亿吨,占总储量的18.7%;铜矿1100万吨,占总储量的17.5%;铝土矿2240万吨,占总储量的10.8%。

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较低。45种主要矿产的平均利用程度仅占探明资源储量的57.9%,其中铝土矿利用率为23%,钛为24%,铁矿为45%,铂族金属为48%。资源的禀赋特征,加上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长期以来已探明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资源浪费相当严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石已成为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约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0%。全国共有尾矿库2700多座,其中较大规模的尾矿库400多座,各类金属矿尾矿的堆存总量约60亿~80亿吨,且每年以3亿吨的数量增加,而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有8.3%左右。

虽然这部分资源禀赋较差,但随着科技进步,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有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才可以逐步实现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通过加强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效率,可以将现有潜力转变为资源产能。

三、我国地质环境形势

(一)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大型工程建设不断上马,矿山开发活动加剧,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新一轮农村建房高潮已经显现。一系列大型交通、水利、能源、电力、通讯工程,如三峡水库、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的建设都位于或穿过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地质灾害形势仍十分严峻。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人为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损失不断加重,这种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多数地区的沉降速率还处在较高水平,伴生的地裂缝灾害逐渐加重;岩溶塌陷向城镇和矿区集中,规模越来越大,影响日益突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措施在一些地区取得明显成效,但总的形势不容乐观。据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4)统计结果,2004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3555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或5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976起,全年共造成人员伤亡1407人,其中死亡734人,失踪124人,受伤54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人为因素已成为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中有50%以上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例如,广东省2001年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达50起,占灾害发生总数的64.1%,2002年达到8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4%;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年有70%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02年达到8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

(二)地下水资源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现阶段中等干旱年份灌区每年缺水量约300亿立方米,工业与城市每年缺水量约58亿立方米,全国5万多个乡镇中供水不足者约占一半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迅速增长,农业用水不断被挤占,在很多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目前,全国已有56个区域性降落漏斗,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北方平原地区,部分含水层已趋于疏干态势,储存资源明显减少。地下水超采最直接的后果是可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储备不足,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如果遇到长时间旱灾或其他突发事故,不仅农业会因为缺水发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大中城市的供水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例如,2005年东北地区松花江、广东北江相继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沿线城市供水不得不中断。由于地下水的不易污染特点,地下水应急供水的作用凸显。随着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地下水在城市供水、居民生活供水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在应急供水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不断刺激化学工业、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也随之大量增加。据世界银行估算,目前我国制造业每年产生约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5%~8%。有害废物和地下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在个别地方已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五道河沿岸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近些年来大莫村村民血栓病、甲亢病高发,死亡人数达160人之多。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污染直接威胁到地下水水质安全,由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农产品中氟、铬、镉、铅、锌等有害元素超标严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威胁着农田农产品质量安全,致使农产品有害残留物含量增加,在影响居民健康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29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5%,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地区。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急剧增加,北方荒漠化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每年3436平方千米的速度递增,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开展北方荒漠化成因和演化的地质调查,对在荒漠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水土资源适宜性进行调查评价,探讨荒漠化防治所需的临界地下水位和土壤条件,是治理工作重要措施之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支撑着绿洲生态系统。无论是地表水利工程还是地下水取水工程都是对整个流域水资源进行地域上的重新分配利用,势必造成地下水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天然绿洲生态的存亡。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灾难。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报告显示,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14.2%,自上世纪末以来年均增长1650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近10年来,有效治理了5000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积,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人为不合理的活动,石漠化加剧的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千米,石漠化加剧和改善面积比为5:1。

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全方位宽领域服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地下水资源开发、国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农林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经济区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一)防灾减灾需要加快地质灾害调查速度与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为主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涉及我国近50%国土面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增长趋势,每年造成千人左右死亡和数十亿元财产损失。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在中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对道路桥梁、防洪设施、地下管线、房屋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每年经济损失数十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低,监测工作起步晚,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精度和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二)重大工程与城乡建设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今后5~15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工程建设处于高峰时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高速公路、铁路、河流航运、城市地铁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加大;港口、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安全对基础地质工作,特别是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地下水资源勘查、山体及高陡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和实时监测预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搞好农业地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城镇化建设,要求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地下空间利用、废弃物处置等提供地质信息。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建设任务很重,必须以地质勘查为基础,避免决策失误,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

(三)矿产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随着我国东部资源基地资源储量的减少,我国的资源接替基地将逐渐西移。这些资源接替基地大多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丘陵山区。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大量矿山工程设施建设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对矿产资源安全生产和人居环境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资源开发过程中,将无疑对地质环境产生很大冲击,人为破坏岩土体自然平衡,矿业生产“三废”的不合理处置,均会造成水土污染,环境恶化。应对这些问题,保障采矿活动安全和矿产资源开发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迫切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全过程的基础支撑。

(四)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地质工作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用油、燃煤燃气、家居建材等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做好地质勘查,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防治有害元素超标引发的地方病,亟待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加快找水改水步伐。开展国土整治,防治地面塌陷、废弃物占地等矿山环境问题,也要求做好环境地质工作。

(五)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必须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水土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岩石结构、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是资源环境的基本组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需要大量翔实的基础地质数据,但是,当前我国完成的区域性地质与环境调查工作精度低,难以满足服务于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的要求,亟须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地质调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区域开发、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等许多方面,地质调查工作既要满足来自国家层面的需求、市场层面的需求,又要满足来自社会和公众层面的需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高、更安全的矿产资源基础保障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我国石油等能源矿产,铜、铁、铝、铅、锌等重要金属矿产消耗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储量增长和产量增长速度,造成许多矿产资源“寅吃卯粮”,甚至需要大量进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地质工作有效投入不足,规模严重萎缩,部分矿产资源保有储量连续几年下降,资源后备接续基地不足,保障能力不断降低,特别是石油、铀、铁、锰、铬、铜、铝土矿、钾盐等大宗矿产自给不足,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矿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大幅攀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增两减”的新特点:矿产品消费迅速增长,超过了生产增长速度;矿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迅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保障程度降低;主要矿山产能减少,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和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加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约束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2000美元阶段时,其国内矿产资源消耗将达到高峰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未来10多年是我国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历史时期,就是说我国经济正逐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它的特点是消费结构日益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水、能源和重要固体矿产资源将继续保持较大的需求增长。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矛盾必将进一步凸显。资源约束将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甚至成为伴随我国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对石油、煤炭、铁、铜、铝、铅、锌、钾盐等重要矿产的可供性论证资料,预计到2020年,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26种,不能保证的则有19种,而且主要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支柱性大宗矿产。这些对国民经济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石油可采储量增长乏力,保障程度逐年下降,产量增长也十分有限。我国国内总的能源供应存在很大缺口,未来的缺口量还将有大幅度增加,据专家预测,在2030年将达到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如果考虑到今后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质能源的缺口将更大。
中央十分重视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资源制约问题,把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作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举措。面对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必须坚持“国内国外并举,首先立足国内”的方针,大力加强国内地质找矿工作。严峻的资源形势对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地质勘查程度低,资源总体探明程度不高,后备勘查和开发基地严重不足,能源和重要矿产都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地质工作周期长,找矿风险高,难度大,必须提前部署,突出重点,依靠科技,加大调查评价力度,加强能源矿产、重要固体矿产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一批新的资源勘查基地,提高矿产资源基础保障能力,缓解资源愈来愈尖锐的供需矛盾。
二、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地质工作发挥基础调查、监测和预防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人为诱发灾害的数量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中东部平原、沿海地区、北方城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不清;矿山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普遍;山体滑坡、海岸侵蚀和冲淤、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监测,满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地质调查工作不仅要为资源服务,而且要为环境服务,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要研究灾害引发的机制,从地质角度鉴定或划分灾害类别,提出预防和治理的措施,提高预测与防治灾害的能力。
城镇地区是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冲击最集中、环境地质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提供了新的大舞台。传统的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查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充分了解地质环境特征,为保障城市地质环境安全提供多目标、多领域的服务是新世纪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因矿产开发引起的地面塌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水均衡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和灾害十分普遍,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正常生活秩序难以保证。开展综合性的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已十分紧迫。
今后10年,我国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工程建设处于高峰时期,不仅建设规模大,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也逐步增加。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一些工程已经建成。铁路、河流航运、城市轻轨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也不断加大。这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在地质环境脆弱区易于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查明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条件,预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对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监控或维护工程,以保障国家重要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正常建设和运营,避免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根据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做好工程地质勘查、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领域更广、质量更高的基础信息服务
地质调查工作负有为资源、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地质数据。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如区域生产力布局、农业、林业、水利、矿业开发、城市建设规划、工程选址、环境保护乃至医疗卫生、旅游观光等等,都迫切需要地质信息的支持。当前,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实施以来,我国基础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工作程度有所提高,在青藏高原、重要成矿区和重要农业经济区等一些重要地区填补了区域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空白,同时在方法技术上,以数字区调为主的工作手段已经成熟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基础调查手段和工作方法取得重大进展,为基础地质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资金投入有限,受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依然很低,已有的基础地质数据和工作程度难于保障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质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地质数据和信息服务。
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程度低,勘探层位比较单一,边远海区地质调查工作过少,尚无完整翔实的海洋基础地质数据。海洋综合承载力和重要资源底数尚需摸清。迫切需要加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等要求水工环地质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土壤和耕地的适宜性评价、农田供水的地下水水质与水量评价、土壤和包气带污染调查等。因此,农业地质工作大有可为。
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支持。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决策支持;数字化的基础地质与矿产、动态地质灾害等各类地学信息及有关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对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和应急能力至关重要。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整体水平距离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社会公众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地学知识与信息日益增强的关注和需求等,都对地质信息的共享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根据经济学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时刻、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者劳务的各种数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相互影响,一般说,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或者下降而相应的减少或者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规律,称为需求规律。需求量随价格依赖关系称为需求函数。若以Qα表示需求,以P表示价格,以D表示需求函数,则有:
Qα=D(P)
“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讲的需求,也就是“经济中对物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或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的总和。”可以把总需求分为4个组成部分: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以及净出口需求(X-M)。如果用AD代表总需求,则有:
AD=C+I+G+(X-M)
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到,需求首先是一种愿望(也称需要),其次是一种支付能力,第三,它和相关的价格有关。
需要(这里讲的是经济需要)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对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种有意识的、可能实现的愿望或欲望。经济需要的满足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需要表现为层次性和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的进程表明,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不断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需要具有可调控性和可诱导性。
需求与需要不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需求表现为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恩格斯指出:“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否则只能是一种欲望。当然有些需要,虽然没有通过支付货币也得到了满足,如农村居民自产自用的消费品、各种自己动手的家庭劳务等,但它没有经过市场,不能表现为市场需求。总之这里所说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对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表现为一种货币。
根据上述概念,地质工作的需求也分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或愿望,二是有为满足这种需要或愿望的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从消费这个角度来考察,社会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一种中间需求,因为对那些需要地质成果的人来说,并不是用作最终消费的,而是用作生产最终产品的投入。这样的需求不仅受最终产品的制约,而且受它自身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的影响。这一点在矿产资源的需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由于地质工作需求是中间需求,它的用户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在个人需要方面并不太多。政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管理职能的需要,如制订规划、制定发展战略对地质信息的需要,以及公益事业对地质工作需要。这后一种需要也具体体现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需要上。但企事业对地质工作的需要绝不只限于公益性事业需要的那些内容,它有自己生产经营特殊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的地质成果,在消费上只能自我独用,不能共享。这就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两种需求:一种是公益性地质工作需求;另一种是商业性地质工作需求。
公益性地质工作需求,是指这种地质工作产品属于公共产品或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物品主要是由公共财政的支出加以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特点是:①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你消费我也可以消费,而且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并不增加成本,比如马路上的路灯,谁都可以照明,但并不因为增加照明人数而增加照明成本。②在受益上具有非垄断性,你受益我也可以受益,而且我受益并不影响你受益,比如空气质量的改善,大家都是受益者,谁也垄断不了。③在生产上具有外部正效益性和某种程度的天然垄断性,比如天然气在城市中供应的越多,越能减少因燃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这就是它的外部正效益。公共物品的这三个特点,正是公益性地质工作所具备的。首先,大面积的基础性地质填图所提供的地质信息,谁都可以利用,而且一个单位的利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单位的利用,也可以反复利用,使用上没有排他性;其次,地质灾害预警成果,也是相关的单位和人都可以从中受益,而且每一个人的受益,并不影响别人的受益,在受益上没有垄断性;第三,对矿山尾矿利用,提供公益性研究成果不仅有资源效益,国家增加权益,而且有良好的环境效益,避免因开矿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所有这些都说明,公益性地质工作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要体现在中央财政上,更要体现在地方财政上。
商业性地质工作需求,是指各行各业在自己的生产经营或工程建设中,需要的地质调查信息,而这些信息通过公益性地质成果分享又无法满足,必须自己出资开展或购买地质成果。这种地质工作需求,用户广泛,通过分类,可以概括几大产业,如采掘业、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这种需求,与其说是这些产业的需要,不如说是这些产业自身的组成部分。如采掘业,主要是采矿业,但由于矿产资源绝大部分埋藏在地下,不经过寻找和勘查就无法开采,所以地质找矿本来就是矿产资源开采的一个阶段、一个生产流程,在生产作业上,可以把它同开矿分开;也可以把它同开矿结合在一起。当把它分开的时候,就产生地质勘查的独立产业;当把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矿业生产的一部分。前者表现为地质勘查的社会需求,后者表现为矿业生产内部对地质勘查的需求。这两种需求并没有严格的边界,一切取决于两个产业各自的利益追求。在这里地质矿产勘查成果,实际上是一种交易成本,当这个成本比矿山企业自己找矿所耗用的成本低廉时,它就会购买地质成果,而不自己出资去找,这就称为探采分离;当矿山企业自己找矿成本比购买的地质成果低廉时,它就会自己寻找,这就是探采结合。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商业性地质工作需求,包括这两方面。各种工程、环境、产业所需要的具有排他性的地质成果,基本上都是利用发包劳务的办法满足需要。因而都表现了一种社会需求。因为这样的地质成果,在生产上与它服务的产业的生产特点根本不同,从节省交易费用这个角度来说不可能自己进行,但由此也就决定了这种地质工作需求的预测就是对这些产业发展的预测。
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分类没有统一的规定,除了公益性的和商业性的两大分类外,在其各自的内部,存在着多种分类方法。如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调局把它分为一项计划、五大工程,即基础地质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地质调查信息服务工程;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类,大多数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命名,如环境地质工作、灾害地质工作与生态地质工作、工程地质工作、矿产地质工作、水文地质工作等。也有的以服务对象的产业命名,如农业地质工作、旅游地质工作、医疗地质工作等。还有的以服务的区域命名,如城市地质工作、极地地质工作、海洋地质工作等。但从地质工作本身的类别分是研究需求的重要方法,因为某一服务对象,它可能同时需要多种类别的地质工作。如城市地质工作,就需要多种类别的地质工作。地质工作需求具有强势性、时空性和相对性特征。所谓强势性特征,就是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为公共利益服务,代表这种利益的常常是政府,所以相对私利它具有强势性。所谓时空性特征,就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不同的,不能将一个标准通用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所谓相对性特征,就是在公益性地质成果受益当中,也有以私利为基本需求的,而在商业性地质成果受益当中,也有公益性的地质信息,关键是哪一部分多一些,哪一部分少一些。
地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基础信息支撑。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化产业的形成,社会对他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当前,在以满足矿业对它的需要的同时,多种产业也都提出了多方面的需要。水文工程地质几乎同矿产地质同时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地下水勘查,从而促进了水文地质填图、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和水源地质勘查方法的发展;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研究、防治地质灾害成为有关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人类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关注,导致海洋地质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地质工作之一。20世纪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适应城市、农业、环境、军事、旅游、休闲等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相应的地质工作领域逐步得到拓展,地质工作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进入21世纪以来,展现出两个突出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各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两个“全球化”问题:一是基于资源全球优化配置的贸易和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另一个是基于人类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全球化。两个层面的“全球化”,一个是着重人类当前发展,一个着重人类长远利益,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执行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发展战略。我国各类地质工作的结构和布局,应与这个总的发展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相适应。发展首先包含的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包含对其他地质工作领域的需求。我国在今后20~50年,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板块:一是资源板块,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与非能源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二是工程板块,满足巨大的工程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三是环境板块,满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进行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对地质工作的迫切需求;四是社会板块,满足社会进步、造福民生对地学知识和地学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21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由上述四大板块构成的地质工作结构,将随之调整变化。
人类由无意识的利用地质知识到有意识的利用地质知识,从低水平的开展地质工作到高水平的开展地质工作,从地球表面的观测研究到深入地下、进入太空、探索海底,使地质工作的规模愈来愈大,技术愈来愈精,成效愈来愈高,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使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地质工作将面临更多、更新和更高的需求。地质工作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开展的一项永久性工作,任何轻视、削弱地质工作的倾向都是短视的、有害的。因此,需求是地质工作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地质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地质工作首先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各行业和地质生态环境对地质工作的要求,逐步由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并举向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并重方向转变。

地质环境调查需求分析
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地质环境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形成了对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新需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需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扩展和强化地下水、土壤、地质灾害、海岸带、冰川冻土等监测网,形成覆盖范围广、控制程度高、测量精度高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管,实行生态补偿...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地质工作需求
答: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条件好,特别是新疆,探明程度低,找煤的前景较大。 (3)铀矿潜力较大。根据核工业地质局对全国铀矿资源总量预测,预测资源量×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万吨,查明程度为20%。铀总体资源潜力较大。从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世界上两条跨洲际的巨型铀成矿带均贯穿我国境内,宏观成矿环境十分优...

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答:地质调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区域开发、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等许多方面,地质调查工作既要满足来自国家层面的需求、市场层...

我国铜资源形势分析与铜矿资源勘查评价宏观部署建议
答:冈底斯西段:为地质大调查的处女地,从地质环境分析来看,与冈底斯东段相类似,可能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2. 班公错-怒江成矿带 近年地质大调查工作中,在改则西北部发现多不扎斑岩铜矿,目前浅部氧化矿已经初步圈出200万吨。2004年在矿区外围新找到了斑岩体。该矿带西延应与巴基斯坦的赛恩达克和...

新常态下地质环境形势分析
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逐步成形,地质环境形势将发生不同以往的变化,地质环境压力接近峰值,越来越多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接近或达到其上限,倒逼地质环境管理升级,对地质环境调查提出更多新需求。 (一)地质环境变化驱动力增速减缓,地质环境压力接近峰值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

新形势下国家对地质工作和地质队伍改革的要求
答: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先后多次发文,对地质工作的改革、发展以及地质队伍建设,作了批示和决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办发[2006]4号)。主要精神如下。 一、地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资源现状
答:2003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原料买主国和氧化铝进口国。造成矿产资源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许多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急剧增长的新形势。当前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 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实现找矿的新突破,开展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重视新类型矿床的找矿,充分...

基础地质调查需求
答:从需求的范围看,包括整个中国陆地、大陆周边和海域三个方面,特别是开拓海洋资源空间、保护海洋地质环境、充分利用周边国家与我国资源互补等,都需要地质调查工作。 从需求的纵深看,地球表层、中深层、深层的地质工作都有需要。对表层,主要是对资源分布情况和地质环境的需要;对中深层,它既控制着表层的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

地质工作的供给驱动与需求驱动
答:(2)在分析社会对地质工作需要的形势时,作为地质成果的供给一方,常常站在需求一方大喊“资源短缺”,这实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少见的。从20世纪80年代的矿产供求形势论证,到现在的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讲得最多的就是“资源难以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对地质勘查的投入”,可是就是没有人...

为什么说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答:二、严峻的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 (1)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