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背景时代200字左右 圆明园被烧毁的历史背景,100~200字左右,别离题!

作者&投稿:邰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八世纪清康熙年间(公元1709年)至公元1772年才基本建成,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圆明园,并在园南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圆明园是康熙皇帝献给儿子雍正皇帝的,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命名圆明园。康熙去世之后他的四儿子雍正继承王位,雍正登基之后也开始扩展圆明园,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雍正去世之后由二十五岁的乾隆皇帝继承王位,乾隆登基后对圆明园岁岁营构, 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 乾隆时期圆明园还建设了很多欧式建筑,如大水法等,我们熟知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就源自同属西洋楼景区的海晏堂(大水法西侧)门前的喷泉。
乾隆的继位人嘉庆皇帝,也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嘉庆皇帝继位人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呵呵,终于到了道光帝的继位人咸丰帝的时刻了,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10月6日占领圆明园,10月18日洗劫并火烧圆明园,而咸丰帝早就逃到避暑山庄了。
接着又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美国、英国、奥匈帝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组成的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又一次洗劫了圆明园。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其他解答者,请勿抄袭

时代背景是,西方傲视世界,东方已经没落,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作者真有才,不过我想有可能是抄别人的。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简要版的,100字左右~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焚毁当时的万园之园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圆明园。150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目的,专家们也是说法不一。


小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主要目的既不是为了掩盖抢劫罪行,也不主要是为了报复清政府,而是试图通过焚毁圆明园,彻底击垮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从而尽快实现其侵华战争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其次,英法联军最担心的是陷入持久作战,因为这样会使得他们面临一系列困难和窘迫。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额尔金决定,“必须仿佛是一声霹雳似地给(清政府)一个迅速而且厉害的打击”,而毁坏圆明园,“似乎在完成所要求的条件看来,算作很好的举动”,因为“此举之足以使中国及皇帝生极大之震动”。英国人戈登亲历了焚毁圆明园,在日记中也谈到,为“惩创顽固之清廷”,额尔金“最后乃决定焚毁圆明园”。由此可以看出,英军焚毁圆明园可以达到两个目的:迫使咸丰帝立即投降和长久震慑清政府。

从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法联军当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焚毁圆明园不仅可以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动和打击,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而且还可以从中劫取无数奇珍异宝,攫取巨大经济利益。恰如英国侵华军官卧尔斯莱所说,“毁坏宫殿一事,似乎很可使北京当局悚然震恐,这是毫无疑义的。我相信焚毁圆明园一事,对于交涉的最后解决,促进了不少,并且也增固了我们使臣的位置。”

圆明园被毁后的感受 圆明园我想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如此美的园林已被英法联军给火烧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不忘国耻!
我想大家都还不了解历史上的圆明园吧.我来给圆明园被毁后的感受 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 可是,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10月18日、19日,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下令米启尔骑兵团3500人在园内四处点燃罪恶的大火,全园顿时化为一片火海,所有庙宇、宫殿、历代收藏都付之一炬. 我们要不忘国耻!对方无情把我国的珍贵文物抢夺,烧毁,破坏.我们要卑视这种下流的罪行,同时,还要宣传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不落后,一定要让我们的中国变得富强起来.但是圆明园被烧毁,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将圆明园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经过多年整修,遗址公署已初具规模,大部分山形水系得以恢复,再现了山水相依、烟水迷离的江南景致.园内有数十万株树木,复建的少量园林建筑重现昔日光彩,一些重要遗址得到保护整修,形成了以西洋楼为代表的宏大遗址群落. 还有一见事令人高兴,那就是--圆明园被盗的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的一部分已经回到了祖国. 其中国宝最名贵.国宝其实是12个兽首,十二生肖大型计时喷泉,就是以十二生肖喷水的方式来表明时间.在中国古代,由于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吻合,人们便以天干地支表示时间,即子时为鼠、丑时为牛、寅时为虎、卯时为兔、辰时为龙、巳为时蛇、午为时马、未时为羊、申时为猴、酉时为鸡、戌时为狗、亥时为猪.东汉时,人们又以十二生肖表明人们出生的不同年份. 多么神奇的国宝啊!但是,经过两次洗劫,我国的国宝已经没有了.值得庆幸的是,在努力下,猴首、牛首、虎首和猪首铜像回归祖国了.但是还有八件生肖兽首没有回归,经有关单位多方寻找获悉,鼠首、兔首铜像现藏于法国,马首铜像则藏于台湾地区,其余的龙、蛇、羊、鸡、狗下落不明.你们看多么珍贵的国宝,还有八件生肖兽首没有回归.如果国家当时有现在这样发达,珍贵的国宝就不会丢失.哎!落后就要挨打.我再次呼吁大家,我们要一起挣奋中华,一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我们要牢记国耻!不要再让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我们的手中再度流失.

明园集团有限公司的背景介绍
答:在国家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明园集团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二十多年来,明园集团不断克服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用心经营,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到今天成为驻沪的大型企业和纳税大户,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多次表彰。今天的明园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以房地产开发经营、生物医药、...

有没有关于圆明园的故事?简单一点,100字就够了,很急,快一点!!!_百度...
答:历史背景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1856年1...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答: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

圆明园的资料
答: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

圆明园的资料
答: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

园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根据查询初三网得知:1、园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是: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2、圆明园的毁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答: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 ---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答: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

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
答:·历史背景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

圆明园为什么毁灭了? 被谁毁灭了?
答: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