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道断,心行灭处是什么? 佛家的 "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是什么意思?希望逐字翻译。

作者&投稿:潘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言语:语言文字,争辩分别;
道断:修行真如之道就被语言掩盖而断绝了;
心行处灭:用心思揣摩、用头脑思维之时,真如妙理就被六意识湮灭。

这句话是说佛教真如妙理,不能用“言语”讲,也不能用心思去揣测。
如果用语言讲的时候,这个真如妙理立即就被语言淹没了。如果用心思揣摩的时候,真如妙理也就被心思湮灭。
所以佛教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经浩如烟海,讲经说法多如牛毛,但都是指月的手指,我们不能盯着手指看,而是要顺着这个手指去看明月。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议没有了,心行处灭,思没有 了,叫不可思议。 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绝言,故谓言语道断。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学术语,又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心念之处灭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之异名,心者迁流于刹那,皆云心行。璎珞经下曰:‘一切言语断道心行处灭。’维摩经阿閦佛品曰:‘一切言语道断。’止观五上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仁王经中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俗作‘同断’者误。

离于文字分别妄想,离于一切自心妄想。无妄想及识,名为心行处灭。

达摩悟性论
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之生灭垢净,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

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

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己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

【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色不自显色,由心故显色;心不自显心,由色故显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语出璎珞经。言语道断是说道可道,非常道、法如筏喻;若以法为实有,即落境界,所以佛祖说:不可说不可说。盖佛祖说法,对治种种心,是因缘说;不可执着于文字,不可执着于名相;佛祖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教条主义,要领会精神;所以佛祖又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学习与修行的原则方法;心行处灭是说离相修行,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自然菩提心生,则妄念顿消,不再被境所转,不再为物所拘;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才能圆成佛道,证无生忍。

道不可言说而强说故道者断,心者迁流于刹那,故心者行,刹那生灭,故云灭处。言语道断,心行灭处简单解释就是不可思议,其一强调殊胜,其二强调不可思(心)不可议(言语)之法门。不可思议,即佛性(不可思议之殊胜)和方法(不可思议之法门)的对立统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什么意思?希望逐字翻译。~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属于文言文,补充一下省略部分为:言语道,道断,心行处,处灭。

逐字翻译:
言:名词,意思是言语,说的话
语:动词,意思是说,表达
道:名称,意思是真理,规律
断:动词,意思是中断,断绝
心:名称,意思是心思,想法
行:动词,意思是运动,运行
处:名称,意思是处所,场所,
灭:动词,意思是灭绝,消失

整段话就是说,言语说出来的真理,真正的真理就断绝了,概括一下就是道不可言;心所想到的地方,真正的地方就灭绝了,道不可念。

这两句话的关系其实就是互文见义,其实说的就是一个问题:真理。

而且道或者说般若知是希夷之物,不可念,不可言,不可求,摸不着,闻不到,看不见之自性。

又叫做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意谓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语所能言说,也不是心思所能思念。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议没有了,心行处灭,思没有 了,叫不可思议。
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绝言,故谓言语道断

言语道断yán yǔ dào duàn
[释义]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句]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
言语道断.

拼音: yán yǔ dào duàn.

出处.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解释.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 的方法解决问题。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议没有了,心行处灭,思没有 了,叫不可思议。

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绝言,故谓言语道断。

事例: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佛家说的"禅"是什么
答: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

何谓明心见性?
答: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菩萨修行,历经种种阶位、断证,至此才达到完全“见性”。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几的。以经证经,《大般涅槃经》中开示见性,亦说:“十住菩萨见不了了。”亦即,...

参禅问道什么意思
答:极则事也。诸佛正法眼藏也。这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思议之所到。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是个汉,直下承当,即为法王宠子。向去但随缘销旧业,更勿作新殃。娘生鼻孔,不欠分毫;自己衣珠,何曾有失。原不需参也。参何禅?悟何道?这是禅宗专有名词,禅与道有...

什么是禅??佛教中的禅,是什么意思?
答:不外求。②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③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④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⑤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⑥一切行禅:含摄大乘之一切行法。⑦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⑧此世他世乐禅:令众生悉得二世之乐。⑨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

什么是禅?
答:禅 :禅,是人类锻炼思维生发智慧的生活方式。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拥有一颗平常心,...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法身佛。顿悟了心性,就缩短了修证的时。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而...

一个佛学问题:什么是"真我"?
答:佛教的“真我”,就是佛教常说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

在佛教中,什么是自性
答:自性,是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常用于清净自性。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一心的真谛是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

“明心见性”,心不在身体内,不在身体外,在什么地方?
答:见即是性,离见无性,离性无见,见即是性,性即是见,见性不二。性无形无相,非青黄赤白黑,非长非短,非大非小,非净非垢,非来非去,非增非减;性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梵语sara-vada-caryoccheda),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性亦非断灭,非顽空。若问性在何处:性在...

佛法 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名可名,非常名
答:同意。楼主开口,即是魔说。既然如此,何必发贴?还嫌人不知道你是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