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大意义

作者&投稿:驷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目标: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作用:
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第二,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经济压力。
第三,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满意请采纳,不懂请追问!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及刘伯承曾经反复研究过,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甚至赌博.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这次行动的三种可能: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二,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三,部队扎根大别山.他继续提出,要坚决避免第一,二种结果,努力实现第三种结果.因为第一种的结果是,刘邓大军被消灭,第二种结果是,返回根据地打游击.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所以刘邓在跃进大别山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囿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刘邓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

为打破美械装备的花生米军队对中共解放区的哑铃战略(重点进攻山东、陕北),在陈粟(华东野战军即三野)大军鏖战花生米军队于山东战场直取济南和陈谢(陈赓、谢富治兵团在三门峡附近渡过黄河直插豫西,奔战略要地襄阳)的同时,刘邓大军(中原野战军也叫二野)在河南台前县渡过黄河(扔了许多的重武器),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这是埋葬蒋家王朝的最厉害的一笔,从此,解放战争转向了花生米管辖的敌占区。为迅速结束解放战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被花生米掘黄河淹死的老乡家属几百万人拉着小推车为刘邓大军输送粮饷,壮观动人。英霉在中国的肉头代理人花生米焉何不亡?!

深入国民党内部,打乱国民党部署

进山打猎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
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扩展资料: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
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
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

扩展资料:
一、建设沿革
1947年,中原局和野司机关分成前后两个指挥所。刘邓大军牵制了大量敌人,同时与陈、栗野战军相配合,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先后歼敌19万人,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江淮河汉地区,重建和恢复了中原根据地,开辟了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为扭转人民解放战争的战局,加速全国解放的进程,夺取全国的胜利,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二、战略意义
1947年6月30日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00万发展到195万,其中,解放军的机动兵力较国民党军多。解放军的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敌我力量的变化,使得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至海边的广大中原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革命旧址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挺进大别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邓大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路线图
答:1、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具体是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大别山地区。2、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3、1947年6月3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令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4、刘、邓...

为什么说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该部12.4万名指战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但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历尽艰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损失使刘邓...

哪些成功战役是由挺进大别山直接促成的(解放战争)跪求!!!
答: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亲自拟写的那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加速例如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挺进大别山的具体作用有三: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淮海战役有什么作用?
答:刘伯承、邓小平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缝制棉衣等。这些都极大地缓解了老解放区的经济压力。3、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建方军转入战略进攻
答: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入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作用相当大。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反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刘邓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淮海战役有什么作用
答:淮海战役的时候,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淮海战役有什么作用
答:战后的事实也直接证明当初这三大举措是十分正确和必要必须的。淮海战役如果没有挺进大别山的中原野战军配合,就不能把黄维集团牵制并在最后隔断在杜聿明集团之外,更不能从华东野战军仅抽调陈士渠一个单位就能全歼黄维兵团,由此保证华东野战军有足够兵力包围杜聿明集团达到全歼的战役目标。

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答: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是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

挺进中原的目标? 和意义! 急求 谢谢!!!
答:目的:解放军突入敌人战略纵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反攻计划 意义: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

挺进大别山损失有多大?对凶残的小保队如何应对?从宋埠杀匪说起_百度...
答:1947年7月鲁西南战役结束不久,刘邓首长亲率最先成立的五个纵队中的四个,即1、2、3、6纵队,加上野战军直属队共12万大军,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腹地大别山挺进。 敌军从各战场调动了多达33个整编旅(师),在白崇禧的统一指挥下疯狂“围剿”我四个纵队,敌我兵力比达到了3:1。7月底开始实行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