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元论和二元论属于什么范畴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元论”是谁提出的?

作者&投稿:陈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元论与二元论(Monism and Dualism)关于对世界本原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之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称之为二元论。
“一元论”一词系由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C.沃尔夫所创。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E.H.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原意是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之为一元论,著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依据人们对世界统一基础的认识不同,一元论又区分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两大类。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唯物主义一元论都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但是,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世界统一的基础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精神,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和唯一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精神的基础上统一;物质只是作为本原的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和本原,一切事物和现象只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精神是物质本原的派生物和表现,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特有机能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在人类探索世界本原的发展过程中,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联系,且贯穿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信纸的复杂斗争。
唯心主义一元信纸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认为精神或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本原,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结为精神或意志的产物。古代唯心主义一元信纸把世界的本原都看作是虚构的精神、或抽象的“数”、或决定一切的“目的”和神秘的“理念”。至后,唯心主义一元论形成许多流派。唯心主义一元论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我的“感觉”、“经验”等等主观精神的产物。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贝克莱说:“物质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是被感知”;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他们都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是某种精神,把虚构的先于或外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道”、“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的基础。朱熹说:“理在事先”,即在宇宙形成前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的“理”产生了物质的“气”,而后演化出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黑格尔说:“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这种“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表现。他们都把宇宙万物和现象归结为客观精神的表现和产物。
人类认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是由某一种或某一些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古代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古鳊亦有类似的思想,哲学家们或者把风、火、水、土等元素看作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或者把“元气”、“原子”看作是构成世界的基质。古代中国的“元气说”认为,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克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带有直观的性质,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而不是统一的物质性。这是人类在古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初始阶段。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关于民办的本质和本原的认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提示了自然界中形态各异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表明,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已达到原子这一层次。人们误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构成各种特质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再分割,亦不能相互转化。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被归结于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是一个历史进步,但是,它存在着很大的缺陷:(1)它看不到原子的层次、状态、本质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原子不可究尽性,把复杂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2)它把自然科学发展所达到的对原子这一物质层次的认识误认为是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3)它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形态,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把自然科学领域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而为一,不了解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区别与联系,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4)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度哲学既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亦同历史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它在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这是人类认识史的经验结晶。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人类在认识现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进不断提示的一切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系统事实,天体演化(天体力学、天体化学、天体物理学)和关于物质构造的理论,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生命起源、本质和生命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的理论和人类发展史,都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上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无数物质形态构成的永恒实在的统一体。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除了千差万别的无数物质形态之外,根本不存在神秘的东西和造物主。现实世界是无限复杂多样的,统一的基础就是它的物质性。
二元论徘徊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之间,企图调和两者的根本对立。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理念和事物,即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他认为感性的具体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在物质世界之外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的、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变化不定的具体事物相对地具有某种性质,是由于模仿成分有离开个体事物而绝对存在的理念,如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有美本身,即美理念:全部理念构成一个常住不变的理念世界,存在于事物之外,理念被柏拉图夸大成了脱离具体事物的独立的实体。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创立的摩尼教,提出“二宗三际论”。该教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善与光明、恶与黑暗,组成两个王国,分别由大明尊神和魔王等所属五类魔(浓雾、熄火、恶风、毒水、黑暗即黑暗分子或元素)主宰。初际,两个王国相互对峙而存在。中际,魔王等黑暗力量侵入光明王国,大明神召唤使者善母创造了人类始祖的形式——原人,双方展开一系列斗争。后际,光明战胜黑暗,天地人伦从创造到劫灭而复归于初际的过程,“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各暗,两宗各复,两者交归”。这是典型的二元神论。近代西方哲学创始人之一R.笛卡尔认为有两个实体:灵魂和形体。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题,认为“我”的本质是思想,即灵魂,是认识的主体,是精神实体;我会怀疑,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有限的,但心中有一个最完满的上帝的观念,所以说上帝存在。上帝创造了“形体”,又把“形体”的观念放到我心中,那么“形体”也就是真实可靠的实体。笛卡尔肯定了灵魂和形体是世界上彼此独立存在的两个不同的实体,灵魂的本质在于思想,形体的本质在于广延,两者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笛卡尔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来源时,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上帝,最终倒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无论何种表现形式,本质是共同的: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条基本的哲学路线之外,二元论不能形成第三条路线——中间路线。二元论肯定独立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同唯心主义相联系;又肯定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包含了某种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是,在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上,二元论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把物质说成是消极的、受精神支配的东西,并把那种使精神与物质结合起来的力量看成是高于一切的神的力量。归根到底,二元论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认识世界和履行世界,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哲学 具体 百度文库 自己查 百度百科 分别查 快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别是什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3 世界物质统一性、一元论、二元论

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一元论”一词是18世纪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C.沃尔夫创造的。

哲学范畴里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
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坚持物质和精神只能有一方面是世界的本质,所以它们都被称为“一元论”。还有一种哲学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并列的,谁也不决定谁。这种哲学观点叫做“二元论”。“二元论”的典型代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认为物质和心灵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实体。物质实体的本性是有广...

哲学范畴里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
答:一元论和二元论:所谓一元论和二元论是指在处理身与心关系问题上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一元论主张认为这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东西,但统一的主体是什么,则是有不同,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是物质,唯心主义则主张是精神.二元论则把这两者当作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或者把它们看作是各不相干,或者承认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基础...

请问一元论和二元论属于什么范畴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元论与二元论(Monism and Dualism)关于对世界本原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之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称之为二元论。“一元论”一词系由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C.沃尔夫所创。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E.H.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原意是把基于物种保存...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二元论 分别是什么???谢谢
答:唯心主义一元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这是强调世界的一切存在是由人所创立的。另一个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强调世界的万物是一个由上帝创立的。而唯心主义二元论,是由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创立的,是强调物质和意识这两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他是为了解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裂而创立的。

...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二元论”分别是什么?
答: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1)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世界的本源。只要弄清了到底谁对谁错,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澄清了。(2)物质和精神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哲学上是怎样划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
答:1、一元论 一元论是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立的概念,它主张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

求教,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什么
答:二元论(dualism)的概念是很晚才提出的;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3、【对比】与"二元论"相对,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凡肯定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的,强调物质是根本存在,属唯物主义一元论;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的,强调精神的...

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理论上有几种学说
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理论。其中,一元论又分为国内法优先说和国际法优先说,而二元论似乎是现代国际法学界的主流观点。(一)一元论。一元论主张国际法和国内法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谁优先的问题...

二元论是什么哲学?
答:二元论是认为多样性世界有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一)这种学说的典型形式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的心物二元论,即世界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另一个是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

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是什么意思?
答: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二元论dualism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