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谁能举例教我公式的运用 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作者&投稿:狄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1直线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每年提折旧为(X-Y)/N。
  3.2工作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以及工作量为H(小时),残值为Y,单位工作量计提折旧为(X-Y)/H。
  3.3年总数和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X-Y)*(N-M+1)/[(N+1)*N/2]。
  3.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直到算出C<m>小于Y,则舍弃当前算出的第m年的折旧额,从新用下面公式计算第m年到第N年的折旧额
  第m年折旧 C<m>=(X-C<1>-C<2>-C<3>... ...-C<m-1>-Y)*2/N
  ··· ···
  第N年折旧 C<N>=(X-C<1>-C<2>-C<3>... ...-C<N-1>-Y)*2/N
  4.固定资产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由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净残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得出.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即合理的折旧政策。按照管理权限,折旧政策需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须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 ,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仍然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宏大公司,企业逐年盈利,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拟购进一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相同。根据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假定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第1年~第5年的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
  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额为(500―20)÷5=96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63.84×25%=90.96万元。
  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500-20)÷3=160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7.76×25%=99.44万元。
  方案三: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即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第1年折旧额为500×2÷5=20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0)×2÷5=120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0-120)×2÷5=72万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为(500-200-120-72-20)×2=44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92.368×25%=98.092万元。
  方案四:采取年数总和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86.848×25%=96.712万元。

会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4种::::1年限平均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不理解,求~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最常用第一种!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哪种方法?
答: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会计折旧方法: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公式是...
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x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累计折旧公式是什么?
答: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额均衡得分谈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怎么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答: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年数总和法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怎么计算
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

计算折旧率的三种方法
答:1、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

折旧率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答:(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

固定资产每月折旧额怎么算
答: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2、工作量法,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答: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1、年限平均法概述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

什么叫固定资产的折旧?有哪些折旧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规定的折旧率提取的折旧费用,以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折旧方法及特点如下: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这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折旧方法,使用方便,易于理解。它基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来平均分配折旧费用,每年提取的折旧额相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