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要义中,佛是一个? 佛家的要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暨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是梵语,全称为“佛陀耶”,中国人简称为“佛”,翻译为“觉者”。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个“佛”字,大家可能最清楚不过了,比较清楚,但真正清楚含义者寥寥无几。谁能说我知道什么叫佛?(大众沉默)所以说很多人是答不上来的,只能从文字上答。但文字上也能看出你是否了解什么叫佛。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1. 自觉。

    我们凡夫是不觉,愚痴颠倒,执妄为真,流转于生死。而佛已经自觉,彻底了断生死。这和凡夫不同。自觉而不能觉他,属于小乘。

    什么叫小乘呢?就像一个车似的,它只能载着自己或少数人走,更多的人它载不动,这为小乘。有的人说我学大乘——对这个大乘和小乘的意义,我的理解不同。小乘就是大乘的基础。实际上佛法应不应该分大乘和小乘?是不应该分的。它本来就是一乘,或是说一乘也没乘,是无上乘。但为什么又分成小乘和大乘呢?主要是方便说。就是说你没有小乘哪来的大乘,是不是?有了小乘才彰显了大乘。

    所以说小乘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基础,千万不能忽视。甚至有的去诽谤,说:你修小乘法,这都是不正确的。南传也有菩萨道,南传一些戒法,一看人家里面讲的全是大乘的意思,一点不次于我们。我们有时候说自己是大乘,人家是小乘,这个说法不准确。

    佛法即是一个,它不是两个。就像一个苹果,它既然是苹果,就有红的一面也有绿的一面,这才成为一个主体。它不可能光有红的,没有绿的,光有外皮,没有内瓤,它都得圆满。只不过说法不同,在这一面说是红的,在那一面说是绿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2. 觉他。

    自觉而不能觉他属于小乘。觉他属于菩萨,不但自己觉悟,还能发心利益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也能觉而不迷,修六度万行,这是行菩萨道。

  3. 觉行圆满

    佛自觉圆满,觉他圆满,所以叫觉行圆满。这不同于菩萨,菩萨是觉行还没有圆满。

    简略说,“自觉”就是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够让他人觉悟。“觉行圆满”,就是所证的果位,所明的道理已经究竟圆满。而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两种,只有佛具有三觉。



在佛教的要义中,佛是一个?
一个所化世界,只有一尊八相佛。
佛已经完全断除一切障碍,获得一切功德。

佛教的要义是什么?~

佛教的核心理论是:缘起性空。

其中“缘起”,属于小乘佛教。
通过观察十二缘起,而断除无明,证涅槃。

其中“性空”,属于大乘佛教。
通过修行六波罗密,而实现普度众生的目标。

而六波罗密的核心内容,就是般若波罗密,也就是“性空”。
这叫做: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至于佛教中,其他许许多多的修行内容,完完全全都是为了:
涅槃(小乘佛教),和普度众生(大乘佛教),这2大目标。没有其他的目标了。

例如:
有的追求,往生极乐净土(净土宗),这实际找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最终成佛,普度众生。
而不是为了,象去天堂那样,去休闲娱乐。

再例如:
有的追求,明心见性(禅宗)。这实际就是修行般若,积累智慧资粮。最终成佛,普度众生。
有的追求,严持戒律(南山宗)。这实际就是修行清净心,积累福德资粮。最终成佛,普度众生。

我曾经发现有人说:佛教的目标,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追求什么的都有。
那只能说明:他们完全不懂佛教。

彻底解决烦恼。摆脱轮回。

在佛教的要义中,佛是一个?
答:佛法即是一个,它不是两个。就像一个苹果,它既然是苹果,就有红的一面也有绿的一面,这才成为一个主体。它不可能光有红的,没有绿的,光有外皮,没有内瓤,它都得圆满。只不过说法不同,在这一面说是红的,在那一面说是绿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觉他。自觉而不能觉他属于小乘。觉他属于...

高分悬赏..贤达人士前来解答""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答:‘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简单的说,佛就是...

佛教的要义是什么?
答:佛教的核心理论是:缘起性空。其中“缘起”,属于小乘佛教。通过观察十二缘起,而断除无明,证涅槃。其中“性空”,属于大乘佛教。通过修行六波罗密,而实现普度众生的目标。而六波罗密的核心内容,就是般若波罗密,也就是“性空”。这叫做: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至于佛教中,其他许许多多的修行内容,...

佛学的要义是什么
答: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请用200—300个字概括下中国佛教的精神要义,谢谢。
答: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

佛学要义
答:《金刚经》的核心精神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破相。“相”是佛教里边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涵义比现代汉语里的“形象”要广。一切事物的形象、性质,我们对一切事物赋予的概念、定义,都叫“相”。简单来讲,你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相”。如果你摒弃一切杂念,满脑子都是佛法,那么很遗憾,佛法也是“...

信佛的精髓是什么?佛教信仰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答:信佛的精髓不是一句话能讲的清楚的,可以借用佛陀的一句偈语来说明: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至于信仰的核心要义各人有各人的所得。我觉得就是两个词:信而不疑、恭敬有礼。须知道,佛法利益自恭敬中得。阿弥陀佛。

成佛的真正要以是什么?
答:成佛的真正要义 说简单点 就是一心 这里不是一心不乱 而是万物一心 万物一体 以一心不乱生禅定 禅定中明白万物真相 明白一切 知万物相互牵连 没有分别 证果 继而修习慈悲 从而进入更高禅定 最终成佛 成佛过程中慈悲最难修 罗汉只需一心

成佛的主要条件
答:佛法要义。在无执著心。若预先存一死执著得种种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别无一念可得。则庶几有得矣。(出处同上)众生成佛以后,会不会再成众生?圆觉经云:‘譬如销金(喻修行),金非销故有(本具佛性),虽复本来金(金沙喻众生),终以销成就(纯金喻佛)一成真金...

佛教是宗教吗?
答:您好,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世人所必须的教育!现在的佛教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五种形式把佛教当成哲学,把佛当成神是最具宗教色彩的,而佛的真正目的是教育,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供花献佛,乃至佛像全是表发的,看花结果,让我们懂得因果的道理,看到观音地藏菩萨像,让我们以为榜样学习慈悲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