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实习二 陆源碎屑岩结构的观察与描述

作者&投稿:闻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沉积岩来自于岩石和有机物的碎片,叫做沉积物,在百万年期间积聚成堆。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形成】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70-200℃,一至十几大气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分布和价值】
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不仅分布极为广泛,而且记录着地壳演变的漫长过程。目前已知,地壳上最老的岩石,其年龄为46亿年,而沉积岩圈中年龄最老的岩石就36亿年(苏联克拉半岛)。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沉积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等,而且铁 锰 铝 铜 铅 锌等矿产中 沉积类型的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沉积岩分布地区又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主要场所。因此,研究沉积岩,对发展地质科学的理论 寻找丰富的沉积矿产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特征】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已经形成的岩石露出地表后,由于风化作用而遭到破坏,,变成碎屑等,经过流水、风、冰川及其它外力搬运,最后在海洋、低地或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沉积下来,在经受亿万年的压缩、变化之后,胶结在一起,又变成一层一层的坚硬的岩石。这样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
1、 风化作用,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2、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

3、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沉积岩的分类】
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母岩分化产物形成的沉积岩是最主要的沉积岩类型,包括碎屑岩和化学岩两类。碎屑岩根据粒度细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黏土岩;化学岩根据成分,主要分出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和其他一些化学岩。

砾岩是粗碎屑含量大于30%的岩石。绝大部分砾岩由粒度相差悬殊的岩屑组成,砾石或角砾大者可达1米以上,填隙物颗粒也相对比较粗。具有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构造。

砂岩在沉积岩中分布仅次于黏土岩。它是由粒度在2~0.1毫米范围内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在砂岩中,砂含量通常大于50%,其余是基质和胶结物。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各种岩屑以及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碎屑。

粉砂岩中,0.1~0.01mm粒级的碎屑颗粒超过50%,以石英为主,常含较多的白云母,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量较少,岩屑极少见到。黏土基质含量较高。

黏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其中,黏土矿物的含量通常大于50%,粒度在0.005~0.0039mm范围以下。主要由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族、蒙脱石族、水云母族和绿泥石族矿物组成。

碳酸盐岩常见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碳酸盐中也有颗粒,陆源碎屑称为外颗粒;在沉积环境以内形成并具有碳酸盐成分的碎屑称为内碎屑。我国桂林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奇妙莫测的七星岩是另一种类型的沉积岩,即碳酸盐地区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沉积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因此也叫作水成岩。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成因
风化的岩石颗粒,经大气、水流、冰川的搬运作用,到一定地点沉积下来,受到高压的成岩作用,逐渐形成岩石。沉积岩保留了许多地球的历史信息,包括有古代动植物化石,沉积岩的层理有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碎屑沉积岩
是从其他岩石的碎屑沉积形成的,包括有长石,闪石,火山喷出物,黏土,以及变质岩的碎屑,碎屑的大小不同形成的岩石也不同,形成页岩的碎屑小于0.004 mm,形成砂岩的碎屑在0.004 to 0.06 mm 之间,形成砾岩的碎屑则有2 到 256 毫米。

沉积岩的分类不仅根据其形成颗粒的大小,还要考虑到组成颗粒的化学成分,形成的条件等因素。颗粒形成的条件,是被冰、水、温度变化将岩石碎裂,也有是由于化学作用,如淋融再析出等。在搬运过程中,颗粒体积进一步变小,最终在一个新地点沉积成岩。

生物沉积岩
是由生物体的堆积造成的,如花粉、孢子、贝壳、珊瑚等大量堆积,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一般认为,地球大气中的含碳量之所以相对其他行星如金星要低,就是因为被石灰岩等沉积岩固定。形成石灰岩的碳和钙都能在生物系统中循环

陆源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一)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主要由碎屑物质、化学物质、基质(杂基)三部分组成。
1.碎屑物质
陆源碎屑岩的碎屑物质,可占整个岩石的50%以上,是陆源碎屑岩的特征组分。它们主要来自盆地之外,是从陆地上搬运来的,故又称陆源碎屑。它们是物理风化和机械搬运沉积的产物,可分为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两类。
(1)矿物碎屑
矿物碎屑又称陆源碎屑矿物或碎屑矿物,在陆源碎屑岩中常见的碎屑矿物有20多种,但每种岩石中主要的碎屑矿物常不超过3~5种,最主要的碎屑矿物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石英:石英是抗风化能力很强的矿物,故在陆源碎屑岩中分布甚广,在砂岩、粉砂岩中含量尤高,平均含量达66.8%(克拉克,1924)。在页岩中有时也可达20%~30%。据统计,在陆源碎屑岩中石英的粒度一般<1mm,>1mm的石英在沉积岩中只有9%。因石英是最稳定的碎屑矿物,故在砂岩中碎屑石英含量的高低,常能反映岩石的矿物成熟度(岩石的矿物成熟度表示为:石英/(长石+不稳定岩屑))的高低,石英含量高,则矿物成熟度高,说明碎屑是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异而沉积的。
◎长石:长石在碎屑矿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石英。在陆源碎屑岩中常见的长石是钾长石、酸性斜长石,中-基性长石少见。长石主要来自花岗岩和片麻岩。由于长石是较不稳定的矿物,若在岩石中大量出现,则大多是在干燥气候区和快速堆积的条件下形成的。
◎云母:陆源碎屑岩中的云母多为白云母,黑云母较少见,这是因为在风化过程中白云母比黑云母稳定。但在离陆源区近,快速堆积,成分复杂的砂岩中,黑云母也常出现。
(2)岩石碎屑
岩石碎屑又称岩屑,是母岩破碎后的岩石碎块,可直接反映母岩的性质。岩屑一般代表母岩风化不彻底、搬运近、沉积快的特征,若岩石中岩屑含量高,一般说明岩石的矿物成熟度低。岩屑多分布于较粗的砂岩和砾岩中,细粒的陆源碎屑岩中少见。
各种岩石都可呈岩屑出现,但以细晶质或隐晶质的岩屑较常见。如岩浆岩的岩屑多为喷出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粗面岩)、微晶脉岩(细晶岩、煌斑岩)以及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在较粗的砾岩中也可见到粗粒的侵入岩(如花岗岩、闪长岩)的岩屑。变质岩的岩屑多为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少数为片岩和片麻岩。沉积岩岩屑最常见的是泥质岩、硅质岩(燧石岩和碧玉岩)的碎屑,其次为泥晶灰岩、粉砂岩和砂岩碎屑。
2.化学胶结物和自生矿物
它们是从溶液中呈化学沉淀的物质,这类物质在陆源碎屑岩中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但也有部分只是孤立的分散的矿物晶体,对碎屑物不起胶结作用,这类矿物称为自生矿物(authigenic mineral)。
陆源碎屑岩中的胶结物是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中化学沉淀出来的物质,一般是在成岩阶段形成的,在岩石中的含量不能大于50%。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或白云石、菱铁矿等)、氧化硅矿物(蛋白石、玉髓或石英)、氧化铁矿物(主要是赤铁矿、褐铁矿等)、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重晶石、天青石)、磷酸盐类矿物(磷灰石和胶磷矿)以及海绿石、沸石等。陆源碎屑岩中的自生矿物在岩石中呈孤立零散状或结核状分布,对碎屑颗粒不起胶结作用,大多数也是在成岩阶段形成的。这些自生矿物的种类多与胶结物相同,只是数量很少,不能成为胶结物罢了。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自生矿物,如黄铁矿、白铁矿等。
3.基质
基质又称杂基或粘土杂基,是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细粒机械混入物。它们对碎屑物质也起胶结作用,但基质不是化学成因的物质,是和碎屑物质一起由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基质包括<0.03mm的细粉砂和泥质物质。
(二)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主要有陆源碎屑结构和泥状结构两种类型。
1.陆源碎屑结构
这是陆源沉积岩最主要的结构,它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或基质)两部分组成。结构的特征取决于颗粒的结构、胶结物(或基质)的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量比和相互关系。
(1)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包括颗粒的大小、分选性、形态和表面特征等。
1)颗粒的大小:碎屑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grain size),以颗粒的直径来计量。为了研究方便,常将粒度划分为若干级别,并赋予一定的专用名称,如砾、砂、粉砂、泥等。这种粒度等级称为粒级。
粒级的划分方案很多,至今尚未统一,常见的划分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按自然级数及颗粒大小与搬运、沉积以及矿物组成间的特性来划分的,这种划分方法过去在我国应用较广,一般把碎屑颗粒的粒级划分为:
砾  >2mm
砂  2~0.063mm
粉砂  0.063~0.004mm
泥(粘土)  <0.004mm
具体的粒级界限,还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以1mm作为砾和砂的分界,以0.1mm作为砂和粉砂的分界,以0.01 mm作为粉砂和泥的分界等。
另一种是以等比级数划分粒级,即以2n的值(mm)作为粒级的界限,这种划分方案最先由Udden(1898,1914)提出,后由Wentworth(1922)加以修改,因而也称Udden.Wentworth粒级。
后来,Krumbein(1934)对Udden-Wentworth粒级加以转换,按颗粒直径以2为底的负对数来划分粒级,称为ø粒级,其定义为:
φ=-log2d
其中d为颗粒直径(mm)。
对数粒级的划分及其φ值见表5-2。这种粒级划分的最大优点是便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粒度分析的资料,故目前应用越来越广。为了适应现代沉积学研究的需要和资料的对比,本书也采用对数粒级划分方案。
表5-2 对数粒级的划分及其φ值


续表


2)颗粒的分选性(sorting):自然界中陆源碎屑岩很少由一种粒级的碎屑组成,常有多种粒级。岩石中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谓之分选性。碎屑物分选性的测定通过粒度分析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得。但是在野外手标本的观察中只能粗略地判别。如果岩石中的颗粒大小均匀,某一粒级的颗粒的含量在90%以上的谓之分选很好;若主要粒级颗粒含量为50%~75%的谓之分选中等;若大小悬殊没有一种主要粒级含量超过50%时,称为分选差。图5-1是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岩石的分选性,更便于野外参考估计。

图5-1 颗粒分选性图示

(据Ehler&Blatt,1982)
3)颗粒的形态:碎屑颗粒的形态主要是指颗粒的形状和圆度。
◎颗粒的圆度(roundness):是指碎屑颗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在肉眼观察中一般可分为三级(图5-2)。
(a)棱角状: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和形状都很明显,棱角尖锐或只稍有磨蚀。
(b)次圆状:碎屑颗粒尚有较明显的棱角,颗粒的原始形状尚可辨认,棱角磨蚀显著。
(c)圆状:碎屑颗粒的棱角全部磨蚀消失,或仅残留极少的原始棱角的痕迹,颗粒呈椭球状或圆球状,原始形状已难辨认。
颗粒的圆度不仅取决于颗粒的硬度、密度和大小等因素,而且与搬运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或搬运时间的增长,颗粒的圆度也增加。因此,圆度是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某些岩类(如砾岩)分类的主要依据。
◎颗粒的形状(form):是由颗粒的长轴(A轴)、中轴(B轴)、短轴(C轴)的比例关系所限定的一种形态概念。Zingg(1935)根据B/A、C/B两个比值将碎屑颗粒分为四种形状(图5-3):
圆球体  B/A>2/3,C/B>2/3
扁球体  B/A>2/3,C/B<2/3
椭球体  B/A2/3
长扁球体  B/A<2/3,C/B<2/3
颗粒的形状与矿物的结晶习性、岩石的构造特征以及搬运介质的性质和搬运距离等有关。
4)颗粒的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表面特征主要是指颗粒表面的磨光度和有无特殊的刻蚀痕等特征。它们有的可作为判断颗粒成因的标志,如风搬运的砂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冰川搬运的砾石表面有“丁”字形擦痕等。

图5-2 碎屑颗粒的圆度

(据M.E.Tucker,1981)

图5-3 颗粒形状的分类

(2)胶结物和基质的结构
1)胶结物(cement)是碎屑颗粒间的化学沉淀物质,通常是结晶的或非晶质的矿物,在岩石中含量<50%,对颗粒起胶结作用。胶结物的结构可按其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及其与碎屑颗粒的结合方式来描述。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质、硅质、铁质、硫酸盐质和磷酸盐质,它们多为非晶质结构(蛋白石和胶磷矿)、隐晶质结构及微晶结构(玉髓、石英、碳酸盐矿物、氧化铁矿物),少数是显晶粒结构(碳酸盐矿物和硫酸盐类矿物)。而从胶结物和碎屑颗粒之间的结合方式来看,胶结物还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结构:
◎栉壳状结构或丛生状结构:多见于碳酸盐类胶结物中,其特征是柱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沿碎屑颗粒的边缘呈栉壳状或丛状生长。这种胶结物的结构,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在野外观察中多见于粗粒碎屑岩(砾岩、角砾岩)中,而且只有胶结物结晶较粗时才可见及。
◎连生结构:主要见于碳酸盐和硫酸盐(石膏)胶结物中。这种胶结物结构的特点是,胶结物的晶粒因重结晶后形成巨大的连生晶体,碎屑颗粒被包含于胶结物的大晶体中,在手标本的断面上,可见方解石或石膏胶结物呈现出巨大而平整的解理面,碎屑颗粒被包含在巨大的晶体中,转动手标本时可见大片的闪闪发光的胶结物大晶体的解理面。
◎再生加大结构:又称次生加大或自生加大结构,多见于石英胶结物中(有时在长石质胶结物中亦可见及)。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硅质胶结物沿碎屑石英颗粒的边缘,按照石英晶体的结晶格架向外生长,结果胶结物的石英成了碎屑石英向外生长加大的部分。这种结构在显微镜下很易辨认(如图5-4);在手标本上具石英再生加大结构的岩石,其特点是岩石胶结得极为紧密,但肉眼下却看不到胶结物的存在,只见各个石英颗粒紧密相接,与岩浆岩中的结晶结构相似,具这种结构的岩石极为坚硬,渗透性很差。

图5-4 石英自生加大胶结(塔里木盆地塔中,志留系,4441m,单偏光,78×)

由于胶结物的颗粒一般都很细小,多为隐晶质或微晶的,所以肉眼鉴定它们就较为困难,通常是根据其颜色、光泽、硬度及其与盐酸或钼酸铵等反应来区别。如铁质胶结物一般为棕红色;硅质胶结物色浅,硬度很大;碳酸盐胶结物一般亦为浅色,但硬度较小,加盐酸起泡(白云石刻成粉末后起泡);磷酸盐胶结物多为深灰色,加钼酸铵有黄色沉淀物出现;石膏胶结物一般晶体较粗,硬度小,易成连生结构,但一般胶结不紧密,岩石较松软。
2)基质是<0.03mm的细粒碎屑物质及粘土矿物,它们一般是与碎屑物质一起机械沉积的,它们对碎屑颗粒也起胶结作用。由于它们的颗粒非常细小,故肉眼下看不清其颗粒轮廓,多为泥状结构,具土状断口,光泽暗淡,颜色多样,因混入不同的色素物质而异。在成岩作用不太强烈的沉积岩中,基质常是较为疏松的,但经较强的成岩作用或轻微的变质作用后,基质则变得比较结实,并常变为绢云母和绿泥石等。在许多岩石中常可见到基质和化学成因的胶结物混杂在一起的现象。
(3)胶结类型
胶结物或基质与碎屑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胶结类型或支撑性质。它主要取决于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或基质的相对含量和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同胶结类型的出现又是和岩石的形成条件密切相关的。例如,当搬运介质为具一定强度的稳定水流时,则细粒的基质物质将被冲走而不能沉积,此时沉积下来的较粗的碎屑颗粒彼此接触,颗粒之间留下孔隙,即形成“颗粒支撑”的结构(图5-5a)。在成岩过程中,孔隙水中的溶解物质可沉淀充填孔隙,形成颗粒支撑的化学物质胶结的碎屑岩。如果流动介质为含有大量细粒基质物质的高密度流(如浊流、泥石流等)时,则由于基质含量高,且碎屑颗粒和基质一起快速堆积下来,即可造成“基质支撑”的结构,碎屑颗粒互不接触,散布于细粒基质之中(图5-5b),成岩后形成基质支撑的碎屑岩。

图5-5 岩石的支撑类型

(据Tucker,1981)

图5-6 胶结类型示意图

(a)基底式胶结;(b)孔隙式胶结;(c)接触式胶结
常见的胶结类型有以下三种:
◎基底式胶结(basal cementation):基质的含量高,碎屑颗粒孤立地散布于基质中,彼此不相接触或很少接触,基质和碎屑物是同时沉积的(图5-6a)。
◎孔隙式胶结(porous cementation):碎屑颗粒紧密相接,胶结物充填于粒间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少(图5-6b)。
◎接触式胶结(contact cementation):胶结物含量极低,碎屑颗粒互相接触,胶结物仅存在于颗粒的接触处,粒间孔隙内大部分地方无胶结物充填(图5-6c)。
2.泥状结构
泥状结构主要由粒度<0.004mm的泥质物质组成,为泥质岩的特征结构。具这种结构的岩石,其特点是质地均匀、致密,常具滑感和贝壳状断口;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自然界中具典型泥状结构的泥质岩并不太多,往往有少量砂和粉砂等混入物,形成过渡类型的砂泥状结构或粉砂泥状结构。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陆源碎屑岩结构类型、特征。
(2)了解各种结构所能反映的形成条件。
(3)掌握碎屑岩常见碎屑的镜下鉴定特征。
二、实习内容
(1)观察和描述碎屑颗粒结构。
(2)胶结物结构和杂基结构,以及胶结类型(即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杂基的关系)。重点是碎屑颗粒结构和胶结物结构。
三、实习报告
描述下列薄片中的结构类型,识别各种岩屑,并提交实习报告: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岩屑砂岩、细角砾岩。
复习题
(1)碎屑岩的结构组分有哪些类型?试述它们的特征和成因。研究碎屑颗粒的结构有何意义?
(2)胶结物结构与沉积、成岩和后生作用有何关系?
(3)杂基支撑和颗粒支撑的岩石沉积条件有何不同?
(4)砾岩中的杂基和砂岩中的杂基有何不同?
(5)何谓砂岩的成分成熟度?研究成分成熟度有何意义?
(6)何谓碎屑结构?它包括哪些方面?
(7)试从搬运方式、沉积特点、流体性质、颗粒接触关系及粒间填隙物等方面对比颗粒支撑结构和杂基支撑结构。
(8)何谓结构成熟度?研究结构成熟度有何意义?它与成分成熟度有何关系?

陆源碎屑岩
答:陆源碎屑岩是指母岩机械破碎(物理风化)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之后,经过埋藏成岩作用形成的一类沉积岩。 2.碎屑结构 陆源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其中杂基和胶结物统称为填隙物(曾允孚等,1996)。 碎屑颗粒 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是碎屑岩的主体部分,占整...

陆源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答:沉积岩岩屑最常见的是泥质岩、硅质岩(燧石岩和碧玉岩)的碎屑,其次为泥晶灰岩、粉砂岩和砂岩碎屑。 2.化学胶结物和自生矿物 它们是从溶液中呈化学沉淀的物质,这类物质在陆源碎屑岩中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但也有部分只是孤立的分散的矿物晶体,对碎屑物不起胶结作用,这类矿物称为自生矿...

陆源碎屑岩概述
答:陆源碎屑岩,又称正常沉积碎屑岩,简称碎屑岩。是母岩机械破碎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1.碎屑岩的成分 碎屑岩的物质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陆源碎屑和填隙物中的杂基;另一部分是胶结物,是在沉积、成岩阶段以溶液沉淀的方式而形成的。 (1)碎屑成分 ◎石英碎屑:碎屑矿物中以石英最常见。除单...

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答:碳酸盐岩常见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碳酸盐中也有颗粒,陆源碎屑称为外颗粒;在沉积环境以内形成并具有碳酸盐成分的碎屑称为内碎屑。我国桂林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奇妙莫测的七星岩是另一种类型的沉积岩,即碳酸盐地区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沉积岩是三种组成...

沉积结构构造
答:1.陆源碎屑岩 中、新元古界的长城系部分组段和青白口系的陆源碎屑岩主要是:沉积石英岩、石英砂岩,其成分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有时见含量极少(3%—5%)的泥质和石英细粉砂呈杂基出现;碎屑颗粒包括石英、长石、岩屑和磁铁矿、绿帘石等重矿物,以石英为主,常见长石和岩屑(包括燧石岩屑和喷出岩屑),长石表面可见钠长...

陆源碎屑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答:陆源碎屑岩是母岩机械破碎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压实和胶结作用而成的岩石。陆源碎屑岩是煤系地层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 1. 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及肉眼鉴定特征 陆源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填隙物质两部分组成。碎屑物质是碎屑岩的主要组分,含量应大于50%; 填隙物是充填碎屑孔隙的次要组分,按其成因可分为胶结物...

简述陆源碎屑岩的结构特征
答:1、砾岩:碎屑直径>2mm。2、砂岩:碎屑直径2-0.05mm。3、粉砂岩:碎屑直径0.05-0.005mm。4、泥质岩:碎屑直径<0.005mm。陆源碎屑结构陆源碎屑结构是陆源沉积岩的主要结构,它是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或基质)两部分组成,结构的特征取决于颗粒的结构、胶结物(或基质)的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量比和...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答:1.碎屑物质 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可占整个岩石组分的50%以上,是碎屑岩的特征组分。碎屑物质主要是来自沉积盆地之外的、陆地上搬运来的碎屑,故又称为陆源碎屑或外碎屑,它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碎屑物质可分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两类: (1)矿物碎屑又称陆源矿物、继承矿物或他生矿物。在碎屑岩中常见的碎屑矿物有20余...

陆源碎屑岩类
答:一、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陆源碎屑岩主要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碎屑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碎屑岩形成时的基本特征(如母岩性质、搬运条件、沉积环境和成岩后生作用等),因此,碎屑在岩石中的含量必须大于50%。而填隙物是碎屑岩中不可缺少的次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少于50%,填隙物的数量虽然相对碎屑较少,但对研究碎屑岩的...

实验一 陆源碎屑岩类的基本特征
答:【目的要求】熟悉和掌握陆源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教学方式】1.薄片、图片展览和多媒体演示。2.对照展出的卡片及照片,参看教材有关部分,学生自己做记录。【实验内容】(可根据课程学时数及专业要求酌情取舍)1.碎屑成分包括:——石英 ——长石 ——黏土岩岩屑 ——燧石岩岩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