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作者&投稿:萧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这代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算速度低、价格昂贵,只用于军事研究和科学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元件,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了,体积变小了,同时成也降低了,并且耗电量大为降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这个阶段还创造了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也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元件,速度快、体积小,开始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起,至今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历史,然而,它的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对整个社会和科学技术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它学科所不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已经发展了四代,现在正向第五代电脑发展。第一代电脑叫做电子管电脑,体积庞大,可靠性差,输入输出设备有限,内存容量只有数百字到数千字,主要以单机方式完成计算,数据表示为定点数。
第二代电脑叫做晶体管电脑,用铁淦氧磁心和磁盘作为存储器,体积和质量比电子管电脑小,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电脑叫做集成电路电脑,包括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铁淦氧磁心存储器,采用了微程序控制技术。
第四代电脑叫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主存储器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多媒体电脑。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第五代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1. 电子管计算机;

  2. 晶体管计算机;

  3.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刻苦努力嫁鸡随鸡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电子
管计算机的时代,在1946年到1956年。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在1956年到1964年。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在1964年到1970年。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是1970年至今。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阶段)--智能(第五阶段)

扩展资料: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使用的语言称为计算机语言或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如果要在计算机上运行高级语言程序就必须配备程序语言翻译程序(下简称翻译程序)。翻译程序本身是一组程序,不同的高级语言都有相应的翻译程序。翻译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称为“解释”。早期的BASIC源程序的执行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调用机器配备的BASIC“解释程序”,在运行BASIC源程序时,逐条把BASIC的源程序语句进行解释和执行,它不保留目标程序代码,即不产生可执行文件。这种方式速度较慢,每次运行都要经过“解释”,边解释边执行。
另一种称为“编译”,它调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把源程序变成目标程序(以.OBJ为扩展名),然后再用连接程序,把目标程序与库文件相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尽管编译的过程复杂一些,但它形成的可执行文件(以.exe为扩展名)可以反复执行,速度较快。运行程序时只要键入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再按Enter键即可。
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作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如FORTRAN、COBOL、PASCAL和C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有相应的编译程序;BASIC、LISP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用相应的解释程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请简述之?
答: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从1960年到1964年,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划分计算机时代的主要标志和依据是“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称为四代。一、第1代 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

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几个时代?各是什么?
答:计算机发展共经历了4个时代,各是: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四代?
答: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的电子计算器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电子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但结构比电脑简单得多,可以...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该发展经历的阶段和其主要特征如下: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4代?采用的主要元器件各是什么
答:计算机总的发展方向,可以用“巨型化、微型化、网路化、智慧化、多媒体化”来概括。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发展经历了哪四代变化? 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效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答: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4...

微型计算机问世多少年?经历多少个发展阶段?
答: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标签:微型 计算机,微型,经历 ] 无边/aiq 回答:1 人气:2 解决时间:2008-02-26 11:06 检举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6.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20世纪80年代 - 至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使得计算机的性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个人电脑(PC)开始普及,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逐渐兴起。这个时代的代表计算机有IBM PS/2、苹果Macintosh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此外,计算机发展还经历了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