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问题 关于初中化学除杂问题

作者&投稿:大季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除杂质的本质是出去杂质但不引入新的杂质
可以根据反应条件使杂质反应成气体或沉淀(如果是固体还可以反应成水) 主要是复分解反应
例如:NaCL中掺有少量BaCL2 可以加入Na2SO4 使 BaCL2转化喂沉淀
而Na2SO4转化为NaCL

2:你可以试写一下化学式 看看有没有 一班都是复分解反应才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酸碱中和有水 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产生水
初中化学跟酸反应生成气体 气体只能是CO2和NH3

3:一般会告诉你含什么东西
你可以根据沉淀和气体来鉴别
例如:NaCL和Na2CO3 你可以加入盐酸 有气体生成的是Na2CO3

我来看看1要除杂质所用的物质必需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想要的物质反应,如Cu(Ag)括号里是杂质要想把银除掉就要加硝酸铜,并且生成物不与原物质反应
2生成气体、水、沉淀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此时你应该把这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看看有没有H2O、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沉淀(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钙等等)
3要鉴别两物质,如果是一种溶液与另一种物质,那就把两种物质混合后看看现象

我汗,你的问题太模糊了

1,你没有说两种物是什么性质的,像这么模糊就没法给你答案

2,气体:如果知道即将产生什么气体,那就根本气体的化学性质测试;或者用物理方式,收集一下
沉淀,放一下,然后就会看到沉淀
3,汗,这个也和第一个问题一样,根本没法回答,请你再补充一下好吗?

1.不可引进新的杂质,但可以生成水,沉淀或气体。
2.有表格,要背。
3.一般要加入一种溶液,要产生不同的现象。

你只要找一中物质,他和你要的不反应,但可以除掉那些杂志。
你只要知道反应规律就会做了

关于初中化学的问题~

加热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

1.蜡烛燃烧(与燃烧有关的都是化学变化)
2.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
3.铁生锈(铁与氧气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4.硫在空气(主要与氧气反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5.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6.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只学过这个反应,但知道还有氧化亚铁之类的」
7.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8.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9.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的制氧反应(分解反应)
10.铝、镁在氧气中燃烧
11.电解水
1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解答

(除杂质、分离、鉴别、推断)

除杂质:物质的提纯又称之为除杂质,即将所需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该物质的操作

重点掌握常见离子:H+、OH-、SO42-、Cl-、CO2-3等的鉴定方法.在混合物提纯中,还要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加深理解和应用.

1. 除杂质题: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一 化学方法: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步骤;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②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③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三步骤: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NaNO3;NaCl)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NaCl;Na2CO3)

(3)置换法:应用金属活动顺序通过置换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FeSO4;CuSO4)

(4)转纯法(转换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CO2(CO))

(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用试剂吸收其中一种,从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H2;CO2)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① H+ :紫色石蕊试液。 NH4+:碱溶液——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③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⑤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特征离子关系图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推断题:

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CO2-3。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OH-。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断题应注意:

(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初中化学题,可以用物质的量计算也可以,见问题补充
答:(1)取白色粉末A,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C。因为硫酸铜无论是溶液还是深沉都是蓝色的,由此可排除硫酸铜的存在,,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2)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因为硫酸钡不溶液于稀盐酸,而碳酸钙能与...

初中化学问题
答:4.这个问题很哲学。我实在绞不出来,做了个实验,结果是能溶。此时,溶液应该叫混合溶液,蔗糖溶于NaCl溶液。你可以将它看做一个箱子,NaCl溶液中仍有空隙,可放下蔗糖分子。5.既然是NaCl溶液,溶质就应是NaCl,溶剂应是原来的水质量。6.腐蚀性是个很大的概念,其中也包括脱水性。但准确来说应是腐蚀...

初中化学问题一,什么无色液体有消毒杀菌作用
答:什么无色液体有消毒杀菌作用 (1)碘福:为杀菌剂,原液含有效碘16%,磷酸8%.剂型为含有效碘4%、10%、16%的水剂,棕黄色液体,溶于水.对细菌、霉菌、病菌、线虫等有杀灭作用.常用于接种室、接种箱、培养室、栽培室的墙壁、地板、空间的喷雾消毒,使用浓度50-320ppm,也用于器具机械表面洗擦消毒,...

一个关于初中结晶的化学问题?
答:乙中混有少量甲)。降温时,乙的溶解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几乎没有析出,而甲作为杂质含量少,即使溶解度降低很多,也未必就会有甲析出。即:降温什么也得不到。以上内容比较复杂,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中化学老师或许不愿讲透,或许自己都讲不透,最终只让学生背结论。

简单的初中化学问题
答:当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溶剂中,且在溶剂中自由运动着。当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时,分散在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可以充分接触,相互碰撞的机会和力量大为增加。因此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比较快的。仍以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例。硫酸铜和氢氧化钠都是离子化合...

初中化学问题。为什么用氯化银和硝酸银可以检验盐酸和其他在溶液中能...
答:HCl + AgNO3 == AgCl↓ + HNO3 所以常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来检验是否是含有CI-的化合物。记住:氯化物里就AgCl↓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而且不溶于稀硝酸。硫酸盐里,BaSO4↓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也不溶于稀硝酸。是要记住酸碱盐溶解性表,按顺口溜记吧!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的顺口溜:(初中)...

初中化学和英语问题
答: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碳酸根离子了) 2.氯离子: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氯离子了)3.硫酸根...

几道初中化学问题
答:1、Na2CO3的水溶液为何显碱性?这要用高中盐类的水解的知识 因为CO3(2-)是弱酸根,会和H2O 电离出的H+结合,2、纯水是否导电?H2O是弱电解质,会极微弱的导电 3、溶于水吸热或放热的物质有哪些?防热的有浓硫酸,你自己找一下吧,我记不清楚了 4、Al2O3是不是碱性氧化物?能否与酸反应?不...

请教一些初中化学问题
答:NaHCO3 3、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映也能生成二氧化碳:H2SO4 + CaCO3 = CaSO4 (微溶) + CO2↑ + H2O 由于硫酸钙微溶于水,反映一段时间后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硫酸和 碳酸钙继续反映,导致不能在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一般不用硫酸和碳酸钙反映制作二氧化碳,不是也为硫酸比盐酸酸性强或其他原因 ...

有几个初中的化学问题,请教一下,望有过程,谢谢!
答:一、设加x g 50%的浓硫酸, 溶液质量100 + x g 溶质质量(100 + x)*2*10% = 20 + 0.2x g 溶质质量又等于 100*10% + x*50% = 10 + 0.5x = 20 + 0.2x x = 33.3g 二、2HCl + Zn = H2↑ + ZnCl2 2*36.5 65.4 2 136.3 y x 0.4 z x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