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泣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根据查询初三网得知:
1、园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是: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
2、圆明园的毁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答: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

圆明园的毁灭有关资料
答: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简要版的,100字左右
答:英国人戈登亲历了焚毁圆明园,在日记中也谈到,为“惩创顽固之清廷”,额尔金“最后乃决定焚毁圆明园”。由此可以看出,英军焚毁圆明园可以达到两个目的:迫使咸丰帝立即投降和长久震慑清政府。从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法联军当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焚毁圆明园不仅可以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动和...

园明园的毁灭
答: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努力奋进吧,炎黄子孙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答: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答: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答: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

圆明园的毁灭
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郊区,焚毁圆明园大部分。2、至甲午年间,清政府曾努力收拾园林残余,并归并合建颐和园。随着甲午中国战败,园林的复建停顿,颐和园的规模也缩减,原有的废园林不再有人过问,逐渐荒废。3、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华北,不但占据北京市区,更进入圆明园等郊外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