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言”与“意”的关系 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作者&投稿:狐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言”、“意”之间的关系问题先秦时期  “言”、“意”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引起许多思想家的注意。  如《墨子·经下》说:“以言为尽悖,悖。”批评了怀疑或否定“言”能正确表达“意”的观点。又如《墨子·经说上》说:“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肯定通过一定的“言”,人们就可以了解和把握一定的“意”。这是一种肯定“言”能达“意”,“言”与“意”一致的观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言”能达“意”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庄子·天道》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认为意所从出的道不可言,道无形无名,“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易传·系辞》中借孔子之口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承认“言”不完全能表达意,但立即补充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提出通过设立符号式的卦象来弥补“言”在表达“意”中的不足,表现出一种调和的观点。在《庄子·外物》中还记载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观点。这种观点不否定“言”表达“意”的作用,而是强调“言”以“得意”为本。就象“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那样,“言”是得“意”的一种工具。这种观点在《吕氏春秋·离谓》中有进一步的阐明,说:“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人之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挢言无择。”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言”“意”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引起了玄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专门讨论。这一时期的“言意之辩”,基本思想资料源于先秦各家之说,观点仍可分为“言尽意”、“言不尽意”和 “得意忘言” 三派,但在理论上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更为深刻的思想方法论意义。这一时期的“言意之辩”起端于汉魏之际鉴识人物、综核名实方法的探讨。据欧阳建《言尽意论》所述,魏时蒋济、钟会、傅嘏等论人的才性问题,均引“言不尽意”论。在他们看来,“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因此,“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这种观点发展到晋代张韩达到极端。他认为,《论语》中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说明“至精”之理,“愈不可闻”;“言”不能“畅理”,而只能靠无言的“通心”。并进而认为“普天地之与人物,亦何屑于有言哉?”主张“留意于言,不如留意于不言”,竭力宣扬“不用舌论”。欧阳建针对这些名言无用论的观点,全面论证了言尽意的理论。他认为:“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言不辩”(《言尽意论》)。离开了言与名,人们将无法交流思想,也无法识别人物的同异。他指出,物并没有自然之名,理也没有必定之称,人们为了识别人物,交流思想,根据物、理的不同而“殊其名”、“立其称”。因此,“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名与实、言与意是完全一致的。“言意之辩”与探讨玄学本体理论  “言意之辩”与探讨玄学本体理论有密切关系。如曹魏著名谋士荀之子荀粲,好道家之说,认为性与天道、圣人微言,不可得而闻见。他对《易传·系辞》所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提出异义,认为:“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因此“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言不尽意论。与其同时的著名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尽意莫若象”等等,肯定了《易传·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同时,他也吸收了《庄子·外物》“得意忘言”的观点,认为“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并且进一步强调所谓“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这种情况与他反对汉易象数学有关,更与他“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有关。就前者来讲,王弼批评“存象忘义”的错误,有合理因素;就后者来讲,王弼认为“无不可以为训”,“道不可体”,因此只有“废言”“忘象”才能“体无”,认为“修本废言,则天而行化”,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西晋著名玄学家郭象以“独化”立论,声称:“意尽形教,岂知我之独化于玄冥之竟哉?”强调“忘言遗书”,甚至进一步认为:“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无也。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
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是魏晋玄学“言意之辩”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观点。他不仅奠定了玄学本体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而且对当时的佛教,以至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佛教初传中国时,在译经和讲解中采用“格义”方法,以佛教名相与传统概念比附,十分刻板。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玄学方法的启发,也大力倡导“得意”方法。如东晋名僧道生说:“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在文学艺术上,两晋以来诗歌、绘画、书法中强调传神、写意等理论,提倡“弦外之音”、“画外之景”、“文外曲致”等等,也都是 “得意忘象” 思想的反映。北宋欧阳修说:“古画画意不画形”;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都是这种文艺理论的典型论述。后来也有人对于王弼“得意忘象”说提出批评,如北宋邵雍从维护易象数学出发批评说:“有意必有言,有言必有象,……象生则言彰,言彰则意显。……得鱼兔而忘筌蹄可也,舍筌蹄而求鱼兔则未见其得也”(《观物·外篇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从义理上批评说:“天下无象外之道”,“言、象”与“意、道”之间,“固合而无畛”,因而“欲详道而略象,奚可哉?”王夫之的批评比邵雍的批评更为深刻。基本释义1. 言语和意旨。  《关尹子·九药》:“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说。”《吕氏春秋·离谓》:“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 陈奇猷 校释引 孙锵鸣 曰:“‘意’者,即上篇所云‘言之谓也’。言意相离,是不知言之谓者也,故以‘离谓’名篇。”2. 说明意思。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区区至心,谨复言意。”]哲学概念  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的范畴  “言”,指言辞、名词、概念、论说、著述等;  “意”,指思想、义理、宗旨等。

文学一般都是,以“言”立“意” 用语言描述,看作者的底蕴,有的书你看着就很舒服,身临其境,有的书翻过去就忘,说明作者的功底浅薄,好多文学都让人不知不觉感受到意,其实我感觉人跟人不同,经历也不一样,看法不一,所以文学里,好多最经典的地方就是空白的,让读者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是最好的,意也就出来了!

言 顾名思义就是说的意思。再看意字 上立 中 曰 下心 可以看出 立在说的基础上表达出心里所想,所思。那就是意境。 所以意由言达,言由意生。

有此意出此言,问此言知其意。

关于文学理论言意关系的问题(陶东风版文学理论的课后习题)~

做一个关系的分类,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着重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禅宗则是明于本心和万物的关系;意一般作为形而上的存在依附于言,儒家言曰:不学诗,无以言。诗是以明志,明修齐治平之志,则善与仁便是指导这一过程的意,道家语:物我齐一,道法自然;意--便是指导一切的道,言--便是万事万物具体的像,表面的东西,但也是道的载体;禅宗谓:心外无物,见性成佛,生活处处可悟禅;言--是世俗像,意--方是心中景。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已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性格,作为性格,之于具体行为,就是意;一切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只是具体行为,可谓之言;儒,释,道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对具体的文学实践进行指导,这就是影响,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言”和“意”的关系,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庄子•秋水》庄子在这两段话中都谈到“言”和“意”的关系。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道”,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即其“精”者;而“言”和记录言的“书”,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答: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怎么解释好?
答:言意关系从先秦开始讨论。《易传·系辞 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 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注:《易传·系辞上》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易传》先承认“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又肯定“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言虽不足以尽意,...

试阐述庄子言意之辩对中国意境说的影响
答:言意之辨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先秦哲学史上,深入探讨语言和意义的矛盾之人是庄子。庄子的言意观主要集中于《外篇》的《天道》、《秋水》和《杂篇》的《外物》。1 这几篇是否出于庄子本人,学界存有争议。如王夫之认为《内篇》出于庄子原著,《外篇》出于庄子的门徒后学,《杂篇》中的《寓言》、《天下》是...

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
答:重要;第五条要求舍弃陈言滥调而创用新鲜的语汇,以表达现代人 “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与第五条相关,第六条明确 主张革除语言上的“用典”陋习,要求作家“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 前之景,胸中之意”;第七条继续谈及破除古代汉语规范问题,借 “不讲对仗”提出了“白话小说”为“文学正宗”、“骈文律...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讨论的是哪几者的关系
答: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讨论的是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1、文字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唐朝孔颖达说:...且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是故存言以声意,立书以记言。清代学者陈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意思是说:有了...

魏晋玄学“言意之辨”对中国文论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答:2、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想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魏晋玄学使中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尽管许多概念在以前的思想中也使用过,但魏晋...

《周易》说过把文本层次划分为“言象意”,请找出一个古典诗歌做例子来分...
答:首先我纠正一下,“言 意”二层面说是出自《庄子》和《周易》的。至于“言 象 意”三层面说是由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提出的。认为文学文本由: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组成的。以杜牧的诗《江南春》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文学...

语言的意义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分两类 1 语言意义(即由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 义)2 语境意义(即在特定语境下产生的意义) 2 句子语言意义可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分三部分 1 词汇意义、2 关系意义、3 语气意义 3 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4 语法结构关系: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下面三个句子中“言”的含义
答:回答:从语言学角度看,“人有人言”的“言”指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桃李不言”的“言”指言语这样一个具体的行为;“有言在先”的“言”指言语行为产生的具体内容。

谁能帮我解读一下佛经翻译中“五失本三不易”的意思
答:言与意关系的理论。三、结语“五失本”、“三不易”博大精深、言简意丰,涵盖了翻译学本体和主体问题,具有全面、系统性。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非常先进,与现代翻译理论和语言学观点有相通之处,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现代的诠释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构筑中国当代翻译学的一块基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