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例题关于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怎么算的步骤

作者&投稿:姜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

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年数总和法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扩展资料:

年限平均法的条件:

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

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数总和法

百度百科——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更多>>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年数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之和*未使用年数例:一项资产,使用5年,原值为15万第一年折旧额=15/15*5=5第二年折旧额=15/15*4=4第三年折旧额=15/15*3=3最后两年将未折完的平均第四年折旧额=3/2=1.5万第五年1.5万第五年

分别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应提折旧额~

处理时首先应注意使用预计净残值而不是残值
预计净残值=7000-1000=6000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120000-6000)/8=14250;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8=25%
第一年应计折旧=120000*25%= 30,000.00

第二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5%= 22,500.00

第三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2500)*25%= 16,875.00

第四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2500-16,875)*25%= 12,656.25

第五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2500-16,875-12,656.25)*25%=9,492.19

第六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2500-16,875-12,656.25-9,492.19 )*25%=7,119.14

第七年应计折旧=(120000-30000-22500-16,875-12,656.25-9,492.19-7,119.14-6000 )/2=7678.71

第八年应计折旧=第七年应计折旧= 7678.71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1+2+3+4+5+6+7+8=36
第1年折旧=(120000-6000)*8/36=25,333.33
第2年折旧=(120000-6000)*7/36=22,166.67
第3到8年分别为:
¥19,000.00

¥15,833.33

¥12,666.67

¥9,500.00

¥6,333.33

¥3,166.67

①要知道累计折旧额就要知道每年折旧额。
②要知道每年折旧额就要知道每年折旧率。
③要知道每年折旧率就要知道下面知识点。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是百度上的概率,接下来我用公式来说。)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例题:可使用5年,年折旧率=5(可使用的年限)/15(1+2+3+4+5!总的年限合)
年折旧率=5/15*100%=33.33%(以此类推,第2年就4/15…直到第五年1/15)
明白了折旧率,我们就来算每年折旧额。
例题:折旧额=(1000000(原值)-100000(净残值,即净残值率10%))*(5/15*100%)
所以,第一年的年折旧额就等于:
第一年:年折旧额=900000*(5/15*100%)=300,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900000*(4/15*100%)=240,000(元)
……
第五年:年折旧额=900000*(1/15*100%)=60,000(元)
知道了年折旧额,我们就可以算累计折旧了。
累计折旧就是年折旧额相加,因此第一年是300,000元,第二年就是300,000+240,000…一直到第五年,累计折旧全部提完。
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怎么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答:年数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之和*未使用年数例:一项资产,使用5年,原值为15万第一年折旧额=15/15*5=5第二年折旧额=15/15*4=4第三年折旧额=15/15*3=3最后两年将未折完的平均第四年折旧额=3/2=1.5万第五年1.5万第五年 ...

分别按照: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三种方法给上述固定...
答: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 每年的折旧额相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2*资产原值/资产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不能按照前述方法计算,应该使用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资产账面价值-净残值)/2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计算折旧率的三种方法
答:计算折旧率的三种方法是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1、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

请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它们对企...
答:=9500元则折旧计算:(1)平均年限法:每年=9500/5=1900元 (2)年度总和法:年度总和=1+2+3+4+5=15 折旧份额9500/15=633.333元 第1年折旧=633.333*5=3166.67元 第2年=633.333*4=2533.33元 第3年=633.333*3=1900元 第4年=633.333*2=1266.67元 第5年=633.333*1=633.33元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
答: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如下: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

如何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答: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

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分别计算该固定资产第三年...
答:年数总和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有了方法套数据就可以,欢迎...

...和“年数总和法"都怎么核算?还有什么方法,怎么核算
答: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答:固定资产折旧常见的4种计算方法分别是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式,每期的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 原值- (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预计使用年限 【...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公式是什么?
答: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面分别具体阐述各种方法的计算公式:1、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年折旧率 =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