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作者&投稿:衅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扩展资料: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2、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下面四个阶段曲折历程:

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扩展资料:

一、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背景

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还有当时主要的社会思潮——实业救国;以及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思想运动,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纺织业,面粉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人都为这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小编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这段时期的发展是十分短暂的。

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由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都是使民族工业遭到打击的原因。

四、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在政治方面,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壮大,为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在思想方面,它有利地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工业



1、1912年~1922,民族工业第一个黄金时期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欧洲各国忙于战争,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2、一战后,民族资本的困境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3、1927年~1936年,近代民族工业的显著发展

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策上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的优惠政策。

4、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扩展资料: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就很快萧条下去,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爆发、中共成立,为以后中国从旧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业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时期。其原因在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兴办实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战时掠夺使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民族工业的大量内迁也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空间布局。内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统制经济”政策,致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官僚资本通过资本渗透、排挤打击,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工业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下面四个阶段曲折历程:

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扩展资料:

一、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背景

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还有当时主要的社会思潮——实业救国;以及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思想运动,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纺织业,面粉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人都为这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小编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这段时期的发展是十分短暂的。

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由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都是使民族工业遭到打击的原因。

四、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在政治方面,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壮大,为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在思想方面,它有利地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工业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2017·荆州)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家商部奖章规则》等,南京临时政府采用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答: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答: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1. 1912年至1919年,得益于辛亥革命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暂时放松,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然而,随着大战结束,欧洲列强重新对中国展开经济侵略,这春天气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史
答:1912年民国成立,政府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措施,加上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和政府提倡使用国货,使得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政府措施使经济...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状况如何?
答:答案: 解析: 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到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凋敝、萎缩。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答:美国的掠夺(通过不平等条约,特权,对中国机器进口的限制)官僚资本的压迫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答: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答: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4、获得新生 (建国以后)(1)建国初期(1949-1952),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2)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

民族工业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答:民族工业发展的六个阶段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中产生。19世纪末(1895-1912)初步发展。20世纪初1912-1919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1946-1949)日益萎缩。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提倡国货的行动支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5、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发展严重受阻。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在沦陷区遭受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进一步破坏了经济;国民政府实施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对民族工业造成了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