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理讲的是什么? 想问下墨菲定律讲的是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投稿:方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墨菲定理讲的是:

1、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事件有大于零的概率;样本足够大(比如时间足够长,人数足够多等)。

扩展资料:

1、心理学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励人的目标。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者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者发生率。

2、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3、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4、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墨菲定律简单地说就是:看似一件事好与坏的几率相同的时候,事情都会朝着糟糕的方向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墨菲定理   百度百科_心理学效应   百度百科_心理学



“墨菲定理”,说的是:吃面包时会有一些面包屑掉下来。面包屑上沾有奶酪。面包屑着地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一种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如果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就会把地毯弄脏,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而现实情况,往往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它的大概意思是:你最担心什么,那个什么却总是会发生。

扩展资料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墨菲定律



本视频为大家讲解什么是墨菲定律及人生哲理



在2000年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无意中学到了“墨菲定理”。使用至今,受益无穷。这个定理,一般是在学MBA的课程时会学到。这个定理主要是用于避免产生错误的。

最近,想到了一个计算错误率(或正确率)的公式,可用于各种事情的错误率(或正确率)的计算。这个公式也可以用来解释“墨菲定理”,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出错的概率这么高。

首先,介绍墨菲定理的相关内容:

“墨菲定理”,说的是:吃面包时会有一些面包屑掉下来。面包屑上沾有奶酪。面包屑着地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一种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如果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就会把地毯弄脏,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而现实情况,往往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它的大概意思是:你最担心什么,那个什么却总是会发生。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发现: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麻烦)。换一种说法: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法则。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当你用早餐时,一片抹上黄油的面包突然从手上掉下去。它将如何落地呢?一定是抹有黄油的那个面着地:这就是墨菲定律。根据这些不成文的规则,“如果某种事可能出错,它就会出错。”请你解释一下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倒霉的事:烤好的面包片掉在了地上,交通图刚好在我们要查阅的那个地方撕破了,袜子消失在抽屉里等等。所有这些民间流行的说法显然与科学毫无相干之处。在墨菲定律的背后似乎有一些实验性的坚实基础。指出这些真实性的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员罗伯特·马修斯。尽管他坦言说,他已记不得是如何偶然学了那门专业的。多年来,他一直对数学一统计学中那些离奇古怪的东西进行研究。
  
  以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呢?他将对新闻学和西藏佛学的爱好同运用科学观点研究那些我们通常认为是一些日常琐碎无奇的事物结合起来。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在银行办事时,我们排队的那个窗口总是走得最慢呢?“最明显的解释就是选择性记忆,或者说是这样的事实,我们总是倾向于首先回忆那些有意义的事件,像我们急着要办事,却偏偏被困在一个长长的队列里。”马修斯解释说,“但实际上,我们的队列与旁边的队列相比较,其不大令人满意的这一结果的统计概率是很高的:准确地讲是33%,如果我们只考虑靠近我们左右的那两个队列的话。”而如果我们感到交通图有一种恶作剧的倾向,偏偏在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折坏了,或者袜子故意不配对,“那就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物本应如此。交通图靠近折叠的那个地方是很大的,它足以使我们想去的地方两次中就有一次正好在那里。对满装袜子的抽屉进行的简单统计实验表明,如果我们有10双不同的袜子,随机拿出5双时,不配对的概率为4双,配对的概率只有l双。物理或数学定律不仅仅是用于研究基本粒子或者用于家庭账目结算,而且也是为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现象。”这位研究人员继续说:“这是人们熟悉的和日常碰到的一种典型的问题,但是科学家们总是想把它们当做一种无聊的事而加以封杀。尽管我承认,我认识的许多研究人员很欣赏我的工作,因为正是这一工作表明科学定律也应当运用在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事务中。实际上,大自然中并不存在平淡无奇的问题。每一件事,从超新星爆发到一片烤面包掉在地下,都是宇宙中一些相同规律的一种表现:牛顿的最大功绩正在于他认识了这一事实。”

根据“墨菲定理”,你越是迫切需要某件物品或某个特定的人,它们往往会越让你找不着;反之,你越不乐意看见这些事物,它们就越喜欢冒出在你眼前。

墨菲定理:“凡是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就一定会出错。”其次是悲观推定原则:“任何不确定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墨菲定理认为,如果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正确的,一条是错误的,人们一般肯定是先走错的,因为错的路都比较容易走,往往是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回过头来走正确的路。

墨菲定理:只要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它就会变坏。

天下人身上不带有病菌的大概没有。如果这个人身上抵抗力足够,病菌虽在也对他无能为力。但如果这个人抵抗力衰弱,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不能怪细菌坏,只能怪自己抵抗力不够。说到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黄江伟认为,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的不适应,最能够产生危机。危机的产生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自燃。这种方式产生的危机,其实是长时间、渐进式的量变转成质变,是可预期的。第二,爆炸。这是一种突发的但影响非常巨大。第三,雷电。这一类的危机不可预测,毫无规律可言。第四,纵火。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有恶意阴谋进行暗地操作带来的危机。第五,聚焦。这种“聚焦”,就像拿着放大镜观察一样,其实可大可小。乐凯落选中国名牌一事就属于此列之中。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纪华强:根据西方著名的墨菲定理(Murphy slaw),“如果坏事情可能发生,不管它的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根据统计,78%的危机是管理不当引起的,绝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预防的。“海恩法则”从统计学角度得出结论: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前,一般会有29起轻微事件发生,有300个事故先兆。因此,企业从决策层就应当考虑强化品牌风险意识,像比尔·盖茨也曾告诫其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所谓墨菲定律其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看似荒诞、实则精辟的论断是一位叫爱德华·墨菲的工程师提出的。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该实验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但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做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就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中。经过许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菲纳格定律,即: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个定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

“墨菲定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善管者,管于未发;善治者,治于无形”。
(以上是本人几年中收集并整理的所有关于“墨菲定理”的资料)

(以下内容,为本人分析结果)

错误率的计算公式:

1.理论基础:
假设一件事情是由两件小事组成的,而两件小事的错误率分别为50%(1次对,1次错),则根据“逻辑与”能计算出整个事情的错误率为75%。

小事件1 小事件2 总体事件 结果所占概率
逻辑结果1 对 错 错 25%
逻辑结果2 错 对 错 25%
逻辑结果3 错 错 错 25%
逻辑结果4 对 对 对 25%

计算结果:
错误率=25%+25%+25%=75%
正确率=25%

2.计算公式: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小事件i的正确率n)×100%

例1:小事件1的正确率为98%,小事件2的正确率为96%。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0.98×0.96×100%=94.08%

例2:小事件1的正确率为98%,小事件2的正确率为96%,小事件3的正确率为97%。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0.98×0.96×0.97×100%=91.2576%

可以看出,随着错误的出现的增多及小事件的出现的增多,错误的概率是增加趋势,而正确的概率是下降趋势。

正确率的高低与错误率的高低成反比,与小事件的增多成反比。

墨菲定理的原理(错误率的计算公式的推论):

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件较小的事情组合而成的。所以,中间每件小事的结果不同都会导致整件事情的结果的不同。以简单的“正确”与“错误”来分析:中间有任何一个小事发生错误,则都会导致整个事情的结果是错误的。通常,一件事情是由极其多的小事组合而成的,所以,整件事的出错概率是非常高的。

“墨菲定理”,说的是:吃面包时会有一些面包屑掉下来。面包屑上沾有奶酪。面包屑着地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一种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如果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就会把地毯弄脏,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而现实情况,往往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它的大概意思是:你最担心什么,那个什么却总是会发生。

墨菲定律讲的是什么?~

get必备生活常识

墨菲定律到底是什么?

墨菲定律是什么?
答: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墨菲定律的解释
答:14时20分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墨菲定理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解除危险的伤害措施被采取了,40多发子弹击毙了已无危险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件事堪称是墨菲定理在中国肆虐的一个绝佳范例。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544.htm ...

什么是“墨菲定律”?
答:这叫墨菲定理。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EdwardA.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具体有哪些?
答: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每天出门都带着雨伞,可总也不下雨。当你这一天不想再带伞出门时,则往往会赶上下雨。再比如你去排队买东西,窗口前有几条相同长度的队伍。这时,你所加入的队伍往往是最慢的。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