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述评。

作者&投稿:宾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后兴起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

匈牙利改革
改革背景: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方面——1.针对国民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解;
3.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改革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70年代大量借外债,到80年代末,匈牙利又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都成效不大。如196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由于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但最终遭到苏联的武力镇压。

东欧剧变
开始时间:80年代后期起。

剧变原因:东欧剧变是由国际、国内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3)历史因素:二战后受苏联控制,在改革上成效不大也走了很多弯路,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苏联因为自身弊端多多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4)西方因素: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知识拓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向东欧发动的“无硝烟的战争”,主要有以下手段:第一,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第二,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等手段使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的条件;第三,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和扶持别国内部的反动势力;第四,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的不满情绪。]
[知识拓展:戈尔巴乔夫“新思维”。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原则为核心的“新思维”,使苏联内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对外搞“缓和”,不断迁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否定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戈氏的“新思维”,对历来受制于苏联的东欧国家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共产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剧变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剧变表现: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友情提示:本课承上连接了三、四单元的内容,启下连接了第七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放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中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两件大事之一,格外地让世人震惊与注目,它既是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终结,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起点,还是国际共运的重大挫折,不仅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演变有重大影响,是我们理解当代国际关系演变的出发点,也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基于此,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中考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会分析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还要时刻保持警醒,从而认识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和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重点问题解析: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需要掌握匈牙利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匈牙利改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以匈牙利为例,可以了解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材以小字介绍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点介绍了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经济上由高度集中转为宏观调控,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改革也使匈牙利由二战后欧洲著名的“300万人乞丐国家”变成了“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它在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难点问题详解: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弄清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要明确东欧剧变的“变”,是指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剧变后的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
内部原因:从东欧各国内部看,经济上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成效不大,经济每况愈下,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也是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另外,东欧各国内部官僚主义膨胀、特权、腐败、法制遭到践踏等原因也不可小视。
苏联因素: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分裂、改组和蜕变,加速了东欧的剧变。
历史原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二战后,在苏联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政治上,受控于苏联;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各国效仿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
外部因素:西方国家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策略。二战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的复杂形势,加速了“和平演变”步伐。而此时的苏联也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匈牙利的一战史并带评析谢谢,越具体越好~

一战的时候还没有匈牙利呢,上哪儿找他的一战史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渐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社会主义改革。1956年10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街头,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大群人聚集在街头,其中一些人用绳索套住斯大林的雕像,随着一声呐喊,雕像倒在地。这就是著名的“匈牙利事件”中的一幕。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1912——1989)致力于推行改革。他强调,不应该“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模样”。在卡达尔的领导下,匈牙利从1968年起在全国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上,匈牙利政府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也长期保持稳定。

20世纪50年代,下列东欧国家的改革中成就最突出的国家是
答:匈牙利事件最初的目的也是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但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挑唆下,合法的游行请愿变成武装动乱,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被否定,同时领导层内部发生分裂牙利事件的性质更严重,矛盾更尖锐,爆发更激烈,同时超出了内政范围,带有浓重的国际背景。

5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苏联干涉的国家
答:50年代的匈牙利和波兰,但这是他们主动要求的,还有想干涉中国没成功,在40年代也想干涉南斯拉夫,也没成功,于是关系恶化,苏联主动干涉的是在6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它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下列东欧国家的改革中成就最突出的国家是 A.波兰 B.匈 ...
答:匈牙利事件最初的目的也是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但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挑唆下,合法的游行请愿变成武装动乱,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被否定,同时领导层内部发生分裂牙利事件的性质更严重,矛盾更尖锐,爆发更激烈,同时超出了内政范围,带有浓重的国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