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中,有一条:探索省直管县体制。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省直管县与市管县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阚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意义
之所以对“省管县”体制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并纷纷改革试点,从实践中来看,是因为“省管县”体制的改革具有非凡的体制突破意义。为我国探索建立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吹响了体制改革的号角。
(一)有利于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布局特色性。
以往的体制下,虽然也有着省域的统筹问题,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更多的要体现市一级的发展意图、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县域视野、胆量和潜能受到限制,常常存在着行政区经济的问题,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存在着诸多限制,特别是跨市跨省域的合作需要协调沟通的机构和部门非常繁琐,而布局特色也缺乏更大范围的识别能力和品牌效应,小而全的问题也难避免。各市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在省域范围内的统筹协调规划,尤其在某些市比较有实力时,省域范围内的统筹协调规划往往失效。
(二)有利于增强对省域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公平的把握,增强省级政府对省域城乡统筹协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由于“分灶吃饭”,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平衡,虽然省级政府也有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但由于多种原因,省域地区间的不平衡问题难以解决。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拉大,甚至还出现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有些地级市的财政本身就勉强维持,根本无力统筹所管辖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有的“小马拉大车”的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利用行政权力,有时还从县里“抽血”,与县里争项目,甚至截留上级给县里的各种资源,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地区间的不平衡和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管县造成的,如果不改变这种体制,有些问题也确实难以化解。
(三)有利于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清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实行城乡分治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城乡混为一体,在市和县功能有很大区别的情况下,市里有着天然的发展优势,能吸纳要素,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势必会出现“重城轻乡”的问题,也很难对“三农”问题有较实质性的帮助和解决。目前县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的21%,财政供养人员却占到了全国的71%,使县级拥有的“行政权”与“财政权”不相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强化县一级,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减小市一级的职能范围,已成为我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实行城乡分治,各自解决不同的问题,也符合国际上地方管理的有效模式。县由省直管,市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和治理城区,县可以专心致志发展和治理乡村,中央和省可以进行分类指导和政策支持。
(四)有利于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的“扁平化”革命,增强政府政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管理绩效。
就中央政府来说,是层级越少越好,政令容易贯彻,下情容易上达。但层级过少,管理幅度就要增大。因此,行政层级的设置要适当,过多过少都有问题。目前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二级或三级制,有些国家实行的是一级制,实行四级制及以上的国家不到20%。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近,实行州-市二级与州-县-镇三级共存制;印度实行邦-县-区三级制;日本为都、道、府、县-市、町、村二级制。相比之下,我国已成为行政层级最多的国家。行政层级过多,不符合国际上的改革发展方向,不仅行政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无助于提高政府政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管理的绩效。所以减少地级市或缩少地级市权力范围是符合当今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

为什么要改革县政管理的体制层级~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是行政权力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科学划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
  推进行政层级改革。科学的行政层级是行政权力顺畅运行的前提。一要优化行政层级,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省以下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职能与权责关系,健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责统一的财税体制。二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要适应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及城镇化发展等对行政区划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行政区划的战略研究,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三要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是指行政事务直接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的县级行政单位。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分为省直辖县级市(也称直管市)、省辖县(也称直管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的城市级别为县级行政区,有的地方为了区分,冠以副地级市的称谓,但是国家行政没有这个划分。

除海南省和台湾省全省实行省直管县、自治县、县级市以外,另外还有11个省级行政单位直管县级行政单位及试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管 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2]
河南省:直管济源市、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3-4]
湖北省:直管 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辽宁省:试点 绥中县、[5]昌图县;[6]
吉林省:试点 公主岭市、梅河口市;[7]
黑龙江省:试点 绥芬河市、抚远县;
安徽省:试点 广德县、宿松县;
甘肃省:试点 敦煌市、玉门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 宜州市、合山市、凭祥市;
河北省:试点 定州市、辛集市;
江苏省:试点 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8]
贵州省:试点 仁怀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9]
广东省:试点 顺德区 。[10]

在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中,有一条:探索省直管县体制。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答:(一)有利于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布局特色性。以往的体制下,虽然也有着省域的统筹问题,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更多的要体现市一级的发展意图、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县域视野、胆量和潜能受到限制,常常存在着行政区经济的问题,更高层次更...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什么
答:政府职能转变指的是: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持续优化,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

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答:回答: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途径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涵义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对政府在社会系统中的职责、作用及其内在结构的认识,政府职能转变则是对政府职能的动态考察。政府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分系统,其职责不是由自己规定的,政府应该管什幺,不应该管什幺,取决于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和政府基于对环境的认...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有哪些
答:对一些地方试点中已取得成功经验的措施,...三是注重系统集成,放管结合。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强化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系统推进改革,加强取消和下放事项的监管,确保放管的有序衔接。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实行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务负有行政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

当前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一、推进政府公开行政。从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来看,必须把推行信息公开制度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既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信息公开,是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和开透明,实质上是建设高效政府和阳光政府。废除原有的封锁信息的保密制度以及新闻披露的审批制度,增加透明度和...

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是: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有哪些
答:会提出哪些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聚焦经济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职能结构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职能过强,社会职能过弱,管制功能过强,服务功能过弱,在经济职能中,微观管理职能过强,宏观管理职能过弱。改革开放伴随着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与此相应,政府职能...

新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是什么
答:由如上分析可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我国政府主要职能定位,已经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新时期我们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