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赵尔陆,为何不愿穿上将军服? 开国上将的军队级别

作者&投稿:戴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开国上将赵尔陆,之所以不愿意穿将军服,是因为赵尔陆觉得这套将军服是所有战友用鲜血换回来的,每当他看到将军服,就会想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友,所以没办法轻松地穿起这套将军服,觉得将军服不仅仅是一套军人的服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打赵尔陆任命工业部首任部长开始,赵尔陆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国防工业中,把理论和实际落实到位,在“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中,赵尔陆一刻都不敢懈怠,倾尽全力获得值得骄傲的成绩。

有一次,赵尔陆出访苏联交流学习工业技术,在参加苏联工厂的时候,让赵尔陆感到焦虑的是,我国军队目前使用和生产的苏式武器,原来此时苏联已经不再使用了,此事,让赵尔陆了解到苏联对中国提供的武器技术的援助是非常保守的,以及售卖给中国的武器已经是被苏联自己所淘汰的,这违背了苏联对外声称全力援助的承诺。

赵尔陆通过此次到苏联,深刻的明白,中国国防工业想要变大变强,必须靠自己,必须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于是,赵尔陆抱着这个信念,怀揣着这个伟大的理想,带着国防工业不分昼夜的埋头苦干,只为实现心中那个理想,终于,在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全部用了中国自己制造的武器接受了检阅。这是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刻。

赵尔陆上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最后甚至把自己的生命终止在工作岗位上,因过度劳累,不肯轻易放松自己,不肯轻易休息的赵尔陆在办公室加班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在授衔当天,55位开国上将即将进行授衔仪式,但是有一位上将却与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他就是赵尔陆上将。在授衔中,他显得很不自然,很难受。在授衔仪式结束后,匆忙赶回家脱了军服才舒心些。那么为什么他不喜欢穿军服呢?

他的女儿曾经问道:爸,为什么不穿军服呢?他回答到:太重了。这句话引人深思。是衣服太重了吗?并不是,只是因为这身衣服是他多少兄弟,多少战友用鲜血换来的。实在是太重了。所以说他在授衔仪式后拒绝在穿将军服。这套上将军服,赵尔陆一生只穿过三次,时间间隔很近,一次就在授衔仪式现场,一次是拍摄上将标准照,还有一次是和妻子一起拍的夫妻标准照。

尔陆将军在战争年代是战功卓著的将领,和平年代对中国军工事业也做出巨大贡献。赵尔陆曾说,靠别人始终是不行的,回国后他开始四处奔走,为中国的军工科研事业献言献策,可以说我国的武器装备自主化始于赵尔陆将军。

赵尔陆在任国防工办副主任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等,从此让中国具备了核盾牌和天眼。1967年2月2曰上午,国防工业办公室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推开赵尔陆办公室房门时,吃惊地发现,赵尔陆的座在日常加班休憩用的小床上,身体向前倾,头垂在膝盖上,手里夹着一支喷鼻烟,一代名迁就多么默默地告别了人世。



因为他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和士兵,觉得自己穿上会心里有愧。

因为他是一个比较喜欢自由的人,穿上军服比较有束缚感。

这些将军服会让他们感觉非常愧疚,尤其会想到那些战死沙场,牺牲的兄弟们,所以不愿意穿将军服

赵尔陆是万人敬仰的开国上将,为何不穿上将军装?~

对于很多人来说,穿军装是从小到大的梦想,但我们并不知道一席军装承载着多大的意义和责任?军装虽然仅有简单的颜色,不加修改的样式,穿上去却非常的精神而又庄重。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很多战士都没有一身体面的军装,在一次剿匪行动中,一个19岁的战士孙玉龙跟随排长李忠林追击土匪,激战过程中排长为了掩护孙玉龙,中弹身亡,孙玉龙便将自己崭新的军装脱下来给排长穿上,让他走得更体面些。那一刻的军装,更是一份深深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后,军装的经过多次演变,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永远不变是透露出的崇高精神。军装对军人来说就是门面,身着军装的军人,身上挑的是国家的重担,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他是万人敬仰的开国上将,为何不穿上将军装?一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他就是赵尔陆,出生在山西省,爷爷曾是清朝的县吏,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而他的路早已被家人安排好。然而生活在特殊年代,他毅然决然的放弃安逸的生活,投笔从戎,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尽管南昌起义以失败告终,赵尔陆依旧追随者革命人士的步伐,不畏艰难的前行。
战争时期,赵尔陆主要负责的是后勤供给,很少抛头露面,但是他的担子和前线的人一样重,解决数万战士的粮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抗美援朝时期,由于国家的需要,赵尔陆又投身到国产武器的研发中,短短几年就让国产武器跟上了现代化,功劳显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军队实行军衔制,赵尔陆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受万人敬仰。而他除了重要场合之外,却不穿军装,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难到他不爱军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反的是他太爱这身军装了,他曾说“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了千千万万战友,倒下了无数同胞。”一句话让人潸然泪下。原来他觉得这身军装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的鲜血换来的,所以非常珍惜。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解放军设置的级别,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55名上将级别为: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

开国上将简历
答:1、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

五五年,授衔时上将多少? 五五年授衔时,少将多少个?
答: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上将”。1955年之后至1958年又相继授予8位将领少将军衔。1961年~1963年之间,共晋升233名大校军官为少将军衔。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位大校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综上,共1360位将军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被称之为“开国少将”...

二零一九年中国上将一共有多少位?
答:2019年共有26位上将,包括空军上将5人,海军上将4人,武警上将2人 2019年7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军官警官是: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李尚福、南部战区司令员袁誉柏、西部战区政治委员吴社洲、北部战区政治委员范骁骏、中部战区政治委员朱生岭、海军司令员沈金龙、海军政治委员...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授衔名录
答: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开国57个上将里谁最年轻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军的优秀政治工作者。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国的开国上将都有哪些将军?
答: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 至诚 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 陈伯钧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乌兰 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王建安 (56年1月25日授予)李聚奎 (...

中国上将有谁
答:回答:发个全的.总共1614人. 1955年授衔的元帅`将军资料。 元帅: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 大将:粟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赓 谭政 萧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上将: 萧克 李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震 许世友 邓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韩先楚 李涛 傅...

在开国上将中,那位将军最长寿?
答:69.24 44 苏振华 66.73 45 李涛 65.34 46 郭天民 65.10 47 陈伯钧 63.24 48 杨至成 63.22 49 谢富治 62.54 50 李克农 62.45 51 赵尔陆 61.71 52 甘泗淇 59.16 53 阎红彦 57.36 54 李天佑 56.76 55 赖传珠 55.76 56 刘亚楼 55.19 57 贺炳炎 47.43 平均寿命 77.65 ...

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 57位上将 117位中将都分别是谁
答:1、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十大将军: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55名上将级别为:(1)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

开国将帅的开国上将
答:1955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综上,共57位将领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上将”。 他们是:1.萧克 2.李达 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邓华8.彭绍辉9.张爱萍10.杨成武11.韩先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