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有哪些常见问题,解决的方法有哪些 铁路路基边坡防护的方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易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铁路路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
  (1)填方路堤填筑后沉降迅速,出现表面及边坡的缴横裂缝,最终发展成破裂面导致路堤及 基底滑坡;
  (2)填方路堤填筑后不均匀沉降,基床表面凸凹不平;
  (3)填方路堤地段边坡松散,路肩容易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处呈现错台,形 成滑裂面;
  (4)挖方地段,基床表面碾压后凸凹不平;
  (5)路桥及路函分界处出现横向通裂,裂缝处出现错台。
  2、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路段路堤填士速度过快;
  (2)地表湿地及坑塘地段处理措施不当;
  (3)使用不适宜的填料又未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4)填料短缺地区,对填料的调查欠周到,施工中不同性质土类混填或分段填筑,形成不均 匀沉降;
  (5)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6)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7)分层填土辗压时压实层厚度偏厚,压实质量差;
  (8)填挖交界或非全宽填筑或分段填筑时交接面未作妥善处置形成的沉降差;
  (9)巨粒土或粗粒土中所含漂石粒径过大难以压实均匀。
  3、应对措施
  施工前对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应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探索,尤其是对软土及 古老的坑塘地段应进一步进行施工前复查,及时作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对于地下水位高、地表湿软(地表湿地、水稻田)地段应完善降、排水设施,还宜设置隔水层 (如换填砂砾、碎石等渗水材料)。 作好施工前的路基填料调查工作,对拟定取土场沿深度方向的土层分布、土性、含水量进行 调查。 在填料短缺地区确有困难时,必须提出改良措施及技术质量指标,但不能用易产生稳定问题和下沉等敏感的部位。 路基施工应针对不同性质的填料选用不同的辗压工具。如轻型钢轮压路机适用于各种填 料的预压整乎,重型钢轮压路机适用于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重型轮胎压路机适用于各类 土,尤其是细粒土;羊足碾则需与钢轮压路机配合使用,对细粒土的压实效果较佳;振动压路机 则宜于用作砂类土、砾(碎)石土和巨粒土,若用于细粒土的碾压则效果相对较差。

1 回填的土含水量过大 2 化学改良土搅拌不均匀3 填筑的材料级配不合理

有翻浆、冒泥、冻害、水害、塌方、落石等,解决的方法多种多样,就看是哪一种了。

回填土不夯实。

路基是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建筑物。修筑铁路路基本体、路基防护、加固建筑物、路基支挡建筑物以及路基排水设施的工程,称为铁路路基工程。
路基本体工程 路基本体按横断面形式可分为路堤和路堑。路堤是用土石在地面填筑而成的土体,堤顶面为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两侧为路堤边坡;路堑是将山体开挖成堑,堑底为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两侧为路堑边坡。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不经填筑和开挖而直接以天然地面做路基面。
路基本体 路基本体具有一定的路基面宽度和路基边坡坡度,并要求使用一定的路基填料。
①路基面宽度:路基面中部是由道碴组成的道床,供铺置轨道;路基面两侧未被道碴覆盖部分是路肩,供养路巡道人员行走和放置养路机具及材料。道床宽度因铁路的轨距和轨道标准不同而异;路肩宽度同路基本体的土质条件和横断面形式有关,此外,还考虑养护维修工作的需要。路基面宽度在路基本体修筑工程中是一项重要标准,它不仅决定铁路的占地面积,而且影响筑路的工程造价。各国铁路对路基面宽度都有具体规定。中国规定标准轨新建单线铁路的直线区间路基面宽度为4.9~6.7米,路肩宽为0.4~0.6米;双线铁路地段的两线中心距为4~4.1米;曲线铁路地段的路基面宽度应根据曲线半径的大小相应地增宽。日本高速新干线的路肩宽为 1.2米。
②路基边坡坡度:边坡坡度大小影响到路基本体的稳定性。边坡坡度同边坡的高度和土质条件有关。中国铁路规定,边坡高度小于20米,且地质条件良好时,路堤边坡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采用1:1.3至 1:1.75的坡度;路堑边坡可采用1:0.1至 1:1.75的坡度。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应根据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其安全的坡度。
③路基填料:一般情况就地取土填筑路堤,但有些土石不能用作填料,否则将引起路堤坍滑和变形。特别是路基顶部(包括路基面)直接受到列车动荷载作用的部分,其填料必需严格控制,以免产生翻浆冒泥等路基病害。中国铁路部门将填料按其适用性分为A、B、C、D四级。A级为优质填料,如粗粒无粘性土;B级为良好填料,如细粒含量小于30%的混合土和砂粘土等;C级为限制使用的填料,如细粒含量超过30%的混合土和粉砂等;D级一般为禁止使用的填料,如粘粉土、粘土和有机土等。基床表层应选用A级和B级的填料,若不得不用 C级填料时,填料的液限应不大于32,塑性指数不大于12。日本新干线用的基床填料最大粒径小于75毫米;通过74微米网眼的土占总重的2%~20%;通过420微米网眼的土超过总重的40%;匀质系数大于6;液限小于35,塑性指数小于9。
路基本体施工 路堤基底横向坡度较大时,填筑前应清除草皮或修筑台阶,以保证稳定。路堤应将填料分层填筑,并在控制含水量的条件下辗压到要求的密实度。每层填料厚约 0.3米。辗压可用平辗、羊足辗、自动倾卸车、铲运机、推土机、轮胎辗和震动辗等机具。路堤填筑必须严格控制填筑密度。否则,通车后路基会发生沉陷和局部坍滑,给正常运营带来严重影响。
路堑开挖因土质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土质路堑可用挖土机、铲运机等开挖。石质路堑则用爆破技术开挖,特别在石方集中的大工点,常用松动大爆破,一次使石方松碎,便于机械或人工清理。
目前,大规模的填石路堤已开始采用定向大爆破技术,一次定向爆破就能完成借土填筑路堤的施工任务。但定向大爆破控制不好,会造成路堑部分边坡凸凹不齐,悬石松动,给养护增加困难。采用新的深孔爆破技术,配合预裂和光面爆破技术,可控制路堑的边坡坡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路基防护加固建筑物工程 为防止土质和风化岩石路基边坡在长期地面径流作用下被破坏所采取的坡面防护措施。对易生长植物的边坡,可采用种草籽、铺草皮或栽种灌木的防护措施。为提高种草效果,可采用塑料薄膜和草籽掺化肥法。对不易生长植物和陡峭的边坡,可采用修筑砌石护坡、护墙、三合土捶面等防护措施,其中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墙采用较多。对河流冲刷的路基,一般采用加固、抛石和石笼等防冲刷措施,也采用潜坝、顺坝、挑水坝等导流建筑物,以疏导河水流向,减轻河水对坡岸的直接冲刷。中国还采用水下桩排防护傍岸集中冲刷。
路基支挡建筑物工程 为保证山区铁路路基和山坡的稳定,以及为减少城市附近铁路路基用地,在路堤坡脚或路堑边坡处修建的支挡建筑物。最常见的是干砌片石垛、重力式圬工挡墙和钢筋混凝土半重力式挡墙。1966年中国在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一些地段,采用了修筑桩排架挡墙和挖孔桩等措施,稳定路堤和防止山坡变形。此外,成昆铁路还成功地采用了托盘式挡墙。近年来,各国普遍采用一些轻型的新支挡结构,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圬土量,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
锚杆挡墙 由钢筋混凝土支柱和挡板组成。支柱采用锚固在岩体中的钢筋或钢丝索拉杆稳定;挡板一般采用泡沫混凝土墙面板和预制墙面板。瑞士在朗西奥地区修筑公路时,为避免开挖路堑时风化岩层坍落,在将要修筑挡墙处先立76个钻孔灌注桩(桩的直径为1.0米,间距为4.0米,在路面以上部分长18米),然后再开挖路堑。在开挖中,采取分三层开挖的方法,并用三根钢筋混凝土横梁与桩构成支挡边坡的框架,桩与横梁交点处用钻孔斜锚杆锚固。
锚杆有锚固于岩体中的岩层锚杆,锚固于土体中的土层锚杆。岩层锚杆采用较普遍,土层锚杆一般用于临时性工程。近年来,土层锚杆的应用技术有很大发展,在日本和联邦德国不仅用于临时性工程,而且用于永久性建筑物。中国在铁路桥台和挡墙还采用了锚锭板结构。
加筋土挡墙 由墙面板、拉筋及填土组成。面板用高约25~150厘米轻金属曲壳或预制混凝土板;拉筋用带状扁钢或金属纤维,其一端与面板相连,其余部分铺埋于填土中,挡墙靠拉筋与填土间的摩擦力保持稳定;填土一般用砂性土。世界上第一座公路加筋土挡墙于1966年在法国建成。铁路加筋土挡墙于1973年在日本建成。此后,加筋土挡墙相继在许多国家建成。截至1980年底,已在30多个国家的2300多个工点共建成墙面总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的加筋土挡墙。加筋土挡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条件,可承受静载、动载、地震荷载、水力荷载和海浪荷载等。此外,加筋土挡墙柔性大、造价低、施工简易。加筋土挡墙尚需进一步研究新型面板,以适应工程美观要求,并研究新拉筋材料,以提高摩阻力和防腐性能。
路基排水建筑物工程 为保持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在路基两侧平整地面,修建相应的排水建筑物,以避免路基受水浸湿而产生病害。路堤两侧设排水沟或利用取土坑排地面水。路堑两侧设侧沟,其中设于堑顶的侧沟称为天沟,设于边坡平台的侧沟称为截水沟。地面排水设备为避免渗水和冲刷,可铺砌或修筑木质、石质或混凝土排水槽,在高差较大和地形陡峻处,可增设跌水和急流槽。路基附近存在危及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时,则在侧沟下或侧沟旁作渗水暗沟,以截断地下含水层,降低地下水位或将地下水聚集引出路基范围以外。渗水暗沟有的埋有渗水管,也有完全回填砂砾料不设渗水管,即盲沟。渗水暗沟设有反滤层和检查井,以防淤塞。

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有哪些~

路基地基处理方法可分为置换、排水固结、注浆加固、振密或挤密、刚性桩等方法。
置换法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软弱不良土质,主要有换土法、挤淤置换法、振冲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砂石桩(置换)法和石灰桩法等;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在土层上部预加荷载,加快软土地基排水固结,主要有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与堆载联合作用法等;灌入固化物是通过外力作用向土中灌入或拌入水泥、石灰或其它化学固化材料,使地基土层密实,提高其承载力,主要有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渗入性灌浆法和劈裂灌浆法等;振密挤密是通过振密或挤密的方法使地基土密实,提高其承载力,主要有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石桩法、爆破挤密法、灰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和孔内夯扩桩法等;刚性桩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管桩。

一、边坡坡面防护包括
1、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
2、工程防护(矿料防护):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
二、各种防护工程适用条件
(一)植物防护
1.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选用根系发达、叶茎低矮、多年生长且适宜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草种,植于40cm(无熟土时,表土厚度≥20cm)表土层。播种方法有撒播法、喷播法和行播法。当前推广使用的两种新方法是湿式喷播技术和客土喷播技术。
2.铺草皮: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草皮护坡铺置形式有平铺式、叠铺式、方格式和卵(片)石方格式四种。
3.植灌木:与种草、铺草皮配合使用,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但对盐渍土经常浸水、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灌木宜植于1:1.5或更缓的边坡上,或在堤岸边的河滩上,用以降低流速,促使泥沙淤积。
(二)工程防护
1.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作骨架,框格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2.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
(1)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挖方边坡,岩石表面比较完整,尚无剥落。
(2)捶面防护适用于易受雨水冲刷的土质边坡和易风化的岩石边坡。
(3)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3.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合理选用。
4.石砌护坡
(1)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流速小于2—4m/s)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2)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3~6m/s)、波浪作用较强、有流水、漂浮物等撞击的边坡。对过分潮湿或冻害严重的土质边坡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再行铺筑。
5.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C20。
6.锚杆钢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施工简便,效果较好。
(三)土工织物防护
1。挂网式坡面防护适用于风化碎落较严重的岩石边坡。沿边坡悬挂的土工网能截住落石,引导其进入边沟或其他可控制地区。落石直径较大,边坡倾角大于400时不易使用。
2.土工织物复合植被防护坡面综合了土工织物和植被两类防护的优点,其典型形式是三维土网(垫)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1,边坡高度小于3m的土质边坡。
3.其他土工织物防护有草坪植生带、适用于破碎或易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的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喷射混凝土),以及土工织物作反滤层的护坡。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答:对于已经发生的路基病害问题,主要有开挖回填、充填、桥跨和注浆几种手段,在这几个方法中,通常采用的是开挖回填和充填,对于破坏较轻还保留路面的路基采取开挖回填措施,对于破坏十分严重的主要是采取充填措施,针对其它情况有时采用桥跨和注浆手段。 2、路面问题的治理 从根本上说,防止路面问题的产生还得从保证路基的质...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
答:对于路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压实度不足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应该选择压实要求的压路机,并严格控制好压力机的质量及压实遍数,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震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碾压的均匀性和压实度。在压实的过程中,压路机按照事先制定好的作业计划进行,保证碾压轮迹的重叠、铺筑段落大姐长度符合...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答:桥头跳车在路基路面的纵向变形是种很严重的形式,通常也是因路面沉降所引起的,主要是桥头的填土比较厚,而桥头为刚性,其沉降量是比较小的,这样和路基路面相连的部位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沉降,并产生错台高差问题。当路基没有压实时,再加上路面水的深入,就会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问题。1.2边坡的滑塌 边...

公路工程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答:一、实施公路工程计量中常见的问题 1.1工程计量与事实不符 由于承包方得到的招标文件有可能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有差异,因此工程计量人员在进行工程计量工作时要按照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进行计算。但在实际的工程计量工作中,计量的准确性并不理想,许多工程计量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他们仅仅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来完...

简述公路路基工程问题及对策?
答:1路基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1)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力量薄弱,质保体系不完善,工序衔接较乱。(2)监理单位执行监理程序不严,现场监理人员对桥涵台背、上路床等重点部位和路基交接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与旁站监督不到位,对质量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和督促执行的力度不大。(3)建设各方对路基交工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路基有哪些常见危害?如何防治
答:1、路基开工前,一是要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进行施工调查,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周密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应用并推广先进的技术,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等。 2、填筑路基前必须疏...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
答:中达咨询就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和大家说明一下。因路基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问题有:(1)、高填路堤的压实度不足引起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开裂;(2)、桥头及台背的回填质量不合格造成跳车和路面破损;(3)、石质路堑超挖部分用土回填形成软弱夹层致使路面破损;(4)、挖方路堑的渗沟质量不...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与加固处理?
答:1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 1.桥头跳车及路基压实不够 桥头跳车在路基路面的纵向变形是种很严重的形式,通常也是因路面沉降所引起的,主要是桥头的填土比较厚,而桥头为刚性,其沉降量是比较小的,这样和路基路面相连的部位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沉降,并产生错台高差问题。当路基没有压实时,再加上路面水得深入,就会导致路面出现纵...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和质量控制?
答:一般在检查路基质量时,发现路基宽度与要求不符,且中线出现偏位问题,填挖方边坡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以上问题就有可能引起路基质量通病。国外都比较重视路基施工的测量放样工作,各层的填土均要求恢复边桩,由监理工程师每次抽查时,都会对桩位进行检查。这项工作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比较容易,准确放样后搞好桩位的保护工作,边...

公路路基施工各阶段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答:公路路基施工各阶段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由于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