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又是谁发现最早甲骨文的?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那个年代,易经是甲骨文写得吗?

作者&投稿:安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传统的说法是在3500年前。
但是地球上最早的文字,是5200年以前,苏美尔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和圣书字都已在历史的烟尘中消亡,惟有甲骨文却演变成现代汉字,成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据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上面说的文字史可能要重写,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能出于中国。前段时间宁夏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
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由古文字专家刘景云先生考证审定,并最终认为,大麦地岩画中的发现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文字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王懿荣,甲骨文出现与清朝光绪年间,他当时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 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曾有人对王懿荣从中药中发现带字龙骨之说提出质疑,认为王懿荣在他的有关著述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并认为王懿荣吃的龙骨在药店已加工成细粒,看不出刻痕文字来的。而且当时菜市口一带并没有达仁堂药店。对此,后来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周绍良说,当时龙骨在中药店都是成块、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药店买龙骨还是这样。至于达仁堂药店当时确实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鹤年堂中药店,当时的人很迷信西鹤年堂,买中药都要去西鹤年堂药店,这也有可能是当时传误造成的结果。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p>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中国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被谁发现的?~

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微信扫一扫在哪?最新版发布,立即下载

关注扫一扫的人都在看
扫一扫,轻松识别二维码条形码,操作简单,很实用!赶快下载体验!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甲骨文发现于什么时候?是谁发现的?
甲骨文于1898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所发现。 甲骨文发现的故事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418 浏览12931
甲骨文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1898年在河南省殷墟发现
1 浏览2457
甲骨文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发现的?
“甲骨文”发现于何时?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 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 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 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 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 ,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 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 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 。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 年(1899),被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 研究价值,轰动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 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

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又是谁发现最早甲骨文的?
答: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传统的说法是在3500年前。但是地球上最早的文字,是5200年以前,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和圣书字都已在历史的烟尘中消亡,惟有甲骨文却演变成现代汉字,成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据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上面说的文字史可能要重写,...

甲骨文在我国什么地方发现的,它发现于年代。
答: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量出土 ,发现于清代 甲骨文于1898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

人类是怎么发现甲骨文的? 甲骨文又是被什么人发现的?
答: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西周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说楷书即由商代文字渐渐演...

甲骨文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答:甲骨文出现于商朝。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

是谁发明了甲骨文了?它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答:中国甲骨文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
答: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

甲骨文,金文,小篆,傣书,楷书,草书,行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甲骨文是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文字;小篆是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的文字;隶书是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文字;草书和行书是汉朝末期至唐朝时期(公元220年至907年)的文字;...

甲骨文是什么时代刻在龙骨上的文字。传说是谁创造了文字?
答:甲骨文是刻在龟骨和兽甲上的文字,而不是刻在龙骨上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传说是“仓颉”造的字。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 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

甲骨文出现的朝代是那个朝代,时间是多少?
答: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我国最早的公文即甲骨文产生于哪个年代?
答:骨文”是中国文字的先祖,大约是四千多年前(商代时)使用过的最古老的文字,它刻于龟甲或是兽骨之上,是已失传的文字。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在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开始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以后陆续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余万片。近年来又在陕西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