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投稿:生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上的重弊。 第一个环节,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第二个环节,房贷证券化。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第四个环节,金融杠杆率过高。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第五个环节,信用违约掉期(cds)。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第六个环节,对冲基金缺乏监管。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走出危机需要三阶段统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当前措施:三招救市 这三招,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账。 (二)中期目标:振兴实体经济 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三)长期指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 怎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三大主体货币对应的国家应实行“g本位”——以gdp为本位。即gdp与银行贷款余额、与股市市值、与房地产市值应该大致相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 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抗危机能力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股市、房市回调,沿海加工贸易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关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世界经济加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风景尚好。为什么?中国经济有六大优势: 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目前已有1万9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足可抗御外来风险的冲击。 第二,传统的储蓄美德和较高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勤劳节俭,有储蓄的传统美德。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达到17.2亿元,储蓄率达到50%以上。中国政府内债、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60%,财政负债风险不高。 第三,审慎严格而又灵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汇管理政策。资本项下实行管制,外国资本不能随意地进出中国,而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进出又较为自由灵活。 第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10年后会突破1万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需,不仅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健康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金融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严格控制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体系那样的问题。 第六,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法制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见事早、行动快,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比如今年,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以后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11月份以后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等,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有所放缓,2009年上半年惯性下滑,下半年开始走出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则到2009年底见底,经济危机到2010年底左右见底,2011—2012年开始复苏

经济危机的一般原因及一般对策?~

经济危机的一般原因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生产过剩 ,消费不足,这时就会导致产品积压,但企业维持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包括给付工资、生产再投入等),而在同类产品市场上产品过剩的结果就是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大幅降低,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自然只能倒闭,导致雇佣的职工失业。
解决危机的途径和方法有:
1.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组织,把全球看做一个整体,高度协调全球社会化大生产秩序,通过适当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自由化贸易,弥补市场调整滞后的缺陷。
2.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实现平等贸易,消除各种贸易保护主义。
3.优化产业结构及资源结构,引导产品过剩行业有顺序、有步骤地转型到新的产业,减轻过剩产业压力。
4.强化世界组织建设及宏观调控职能,引导企业走向差异化的需求行业及新型产业。
5.积极拓展就业需求量较大的、难以用机械化替代的行业,如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第三产业,达到降低失业增加就业的目的。

  【我在写关于经济危机的报告~~搜到了一些原因,跟你分享,其实百度知道李询问这个问题的很多,我没从那里面给你cv,这是我做也会引用到的一些】
  一、长期的股票漏洞产生长期的股票泡沫经济。
  二、长期的次贷危机和长期的不良资产。
  三、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霸主已经动摇,美元是全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不复存在。
  四、美国政府印制的美元太多,造成长期的资本透支严重。
  五、全世界各国大量印制本国抄票,造成货币量过剩。更严重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
  六、重复建设、重复企业、重叠的抄票、重叠的次贷产生重叠的漏洞。

  【下面还有个长篇的~~我觉得这个写的很~~看到了中国自身的缺陷,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说,国外众多学者都会再说,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但中国不发展危机就不会产生么,那是笑话,危机产生经济全球化各国家都有责任,推卸给中国,那真是不负责任啊,明显地眼红嫉妒心理作祟。下面这个我是从一个博友哪里那的,但不知道他是从那摘得~~重要是针对中国国内产生危机的原因】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但今年却变成席卷中国的经济危机,许多人将其归为外部因素的影响,然而虽然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其根源还是在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这场危机从2006年就开始显现的苗头,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许多民营企业纷纷转战房地产、股票市场,雅戈尔转战房地产,海尔成立房地产公司,国美动辄几十亿的资金打新股。然而,危机苗头并未引起中国政府决策层的注意,在房地产泡沫无以为继的影响下,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出口快速萎缩的打击下,这种危机的苗头就迅速升温,向全面经济危机转化。

  中国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当然这里只是将推理的过程局限在经济因素的范围内,就是中国采取的压低要素价格,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价格的经济发展路径。低廉的劳动力,长期低于通胀水平的名义利率,低廉的资源价格,使得投资的回报率相对较高。
  投资回报高激发了投资的热情,中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GDP中投资的比例逐年升高,1982年中国GDP中投资的比重只有不到27%,到了2007年,投资已经占到GDP的40%。然而,低廉的要素价格意味着本土市场需求的不断萎缩,GDP中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82年到2007年中国GDP中居民消费的比重从52%下降到35%。扩大的投资形成了不断膨胀的产能,而低廉的要素价格导致居民消费不断萎缩,不断膨胀的产能和不断萎缩的消费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继续投资和对外出口消化,这样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净出口占到GDP的比重从1.63%上升到8.88%,中国外向依存度超过了60%。

  出口毕竟只能消费部分中国本土产能,当遇到外围经济体的严重影响时,中国经济就会遇到严重危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困境就是一个前车之鉴,然而,中国政府并未意识到或是出于利益集团的驱动,来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改变中国这种消费积弱的经济现状,而是采取了饮鸩止渴的短期措施来刺激经济,当然,中国政府提出了三大刺激经济的方案:商品房改革,让居民掏钱购房,发展房地产;医疗体制改革,让居民掏钱看病,拉动医药行业发展;教育产业化,让居民掏钱上学,推动教育产业。这三大改革,让居民从口袋中掏钱,对于短期内摆脱出口不振的经济困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然而,从长期看,这就是饮鸩止渴的当代典型,三大改革导致居民生活成本飞速上升,使得人们更加无力消费,再加上人们对于养老的担忧,居民消费能力更加积弱,从长期来看,这三大改革的负面影响更加深远,房地产泡沫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大大提高了城市化的门槛,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成长;医疗改革削弱了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拖累劳动力整体素质;教育产业化则是间接剥夺了中低收入居民受教育的权利,导致劳动力素质一直徘徊,而各地不断出现的“弃学”现象,“读书无用论”的再次袭来体现了这一措施对于劳动力素质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三大改革致弊于当今,又贻患于后代。

  此次的经济危机要比97年金融危机更加严重,一方面是低要素价格的发展路径导致的生产消费矛盾更加激烈,另一方面还在于中国愈发的外向化,97年之前中国净出口只占到GDP的2%不到,而如今这个比重已经接近了9%;97年中国的出口外向度只有17.7%,如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76%。10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外向化意味着将中国经济暴露于世界经济的风险中,而且,中国货币当局的强制结汇制导致高额外汇顺差带来的不是居民实物资产的膨胀而是中国经济体充斥的流动性。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长期高于同期GDP增速,而且,从2006年开始,M0、M1、M2开始加速(如图4),基础货币供应量从07年开始甚至突破30%的增速。

  充沛的流动性并未掌握在居民手中,而是多被政府掌握,从1991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中存款中的居民储蓄比重经历了一个上升到下降的过程,1991年居民储蓄占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在55%左右,到了1997年这个比重上升到58%,之后随着三大改革的逐步推进,这个比重一直下降,时至今日,金融机构存款中只有不到45%来自于居民储蓄,十年中居民储蓄失去了1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存款比重的上升,97年,政府存款(包括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徘徊在3%左右,今天这个比重已经超过11%,十年内比重上升了将近3倍。而企业存款十年内并未有显著的变化,十年来企业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一直在三分之一左右摆动(如图5)。这种比例的变动,从具体数额上来看,显得尤为突出。10年来,政府存款增加了25倍,而居民和企业存款相应只增加了不到6倍,两者相差何其大。

  因此,10年来,中国政府为了消化产能大力鼓励的出口并未为居民创造实际的购买力,反而进一步恶化了经济成果的分配结构。同时,中国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充沛的流动性在2006年开始显现它的威力,房屋、股票等资产价格如火箭般速度飙升,中国股市的代表性指数上证综指从900蹿升到6200点,大中城市的房屋价格节节攀高。这种资产泡沫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转战房地产市场,甚至股票市场,这就有了前面所说的民营资本的乱象。

  而这种流动性推动下的资产盛宴注定是一种泡沫,在面对不断萎缩的居民购买力面前,注定将会破灭。于是,美国次贷危机成为这种泡沫破灭的导火索。泡沫的破灭直接将诸多之前被泡沫掩盖的经济问题暴露出来,形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危机。

  【直接来说危机产生时美国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再到经济危机,但根本原因,多方面不良流动的积累造成了现在全球的结果,刚次看到一个人说,经济危机-策划-拯救-结果-更恶化的经济危机,或许可以来嘲笑某些自以为是的西方x】

  【楼上有友说是资本主义根本原因,这是众多学者的看待,当然我这样的小民也是认为是排挤社会主义的那些资本主义的做为,您自己看这么多字吧··】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银行业对风险的管制不足 金融危机的主要症结首先是银行业对风险的管制不足,使许多贷款在金融体系中泛滥,拖累了整个银行系统。其次是小部分投机者暗中操纵价格和资源分配,扭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使小部分群体受益。一旦资本主义存在的漏洞被人利用,就会演变成一个大问题。2、经济脆弱性...

请问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什么?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哪些?解决这次金融...
答:2.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这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影响:1.很快波及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就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2.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付经济危机都采取各种方式 美国政府为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有效地避免目 生产造成的过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机。3.日本,意大利和德国通过对...

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起因,后果和解决办法?为什么是周期性的
答: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答: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出现重大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和市场之间的信任丧失,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信贷紧缩,企业和家庭面临破产风险,以及国家经济衰退等严重后果。以下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的详细分析: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1.经济过热: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投资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时,可能导致...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经济结构障碍:即所谓的结构性危机。其中,产业结构障碍是集中表现,可直接导致就业结构产品结构矛盾、经济混乱和危机爆发。如果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2、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重要生产数据长期积压严重过剩,一旦蔓延到其他领域,就有可能引发危机;3、政府...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缓...
答: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场危机所以能够从一个经济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必然有其共同的外因。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是主要的原因。这几十年来由于信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大大减少了交通、通讯的成本,全球经济更为一体化。1985年到1994年间世界总的真实国内...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答: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1、经济政策错误;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3、自然灾害;4、全球化的后果;5、金融政策错误。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1.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具有周期性,包括经济增长期和衰退期。经济衰退期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经济增长期过度扩张或泡沫破裂等原因。2.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崩溃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例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倒闭和经济活动的萎缩。3.政治因素: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战争和冲...

经济危机的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
答: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