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归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必考的几个知识点

作者&投稿:谈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地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精神状态。 4.从实际出发:(1)原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2)全面、辩证地把握实际。(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①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②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①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②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因果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②方法论:承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在性能状态上会相互影响。②方法论: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发展观: 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①要把事物的发展如实看作一个过程;②要分清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地位;③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成长。 ⑵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内因,又要重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⑶发展的状态:①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 方法论: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 ⑷发展的趋势:①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②方法论: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与改革大业紧密联系,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矛盾观(全面的观点):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①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①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②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转化。②方法论: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也就是遵循从特殊——普遍,再由普遍——特殊的认知秩序。 (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①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方法论: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①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 三、认识论 1.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条件:⑴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⑵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3.人们应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活动。 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7.主观能动性:①是什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②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8.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①内容:合理想象要求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创造性思维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二要敢于超越;三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四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五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四、人生观 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2.价值观 ⑴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⑵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3.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①集体主义: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②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③怎样坚持集体主义: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关系:⑴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⑵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5.人生价值: 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⑵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①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②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⑶实现条件:①客观条件: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一定的社会条件。 (同理想) ②主观条件:A全面提高个人素质;B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C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⑷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6.群众路线:⑴原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⑵怎样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7.改造主观世界: ⑴内容: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⑵目的: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8.世界观境界与人生观境界: ⑴世界观境界: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⑵人生观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原理:
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
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原理: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质量互变规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原理;
2、认识的主体及其形成和发展;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
5、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原理: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原理;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
3、社会的实践本质原理;
4、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原理;
5、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

1、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4、大体上在1842~1844年间,他们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5、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以后他们的毕生活动中,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四个大方面

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②德国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大胆的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这种思想是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作为一名大学生,马克思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必修课,它对于我们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论集内容简介
答: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迈向新的高度。这部论集不仅是一次理论的探讨,更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挑战,鼓励我们以实践为导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去理解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有望在哲学的道路上找到更为坚实和有效的路径,为社会进步注入哲学的力量。

关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
答:[摘要]: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政 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相对主义的危险;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态度;缺乏组织性 、计划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是: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迈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些?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小逻辑》《国富论》《乌托邦》《太阳城》《人的使命》《论学者的使命》《和谐与自由的保证》《经济的新世界》《论商业理性的谬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哲学思想...

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答:题主是否想询问“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查询华图教育官网得知,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思想,创立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是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如下: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拓展(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犹如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这片思想的园地沐浴在“新唯物主义”明媚的阳光之中,哲学的理论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这就是,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三个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

用马克斯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恐怖主义
答:” 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恐怖、恐怖主义、暴力、暴力革命问题还有众多论述。例如: “君主国当然决不敢进行革命的战争、决不敢发动全民起义和实行革命恐怖。它宁可跟自己的最凶恶的但出身相同的敌人讲和,而不愿同人民联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339页) “无产阶级党用这种...

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答:1.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2.但一般把阶级性特征归入革命性特征。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现在它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它来自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