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 岁多该怎么建立规则意识呢?会不会太早? 育儿知识3至6岁

作者&投稿:陟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3岁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并有利于他们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存在,从而逐渐建立习惯。
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
规则意味着:安全的界限
3岁前的规则应该是以保护孩子自身的安全、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这一点要和“为了成人的方便而设立规则去限制孩子”区别开。比如,当孩子会爬以后,就会到处探索,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保证家里的环境安全,把容易让孩子受伤的物品都收好,把桌角等包好,把电源插座盖住等,做好预防措施。让孩子能够尽情去探索,而不是整天跟在孩子后面这个不许那个不许。
那么什么是安全规则呢?比如在停车场的规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抱下车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到处跑。我们要事先讲清楚,在停车场一定不能乱跑,因为坐在车里的司机不一定能看到他。那么孩子可以怎么做呢?告诉他“可以抓住大人的手、衣服或者包”。
再比如在游乐场的规则。告诉孩子,别的小朋友在玩秋千,你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来,否则有可能伤害到他。告诉孩子玩秋千的规则:你可以等一下,或者礼貌地问“什么时候可以轮到我”,或者先去玩别的。家长不仅仅是解释规则,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解决方法,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决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制定规则并不是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说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人际互动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避免一个误区:规则的随意性
如果规则只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和感受,想起一出是一出,比如同样一件事只有当自己不能容忍时才想起,那么家里可能就变成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新规则”。这样制定的规则是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孩子自然也无法接受。
比如,我们都认同打人是不可以的,但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小打小闹可以(大人和孩子疯的时候常常这样),打人打到别人哭、打到疼就不可以,这样去和孩子解释,孩子很难判断“这件事情我到底可不可以去做”。所以,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要注意,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决定,而不是由事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如何正确育儿?~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dzTP__G8OWPi-2h3NpBFA
提取码: w4pg

3到6岁,也称学龄前儿童:主要是介绍宝宝的智能培养,心理发育等各方面的知识。
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教给孩子某方面的知识(如英语、数学、特长等等,当然如果孩子真的兴趣浓厚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
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和条件,给他们表现自己和打理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很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 。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 。
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3至6岁的小孩子,你在家里可以让他看一些绘本,平时在家里多教孩子读一读古诗宋词,这些都是可以的,总之平时你要培养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孩子3到6岁的时候,这个是性格塑造的一个关键的时期了,平时要给他一些积极向上的,一些合理的引导,不要动辄打骂孩子,不乖的时候都是有的,要有耐心。

扩展资料:
学龄前小孩进行早期教育
有无意识 3、4岁左右的孩子,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孩子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容易记住。宝宝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如果这个时候让他们做有目的的记忆是比较困难的。而到了学龄前后期,即5、6岁时,孩子的有意识记忆会逐步发展起来。
有意记忆是有目的的、自觉的记忆,这跟孩子的大脑发育分不开,也跟成人提出的孩子能理解的词的指示或要求分不开的。例如大人委托孩子做某件事,他会运用重复大人说话的方式来记住这件事。通过复述故事、回想昨天经历等游戏对孩子的有意记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机械记忆 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层次的理解,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联系进行记忆的。而孩子的记忆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形象性,通常只会机械的记住事物的外部特征,不会对此进行分析。
例如孩子背唐诗,只是将字一个一个的背下来,而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这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会被逐渐被逻辑理解记忆所代替。
持久性 孩子的记忆范围和保持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和延长的,可以说,孩子的记忆是记得少、忘得快。记忆的精准性也同样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的。他们对简单熟悉的东西记得精确,而对复杂事物的记忆就有遗漏或歪曲。
例如孩子听了一个故事,他只会记住自己感兴趣的某些情节,而对整个故事却记不住或混淆了故事情节。有时候,由于孩子记忆力的这种不准确性,常会被大人误解为说谎。
参考资料:育儿知识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