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径与电流 电线多少平方线径带多大电流???

作者&投稿:禹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估算口诀:“十下5,百上2,二五、三五,4、3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倍”首先说明一点,这个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 "十下5"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如2.5的线其允许电流估算为5A*2.5=12.5A;“百上2”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如150的线其允许电流估算为2A*150=300A;“二五、三五,4、3界”是指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4A*25=100A,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A),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3A*35=105A,实际则是117 A。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A,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A;"七零、九五、两倍半"是指截面在70与95之间的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2.5倍,如2.5A*70=175A。“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计算出电流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载注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上面计算出电流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这也可以产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
10平方毫米的, 穿管(八折),
40安(10×5×0.8=40)。
高温(九折),
45安(10×5×0.9=45)。
穿管又高温(七折),
35安(10×5×0.7=35)。
95平方毫米的, 穿管(八折),
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
214安(95×2.5×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安(95×2.5×0.7=166.3)。
“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倍”“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1] 35平方毫米祼铜线25℃。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祼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2] 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3] 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祼线加一半”,即按上面计算电流后再加一半(乘1.5)。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线与祼铝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1] 16平方毫米祼铝线, 96安(16×4×1.5=96)。
高温, 86安(16×4×1.5×0.9=86.4)。
[例2] 35平方毫米祼铝线, 150安(35×3×1.5=157.5)。
[例3] 120平方毫米祼铝线, 360安(120×2×1.5=360)。

不同截面(大、中、小)、材料的电线每平方安全载流量是不同的,电线的长或短、要求温升不同,载流也不同。根据电线长度、负载电流求线阻,再根据允许电压降计算选线截面。
求线阻公式:
R=U/I
(U是允许的电压降,即线损压降;I是通过电线的负载电流)
求线截面:
S=ρ×(L/R)
(S是电线截面,L是电线长度,ρ是电线的电阻率,铜芯电线电阻率为0.0172,铝芯电线电阻率为0.0283) 根据以上公可知电流的大小线径通电电流可查表,一些电工书籍上有,网上也可查到。1.5-2.5平方乘9倍4平方乘8倍,6平方乘7倍以此类推线径加一个等级倍数减小一个倍数。网上可查到口诀。如果暗线穿管以两根为准,每增加一根导线载流量都要酌减。金盾出版社的一本维修电工的书上有很详细。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有三个公式一个是I=U/R.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这三个公式就是它们的相互关系。一定要熟记在心。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根据线径的大小来推算出能承载的最大电流;
计算公式:
10平方毫米以下,每平方毫米能承载的最大电流按5A算;
10平方毫米以上,每平方毫米能承载的最大电流按2A算(总共最少50A)。

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电阻定律,线径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
公式:R=ρL/S。
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ρ叫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L是物理长度,S物体横截面积。
I=u/r I为电流 ,u为电压 ,r为电阻。
直流电源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I×L÷(K×△V)。
S为电源线的线径,单位为mm2。
I为电源线负荷电流,单位为A。
L为电源线回路长度,单位为m。
K为电源线的导电率,单位为m/欧* mm2,铜线为57。
V为从直流分配柜PDF到设备部分电源线的压降,一般取值为2.6V。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决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如有帮助请采纳,或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答:根据电阻定律,线径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公式:R=ρL/S。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ρ叫...

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
答: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如下:1、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2、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3、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4、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5、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

电缆线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答:电流10A,10A开根 X 0.7=2.21(铜线直径),这是一个标准计算方法,变压器设计时使用。实际使用时直径2.21的铜线可以用到15A左右。2.21 / 2=1.06,1.06x1.06x3.14=3.53平方毫米(截面积),铝线按照此截面积放大1.6到1.8倍。

线径与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公式没?我不要经验算法!
答:线径与电流关系是一种标准,而电流与功率是按公式计算的。在电力线路中,一般单股铜芯线的线径与电流关系是:I=5*S(安培/平方毫米)电流与功率的关系是:P=U*I

线径与电流
答:是指截面在70与95之间的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2.5倍,如2.5A*70=175A。“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计算出电流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

线径与电流的对照表有哪些?
答:正规合格的产品铜芯的电线1平方毫米能承载6-8安培的电流,一般不要超过6安培就比较安全。日常很多电源线是2.5mm2的线。说得就是线的垂直横切面为2.5平方毫米。一般能承受15安培,乘以电压220伏那就是能接3.3千瓦。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

怎么算电流,功率和线径的关系?
答:功率、线径、电流三者的关系:在单相220V的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5A左右,三相平衡负载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也就是说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1KW的功率,电流在4.5A—5A左右,换算成三相平衡负载,那就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2KW—2.5KW的功率。...

电工如何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答:算线径的大概公式:线径(铜芯线)=该回路总负荷(瓦)/(电压*5)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4平方的铝线:4*5=20A 6平方的铝线:6*5=30A 10平方的铝线:...

线径与电流有关系 还是功率?
答:r就越大,导线电阻公式为:r=ρ×L/S,ρ为电阻率,和导线的材质有关;L导线长度,S导线截面积。但是,如果电源电压U确定,那么负载(功率)大小和电流成正比。在同一电压等级下,也可以说线径和功率相关。但是如果电压变化,同样的功率自然电流不同。总的来讲,线径的选择采用的是电流条件。

怎么用电流计算线径?
答:根据用电器功率计算:方法如下:P=√3×380×I×cosθ(按380V,50HZ,cosθ=0.85的交流电计算)。I=P÷(1.732×380×0.85)=89.376(A)。如果是计算三相电机通过的电流算线径.应这样算. 电流=功率/1.732*380V*功率因数*效率 电流=36000W/1.732*380V*0.85*0.85=75.7A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