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为什么能大量共存 在酸性溶液中,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为什么可以大...

作者&投稿:其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NO3-和Cl-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共存。HNO3和Cl2不会反应 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显示酸性,也可能显示碱性。 1、如果是酸性,由于含有NO3-,所以不能产生H2。(HNO3会氧化Al,得到NO2或NO),所以酸性条件不能共存。 2、如果是碱性,Ca2+不能存在。Ca(OH)2是微溶物,Ca2+、OH-不能大量共存/ 所以,这四种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硝酸不能氧化氯离子

bfgbrfdsaa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和氯离子能共存?~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和氯离子共存,一般情况下,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不能氧化氯离子的。
硝酸银实验室中用于检验氯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一般还与稀硝酸配合用于检验。
在有机化学中,硝酸根可以用于生成硝酸酯(RONO2),比如卤代烃与硝酸银反应就可以生成卤化银沉淀和硝酸酯。

扩展资料:
检验
目的:认识检验硝酸根离子的方法。
用品: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量筒。
硝酸钾、硫酸亚铁、浓硫酸。
原理:硝酸根离子有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能使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而自己则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能跟许多金属盐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亚硝基化合物。它跟硫酸亚铁反应即生成深棕色的硫酸亚硝基铁:
3Fe²﹢+NO₃⁻+4H﹢=3Fe³﹢+2H₂O+NO
FeSO₄+NO=Fe(NO)SO4
准备和操作:往试管里注入3毫升1mol/L的硝酸钾溶液和3mL1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振荡试管,混和均匀。斜持试管,沿试管壁慢慢注入浓硫酸3mL,使密度较大的浓硫酸沉入试管的底部,跟硝酸钾和硫酸亚铁的混和溶液分成两层。稍待片刻,把试管慢慢竖直,不久,两层液体间就有一个棕色的环生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硝酸根

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有较强的氧化性,是能与还原性强的碘离子,亚铁离子,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钙离子的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所以不能与硝酸根离子反应了

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什么,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什么...
答: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溴离子,三价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碘离子,高氯酸根离子 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钡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

硝酸根离子钾离子氯离子钠离子他们四个能共存吗?
答:可以的,如果是初三的,考查的就是复分解反应。你只需要观察有没有水汽沉的生成就可以啦。如果是高一的题,你还需要在复分解的基础上考虑一下氧化还原反应。我感觉像是高一的题。硝酸虽然有强氧化性,但这个地方没有还原性离子。

...1.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为什么不能共存? 2...
答:可以共存,你题完整吗?有没有什么浓度的告诉,比如有可能会用到溶液电中性。不产生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也没有氧化剂,还原剂,所以是共存的。

钾离子、钡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可大量共...
答:可以。

氯离子、铵根、铝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硝酸根,钡离子,二价铁,三价铁等 ...
答:溶液呈棕红色或棕褐色,含有三价铁离子 加入硝酸银,如有沉淀,则含有氯离子 加入氢氧化钠,如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则含有铵根离子 加入硝酸钡,如有沉淀,则有硫酸根 加入硫酸,如有沉淀,则有钡离子 钾离子不好判断,可浓缩溶液至析出结晶,进行焰色反应,可判断是否有钾离子 硝酸根离子无法判断 ...

...0.1摩尔每升的溶液中钾离子 碘离子 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为什么不能大 ...
答: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有强氧化性,氧化碘离子,使之成为碘单质。

无色强酸溶液 钾离子 铜离子 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为什么可以共存_百度...
答:1、所谓共存,就是指相互不反应生成水或气体或难溶电解质。2、溶液不呈现蓝色,说明其中没有铜离子。

试分析氯化钠,硝酸钾溶液中各种分子、离子有哪些?溶液为什么没有显出...
答:分子:水分子 离子:水合氢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氯化钠与硝酸钾都是强酸强碱盐,不会发生水解,溶液中水合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显中性。

钠离子 钾离子 硫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氯离子可以在水溶液中共存吗_百...
答:这个可以,没有任何反应产生

...能否大量共存:钠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
答:3。故A的化学式为 。答:(A)。例10 某二价金属的氧化物质量为14g,当全部转化为氯化物时,质量为27.75g,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23 (B)24 (C)56 (D)40 解析:设二价金属为M,则氧化物化学式为MO,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则建立如下差量关系式:固体增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