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余弦,正切,余切,定理各是什么?他们公式以及表示的是那条边对那条边? 正玄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切定理和余切定理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投稿:常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弦定理: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他们的对角分别为A B C,外接圆半径为r,则称关系式a/sinA=b/sinB=c/sinC为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他们的对角分别为A B C,则称关系式
a^2=b^2+c^2-2bc*cosA
b^2=c^2+a^2-2ac*cosB
c^2=a^2+b^2-2ab*cosC

正切定理: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他们的对角分别为A B C,则称关系式(a+b)/(a-b)=tan((A+B)/2)/tan((A-B)/2)
你说的余切定理是没有的 余切值就是正切值的倒数替换一下就行了呗

  •        在任意△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        则有: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² = a²+b²-2abcosC     或   cosC = (a²+b²-c²)/2ab

 

正切定理:(a+b)/(a-b) = {tan[(A+B)/2]} / {tan[(A-B)/2]}

 

余切定理:设 ζ=√[(1/s)(s-a)(s-b)(s-c)]    其中   s=(a+b+c)/2

                 则

                         cot(A-2)=(s-a)/ζ     ……

                 或

                         [cot(A/2)] / (s-a) = [cot(B/2)] / (s-b) = [cot(C/2)]/(s-c)

 

正割定理:

                    a= b/secC+c/secB   

                    b= a/secC+c/secA

                    c= a/secB+b/secA

 

                余割定理其实有,但是没找到



正弦定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a/sinA=b/sinB=c/sin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b^2 = a^2 + c^2 - 2·a·c·cosB 。c^2 = a^2 + b^2 - 2·a·b·cosC
正切定理: (a+b)/(a-b)=tan((A+B)/2)/tan((A-B)/2)
余切定理:正切与余切相乘等于1

直角三角形中,指定角的对边比斜边是正弦,临边比斜边是余弦对边比临边是正切,临边比对边是余切
懂了吧,试试理解吧

正弦定理,余弦,正切,余切,定理各是什么?他们公式以及表示的是那条边对那条边?~

正弦
按古代说法,正弦是股与弦的比例

古代说的"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弦",就是直角三角型中的斜边. 股就是人的大腿,长长的,古人称直角三角型中长的那个直角边为"股".正放的直角三角型,应是大腿站直.

正弦是股与弦的比例,余弦是余下的那条直角边与弦的比例.

正弦 等于 股长 除 弦长

勾股弦放到圆里. 弦是圆周上两点联线. 最大的弦是直径. 把直角三角形的弦放在直径上,股就是长的弦,即正弦,勾就是短的弦,即余下的弦--余弦.

正弦计算公式:

正弦 等于 股长 除 弦长(即直径).

按现代说法,正弦是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之比.

现代正弦公式是

sin(a) = 直角三角形的对边比斜边

放到圆里,斜边r为半径,对边y平行Y向,邻边x平行X向.

斜边与邻边夹角a

sin(a) = y / r

无论y>x 或 y<=x

无论a多大多小.







余弦
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在余弦定理中,令C=90°,这时cosC=0,所以

c2=a2+b2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由①、②、③可得: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正弦定理是三角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指出“在任意一个平面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相等且等于外接圆半径的2倍”,即a/sinA = b/sinB =c/sinC = 2r=D(r为外接圆半径,D为直径)。
  余弦定理的公式为: cosA=(b²+c²-a²)/2bc,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与一个角的余弦值关系的数学定理。
  运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第一类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第二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第三类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
  运用余弦定理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第一类是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第二类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

正弦定理,余弦,正切,余切,定理各是什么?他们公式以及表示的是那条边对...
答:正弦定理: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他们的对角分别为A B C,外接圆半径为r,则称关系式a/sinA=b/sinB=c/sinC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他们的对角分别为A B C,则称关系式 a^2=b^2+c^2-2bc*cosA b^2=c^2+a^2-2ac*cosB c^2=a^2+b^2-2ab*cosC 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正切,余切,定理各是什么?他们公式以及表示的是那条边对...
答:正弦是股与弦的比例,余弦是余下的那条直角边与弦的比例.正弦 等于 股长 除 弦长 勾股弦放到圆里. 弦是圆周上两点联线. 最大的弦是直径. 把直角三角形的弦放在直径上,股就是长的弦,即正弦,勾就是短的弦,即余下的弦--余弦.正弦计算公式:正弦 等于 股长 除 弦长(即直径).按现代说法,正弦是...

正弦余弦正切是怎么回事
答: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余切定理公式
答:1、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2、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

三角形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什么意思?
答: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c^2+a^2-2ac*cosb。c^2=a^2+b^2-2ab*cosc。三角函数主要运用方法:三角函数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

余弦、正切、正弦、余切的值是多少?
答:30度60度90度的余弦、正切、正弦、余切所对应的值如图所示: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

数学问题中三角函数的简介
答:)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θ,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 sinθ=y/r 正弦(sin):角α的对边 比 斜边 余弦函数 cosθ=x/r 余弦(cos):角α的邻边 比 斜边 正切函数 tanθ=y/x 正切(tan):角α的对边 比 邻边 余切函数 cotθ=x...

三角函数定理 正弦 余弦 正切 余切 急!
答:正弦sin=对边/斜边,余弦=邻边/斜边,正切tan=对边/邻边,余切=正切的倒数 已知两边,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对边的平方+邻边的平方=斜边的平方 角度制中 角A在0-180度内(三角形中),a/c 是永远小于等于1的,sin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来表示对边比斜边(直角三角形)。你可以按照书上一步一...

正玄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切定理和余切定理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答:运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第一类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第二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第三类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运用余弦定理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第一类是已知三角形...

怎么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求三角?
答:正弦公式:对边(直角边的一条)除以斜边 余弦公式:邻边(直角边的一跳)除以斜边 正弦定理:c/sinc=c/sind=bd=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余弦定理:不好直接写公式,因为牵涉到图,我啰嗦一点吧 对于任意三角形 三边为a,b,c 三角为a,b,c 满足性质(注:a*b、a*c就是a乘b、a乘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