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是什么东西 女朋友叫我小黄鱼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云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黄鱼
俗名:黄花鱼、小鲜、大眼、花鱼、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鱼、金龙、厚鳞仔。

英文名:Small Yellow Croaker

分类:鲈形目、石首鱼科

产地及产期: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沿海。

介绍: 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鱼尾柄较短;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大黄鱼颌部具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6个小孔;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药 名】:小黄鱼
【来 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小黄鱼的肝。
【功 效】:补益肝肾,养肝明目。
【主 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腰腿酸楚,男子阳萎,女子不孕,用本品补益肝肾。治肝血虚,视物昏花,或雀盲。
【性味归经】:甘、咸,平。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一3克。或提炼鱼肝油用。
【动植物资源分布】:原动物详见“石首鱼”条。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可用小黄鱼的肝脏提取鱼肝油。

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又
名黄花、大鲜、黄瓜鱼、大黄花鱼。中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为传统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

形态 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
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
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
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
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
枝和后小枝等长。 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见彩图)。

分布和种群 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
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
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
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②闽、粤东
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
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③粤西群。主要分布于珠
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生物学特性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
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
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
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
食强度显著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
燐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
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
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
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
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
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繁殖 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
区,水深一般在东海、黄海区不超过20米,但在岱衢洋产卵场最深可达20
~30米,在南海区不超过30米;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
泥或泥质沙海区。中国沿海大黄鱼的产卵场约10个,有江苏的吕泗洋,
浙江的岱衢洋、大戢洋、猫头洋、大目洋及乐清湾,福建的官井洋、东
引渔场,广东的南澳渔场和硇洲岛渔场。春汛产卵场水温上升到15~
17℃时大黄鱼开始集群产卵,旺汛期浙江产卵场水温达17~19℃,20℃以
上(吕泗洋为21~22℃,官井洋22~24℃)时渔汛结束。产卵场盐度范围
在吕泗洋和官井洋为28~31,岱衢洋和大戢洋为17~28。大黄鱼一生能
多次重复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
由10~275万粒不等,一般为 20~50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1.19~
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受精卵
在水温18℃时约经50小时孵出仔鱼。各地方群的年龄组成不同,各群中
个体的寿命、性成熟年龄也不相同:东海北部、中部群的个体寿命最
长,最高龄鱼为29龄,但开始性成熟年龄较迟,少数为2龄,一般为3~4
龄。粤西群的大黄鱼寿命最短,最高龄鱼仅为9龄,但性成熟年龄最早,
少数个体1龄开始性成熟,大部分个体为2~3龄。闽、粤东群的大黄鱼处
于上述两群之间,最高龄鱼为17龄,大量性成熟个体为2~3龄。大黄鱼
最大个体全长可达755毫米,重3.8千克。
洄游和渔汛 春季中国沿岸水温增高,鱼群从越冬场游向沿岸河
口附近的浅海区生殖。东海北部、中部群的越冬海区一是江外、舟外越
冬场,二是浙闽近海越冬场,三是大沙和沙外越冬场。亲鱼于四月中、
下旬结成大群,从深水越冬区向西洄游进入吕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
产卵场。产卵期为5~6月。亲鱼产卵后分散在岛屿与河口一带海区索饵
肥育。 9月还有较小鱼群到江苏、浙江近岸产卵,形成秋汛。秋末冬初
沿岸水温下降,大黄鱼返回越冬海区。闽、粤东群的北部群体主要在闽
东渔场产卵,一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入东引渔场产卵,另一路于4月
下旬至6月中旬经白犬列岛、马祖岛等分3~4批进入三都澳内湾,于5月中
旬至6月中旬每逢大潮在官井洋产卵。秋末冬初分散于各处索饵的鱼群开
始在四礵列岛一带形成秋冬季大黄鱼汛。此后随水温下降,一部分鱼群
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一部分鱼群继续向四礵列岛以南游去。
闽、粤东群的南部群体其生殖洄游在珠江口以东沿岸海区开始较早,1月
鱼群开始由外海集中到达汕尾,转向东北方向洄游,2~3月抵甲子、神
泉,3月在南澳岛东北渔场和东南渔场形成渔汛,至4月结束。秋汛自8月
开始,鱼群从福建南部沿海一带进入广东沿海,由东北向西南进行洄游。
9月抵达饶平近海和南澳岛西南沿岸,10月出现于神泉、甲子,11月到达
汕尾,12月在平海、澳头(大亚湾内外)附近,1月份开始向外海逸散。
粤西群10月初从吴川等附近向硇洲岛南、北产卵场游去,11月为产卵盛
期,产卵后分成小群,转向深水区栖息,秋汛结束。翌年春汛自2月开始
鱼群集结于硇洲岛南面进行产卵,3月为旺汛,至4月初水温上升,正值
春雨时期,近岸河口浅海水域盐度明显下降,不宜大黄鱼栖息,鱼群迅速
离开,春汛即告结束。
生产 据《吴地记》载:阖庐十年(公元前505),中国东海已有捕捞
大黄鱼活动。明《闽中海错疏》记载了四明(今宁波)沿海大黄鱼的渔
期。长期来捕捞大黄鱼的渔具在浙江主要为囊网类(大对、小对、围缯
网),其次为流网、张网和钓钩;福建以大围缯和流刺网为主;广东过去以
“敲�”作业最为著名,还使用拖网、手钓、罟(围)网和地拉网捕
捞。“敲�”作业因对资源破坏甚大,已被禁止。大黄鱼的主要生产国
是中国和朝鲜。
利用 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松鼠黄鱼”为筵席佳肴。大部分
鲜销,其他盐渍成“瓜鲞”,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
制成罐头。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
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

大,小黄鱼的区别
1.如何识别大黄鱼和小黄鱼

一般情况下,大黄鱼的体形较小黄鱼大,但这并非固定特征,不能作为判断大小“二黄”的主要依据。可将两种鱼形作一下比较,也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大黄鱼曾是我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过度捕捞,资源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研究,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



其一,大黄鱼的尾柄长度(即臀鳍基部终点至尾鳍基底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其高度的3倍以上,而小黄鱼的尾柄长仅为其高的2倍有余,不要小视这个“一倍”之差,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别,大黄鱼尾部就显得较细而长,据此就能区别于小黄鱼。

其二,大黄鱼在侧线之上的鱼鳞有8-9行,而小黄鱼只有5-6行,相形之下,大黄鱼的鱼鳞显得较小,小黄鱼反而较大,当然这也仅仅是两者比较而言。

通过这样内、外结合的比较,大黄鱼和小黄鱼,也就能确认无疑了。

2.怎样区别大黄鱼和小黄鱼

-------------------------------------------------------------

大黄鱼、小黄都属石耳鱼类,这是因为鱼的头骨中,都有一双晶莹清亮的耳石。大黄鱼、小黄鱼的外形很相似,但两者在肉质和营养上并不相同。

大黄鱼与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个头比小黄鱼大,其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倍多,臀鳍的第二鳍棘等于或大子眼径,鳞较小、组织紧密,背鳍与侧线间有鳞片8至9个,头大、口斜裂、头部眼睛较大。

小黄鱼体背较高,鳞片圆大,尾柄粗短,口宽上翘,眼睛较小

-------------------------------------------------------------

3.大小黄鱼曾是我国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一,年产仅次于带鱼、墨鱼。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因滥捕造成资源税减,形不成汛期。近年由于增强了渔政保护措施,资源有所恢复,明显的是小黄鱼产量恢复较快。关于大黄鱼和小黄鱼有哪些区别,人们难以区分,现介绍如下:

大小黄鱼,同属石首科,黄鱼属。除这一点相同外,大黄鱼和小黄鱼属于黄鱼属的两个品种。大黄鱼,也叫大鲜,大黄花鱼,是暖水性近海鱼类,通常生活在浅海区域中下水层,有集群洄游特性。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尾柄细长,口型大而斜,下颌稍突出。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相似,也叫小鲜,小黄花鱼。为什么叫小黄鱼呢?据江苏吕泗渔民反映,因在油菜花盛开的每年清明节前后,吕泗渔港外小黄鱼大发,渔民纷纷下海捕捞,此时的鱼被称为小黄花鱼而流传至今。

小黄鱼是温水性底层或近底层鱼类,喜栖息于不超过105米、软泥或沙质的海域,适温幅度广,约为6-26℃,体长一般为15~25厘米。

大黄鱼和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小黄鱼体长短于大黄鱼,大黄鱼的鳞较小,在背鳍起点与侧线间有5-6个鳞片,大黄鱼的尾柄较长,其长度为高度的3倍多。而小黄鱼的尾柄较短,其长度仅为高度的2倍多。大黄鱼的下唇长与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大黄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7.6克,脂肪3.6克。两种黄鱼肉质都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海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鲞,为名贵的水产品。黄鱼还有药理作用,可治疗各种疾病,是一般弱者的理想营养补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一大一小

小黄鱼又叫“鸡头鱼”

一条小黄鱼是什么?~

回答:金条

解放前中国最流行的金条规格,主要就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
本来“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会存几根金条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民国的法币是银本位,最早一元法币就是按一枚银圆定价的),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显然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
1946年末,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铸成后,即陆续交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金条分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一条大黄鱼有点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板切割的,而是常见的银楼浇铸的,当时央行也将部分国库大金条委托有信誉的银楼改铸,应急市场之需求。
一般10两厂条轨字以D开头,而这条轨字以S开头,S拟代表是上海。

细想一下,小黄鱼无非包含;两种含义。
是给你起一个外号,只是类似于有很多女生喜欢把自己的男朋友,称为狗子或者小奶狗。所以说叫你小黄鱼只是一个外号,叫起来亲切。
“小黄鱼”听起来有种色色的感觉,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出,有种急切的感觉,似乎想和你发生点什么。

黄花鱼为什么那么贵?
答:黄花鱼又叫黄鱼,作为了中国特种经济鱼类,因为肉鲜味美,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物质,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食疗价值极高,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黄花鱼是我国最重要海产经济种类之一,在浙江省,黄花鱼深受大众欢迎,是著名的中高端海产,消费需求十...

黄花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黄花鱼属于海鲜吗
答:黄花鱼是海鱼。海鱼属于海鲜。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百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黄花鱼是发物吗 黄花鱼是发物,发物一般是指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的,或者刺激性的,能够诱发某种疾病的,...

黄花鱼肚子里有两块黄东西是什么
答:黄花鱼肚子里有两块黄东西是鱼籽,所有营养物质都在里边,其营养价值较高。黄花鱼,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

鱼头里面的黄色的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答:是鱼籽,是可以吃的,鱼的腹腔内只能吃鱼籽和鱼鳔,其他的都要丢弃掉。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属鱼纲、石首鱼科。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义名“石首鱼”。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黄鱼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以我国舟...

油炸黄花鱼是最常见的黄花鱼吃法,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做法吗?
答:黄鱼亦叫黄花,分大黄鱼和小黄鱼,和其他鱼类不同的,它的头脑里有两颗洁白的石状粒子,用来平衡游泳,所以日本人称之为石持Ishimochi,英国名为White Croaker,可见不是所有黄鱼都是黄色。市场卖的黄鱼分大小两种,内陆买到都是冰鲜,主要做法有三种:香煎、红烧和清蒸。沿海都是刚上岸的鲜鱼,做法以...

小黄鱼是什么东西
答: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又名黄花、大鲜、黄瓜鱼、大黄花鱼。中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为传统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 形态 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

海错笔记 黄花鱼
答:这年头,吃的东西野生的都比养殖的贵。家花不如野花香?补后记:黄花鱼全身都是金黄色,很像全人类的最爱-黄金!彼时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财富聚集,历经多次币值改革,纸币无信用,老百姓还是信黄金,于是银楼铸了十两一根的金条以供交易和收藏,市井称为黄鱼。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十两就是312克,...

黄花鱼肚子里大米粒大小的东西是虫子吗
答:黄花鱼肚子里大米粒大小的东西是是寄生虫,不能吃的。黄花鱼又名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黄花鱼分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黄鱼(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

小黄鱼怎么养
答:黄花鱼又名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黄花鱼分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黄鱼(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

野生大黄鱼为啥这么贵
答:因为随着现在环境的污染,现在的大黄鱼想要纯天然无污染的东西都会比较贵。由于现在大多数水质由于工业原因而受到污染,因此大多数野生鱼类的生长具有更好的水质,更少的污染和相对较高的价格。野生大黄鱼是纯天然植物,污染少,营养比人工养殖高。大黄鱼分为大红假单胞菌和多生假单胞菌,它们是中国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