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配平的六个方法

作者&投稿:墨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数学吧,数学的类型多样,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配平的六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配平的六个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 第一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应条件:加热)团圆

  3、奇偶配平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最后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数不能为小数,所以a,b,c,d均扩大3倍得出)

  5 、化合价升降法

  一、配平原则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平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即:⑴ 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 将 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 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⑸ 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一氧化碳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一氧化碳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铁配2

  通过上面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知识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

  如何学好初中级数学,是摆在中学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学好数学并不难,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是否持之以恒地去完成数学任务。

  一、对于课本,要做到三习:预习、练习、复习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或做好记号,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预习是学习每一科目都必须做到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做不同的预习成绩好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看例题并做每节内容后面的课堂练习,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成绩不好的学生只需要看例题并把例题好好地抄写一遍 熟悉例题熟悉这一节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听课这样学习效果较好。再差的学生也要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了解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认真听讲、记笔记、思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教材中的例题就具有典型性,可以从例题入手来分析发现解题方法。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绝不出现第三次类似错误。

  学习数学要有方法、计划和合理的安排,新课授完后,有些同学就感到头痛,于是,东看看西翻翻,一天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因此,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法、目标;没有方法,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动力。

  掌握了学习初中数学的一些方法之后,我们还要注意到,初中作为中学生生活的一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初中数学的学习相比较于小学的数学学习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例如:与以往课程相比,初中数学不但增加知识量,而且有质的飞跃――要求同学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初中的同学现在就要学会用更好的方式学习数学,才能顺利挑起新的学习重任。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初中数学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复习过程。在复习的过程中,知识点很多,很容易给学生一杂乱无章的感觉。因此,学习初中数学要建立知识网络体系,以便于复习解题时应用。

  我们学过不少知识点,做了不少题目,但是脑子里的印象却往往是模糊、孤立的,必须经过比较和整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把知识编织成网络,解题时就能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怎样的四边形可以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有几条可以考虑的思路?它们的边、角、对角线各有什么性质?对称性怎样?不妨总结一下。

  学好初中数学是一项艰巨而势在必行的任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思路,做好初中的复习和学习工作,让学生不在惧怕学数学引导学生爱上数学喜欢数学从而学好数学。

  学习初中数学的实用方法

  第一、对课本知识扎实的基础。

  当然,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学习更深一层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想学习,主动学习,不要被困难吓倒,这正是拿破伦所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想什么并相信什么,他就能得到什么”。

  第二、时时刻刻都要学习,学习之后,必须练习和复习。

  要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积累,平时做练习,就要做一道弄懂一道认真记住这些题的题型,千万不要贪多求快,这样反而得不到十分好的效果,平时练习所做的题型要会灵活运用,数学题百变不离其题型。一些定理、公式、概念不要一味的死记硬背而是要联系课本的例题来记,这样会轻松许多的。顺便提一下,数学题不要在某一天做很多,而某一天一道也不做,这样下来十分容易遗忘,而是应该每天按量均匀地分配。做题不要太多,这样的效果十分良好。

  第三、学会互动,多学,多问

  多问老师或同学,平时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难懂之处,一定要记住请教老师。因为,在你一个人看书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你对知识的遗漏或理解不完全,从而造成没有弄懂一些重点知识的现象,而立刻影响你以后的学习。

  第四、要有竞争意识,永远不复输。

  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要认定一个竞争对手在学习上和他决一高下,同学们,也许在你和你的对手之间,成功和失败会反复上演,但是,只要你不复软,每次倒下了又勇敢的站起来,你总将成为一个成功者。



~

配平方法
答: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 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第一步:CuSO4+NaOH-- Cu(OH)2+Na2S04 第二步:CuS04+2NaOH一一 Cu(OH)2+Na2SO4(配平氢氧根)第三步:CuS04+2NaOH一- Cu(OH)2↓+Na2S04(注明生成物物...

怎么用数学法把化学方程式配平?
答: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

数学配平是什么意思
答:数学配平方式有很多种。最小公倍数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奇偶配平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电子得失法,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

方程式怎么配平
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1、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逆向推算出有关的各个化学反应物化学式的系数和该生成物的系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系数直至配平。2、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其主要是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的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

一元二次方程怎样配平?
答: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有完全平方就可以开平方了,ax^2十bx十C=0(a≠0)把一次项系数变出2倍来,ax^2十2b/2ax

怎样配平这道方程式
答:第05步(办法2),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到 第04步的x.xCO中的C由+2价到3CO2的+4价,失去电子 数为x*(4-2)=2*x;Fe2O3中的Fe由+3价到2Fe的零价,得到 电子数为1*2*(3-0)=6;由电子得失守恒知道2*x=6,所以x=3,所以 3CO+Fe2O3=2Fe+3CO2.大体步骤是:S1:先假设一个生成物或参加反应...

数学配方的方法详细讲解 谢谢
答:得到(X-5/6)^2=1/36 在高中不需要我们求解,但是一定要记住(a+b)^2= a^2+2ab+b^2 (a-b)^2=a^2-2ab+b^2 要熟悉还有灵活运用,因为你配平总是需要配成这个样子 前面有系数都没关系。比如让我们求X^2-X+1的最小值,那么我们可以同样配平,就是配一个相当于2ab中的b的平方...

初三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怎么做,谁能教我!
答:3、配方的方法:方程两边 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很简单,方程两边同除以这个系数,就把二次项系数化为了1,就好配方了。 例如 X�0�5-8X-9=0,先移常数项到右边,X�0�5-8X=9,方程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配方是16...

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怎么配啊
答: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配平的常见方法有: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某元素(一般先找原子个数较复杂的)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来调整相应化学式的系数使之原子个数相等。如:P+O2——P2O5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

初中数学的配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用法?
答:利用合适的计算方式,将方程两边的等式配平,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相应的运算,在进行两元三次方程解答的时候,这个配方法是最为合适的,也可以做一些应用题或者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