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回忆我的母亲》的探究

作者&投稿:包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温书

      关于《回忆我的母亲》的一点疑议

          朱德总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被选入了五四制八年级语文教材。

          这篇散文回忆了其母亲的一生,紧扣“勤劳”二字展开。文章以朴实的文风见长,语言朴实自然,结构严谨精妙,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有一点需探究的地方,文章第八段: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这一段叙述的是庚子年(1900)前后,社会大背景下,我家的一次悲惨遭遇,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了幼年的“我”良好的启示,使我有了寻找新生活的想法。

        但大背景是1900年,这个背景下我家发生的遭遇又退回了“乙未(1895)”年,时间不是按先后顺序,而是又倒了回去,读起来,理解起来别扭,看起来我家的那次遭遇(1895年)跟1900年的自然灾害没关系似的。翻找资料发现:

          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发表于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而同年1944年3月25日(早于上面的时间)在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过《朱母锺太夫人传略》,上有相应的记载:庚子(1900)前后,四川连年荒旱,农民破产无法生活,被迫成群结队去“吃大户”。某次官兵追杀一群六七百人的穷饿农民,四五十里内鲜血淋淋,惨不忍睹。甲辰(1904)那一年,厄运来到总司令家里,地主因增收佃租不遂,大年除夕夜强逼总司令全家搬走,不让继续承佃。一家人都哭了,连夜分散到两处住,因为人手减少,生活更加困苦。恰恰接着又是一年旱灾。惯于忧患、惯于勤劳、惯于忍耐的钟太夫人,虽然仍以她惊人的毅力领导全家来与险恶的环境搏斗,但是究竟谁把农民投入这个穷困的深渊中,她也愈加看清了。

两个时间相比,《锺太夫人传略》早于《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中:“乙未(1895)”应为《锺太夫人传略》中的“甲辰(1904)”,这样事件的时间上就没了不顺感了。

      至于两篇文章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不一致,我们只能推测,应该是朱总司令笔误,后人发现后,仍尊重作者的原著。

~

回忆我的母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回忆我的母亲本文的线索是母亲“勤劳一生”。具体介绍: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一篇以传记体的形...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叙了母亲几件事?
答: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赏析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以传记体的形式叙述母亲生平的文章。该文以朴素的语言,平凡的事件描述了母亲一生普通而令人敬仰和缅怀的经历。全文感...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答: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二、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

回忆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记述母亲一些平凡的小事,及对朱德从事革命的支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任劳任怨,同情劳苦大众,识大体等高贵品质的赞扬,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运用的表达方是记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是排比.设问。 胡适《我的母亲》塑造了一位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形象,她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答:《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 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
答: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特点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原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这是一篇朴素、优美、典范的记叙文,作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追述了母亲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母亲颂歌。这篇文章具有以下...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在开头一段写了母亲去世、我爱母亲、永远回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起到了交待缘起、奠定基调,高度概括、明确线索,呼应标题、引起下文的作用。《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以传记体的形式叙述母亲生平的文章。该文开头就以朴素而概括的语言描述了母亲一生普通而令人敬仰的经历,...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答: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3、母亲知道我所做的...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1-09-27
答:【教材分析】 《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母亲逝世后,朱德撰写的回忆性散文,用平静的叙述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要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文学作品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并学会阅读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