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已的个人信息

作者&投稿:众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

第40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第41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第42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44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我们国家近几年不仅颁布了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相关举措,同时对于网络方面的保障也有一定的规定,文章中也强调了民法总则之个人信息是怎么保护的,其实我作为读者,我们就应该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个人的信息。



一、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有什么内容

1、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要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包括:

(1)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等是否合法、正当、必要;

(2)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及安全风险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等是否合法、正当、必要;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及安全风险;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合法、有效并与风险程度相适应。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和处理情况记录应当至少保存三年。

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当注意或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以保护个人信息:

(1)保护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把这些信息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诉别人,无论您认为这个人多么可靠。

(2)保护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如通过安装防火墙等方式,阻止入侵者远程访问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复杂密码,提高黑客破解密码难度。不用电脑时,一定要关机。

(3)合理清理"信息垃圾".丢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清理个人隐私。

(4)仔细阅读银行对账单、账单及信用卡报告,确认没有可疑交易。

(5)网上购物需要注意:首先,在输入信用卡和个人信息之前确认网站是否安全。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保护法从制订应当遵循的原则、个人信息处理的办法、明确敏感信息的界限等多项条款,用法律的武器保护个人信息,也体现了从告知到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办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个人对自己信息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一、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二、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哪些?1、社交软件,通过社交软件和人互动时,有时在交流中或备注里透露姓名、工作、家庭等真实信息。2、注册登记,很多网站或应用都需要实名登记,可能存在个别网站工作人员泄露用户信息来谋取私利。3、个人简历,目前很多人都通过网上投递简历寻找工作,简历中的个人信息比较齐全,包括很多个人隐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保护自己信息的措施:将个人信息与互联网隔离。当某计算机中有重要资料时,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将该计算机与其他上网的计算机切断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侵害和数据库的删除、修改等带来的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网民用来上网的计算机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个人信息。这也是目前很多单位通行的做法。传输涉及个人信息的文件时,使用加密技术。在计算机通讯中,采用密码技术将信息隐蔽起来,再将隐蔽后的信息传输出去,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即使被窃取或截获,窃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内容,发送方使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使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为明文。如果传输中有人窃取,他也只能得到无法理解的密文,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三是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网民应该非常小心保护自己的资料,不要随便在网络上泄露包括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尽管因特网技术不断发展,仍然存在着各种漏洞影响着我们的网络安全,比如浏览一些不明网站或钓鱼网站,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信息泄漏,有些网站更容易泄露隐私。实际上,国内每年都在开展网络净网行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即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还是无法阻挡互联网的大潮流,而不良网站查一批出一批,就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有些甚至在不停地更换网络域名,每天跟人“躲猫猫”。在中国22484个不良网站中,有200多个网站在其网站中植入了跟踪程序。

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你有何高见?
答:2. 几年前,我经常被陌生人通过微信添加,他们竟然能准确叫出我的名字,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3. 这些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尝试加我一次,这让我感到困扰,于是我关闭了微信允许陌生人查看信息的权限。4. 至今,我再也没有公开过个人信息。我猜可能是某个环节出现了信息泄露。5. 在网络上,知道我名字...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答:谨慎使用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并设置适当的隐私设置,以控制信息的可见性。警惕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避免点击来自不明来源或可疑的链接和附件。谨慎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确保它们来自可信的来源。使用安全的无线网络: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来处理敏感信息,尽量使用经过密码保护的安全网络。定...

如何保护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呢?
答:作为用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1. 定期清理个人信息:删除不必要的账号和应用,清理浏览器缓存和Cookie等。2. 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在应用设置中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或者使用隐私保护工具来屏蔽推荐广告。3. 使用虚拟身份:使用虚拟身份或匿名账号来保护个人信息。4. 了解隐私政策:...

我国网络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问题?如目前各种〃门〃事件,各大网站是否有相...
答:(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2、《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12条 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 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如何防止网络诈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答:1. 保护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不要轻易泄露给陌生人或者不可信的网站和APP。2. 对于不明来电,特别是声称是亲人或者公安、银行等机构进行的电话,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最好通过其他渠道核实身份。不明来电 3. 针对声音诈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验证,如语音识别软件、...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答:例如在教育方面,可以由教育部门对小学、中学、大学等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教材或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从小接触、学习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并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而在媒体宣传方面,则可以以专题节目、纪录片、网络知识科普活动等形式对网络...

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答:4. 使用强密码:使用强密码来保护帐户,并避免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5.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帮助保护计算机免受恶意软件的攻击,从而保护个人信息和应用程序的安全。6. 限制应用程序使用时间:限制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以避免应用程序一直运行,并泄露个人信息。7. 报告任滚裤何未经...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答:在使用浏览器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广告链接,很可能含有病毒。在网站中输入账号密码时,不要开启密码保存功能。2.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 很多上网信息是可以被某些工具获取的,浏览器数据可能包含大量隐私信息,如QQ账号、银行账号等,记得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并设置浏览器保护。3.保护好个人密码 支付...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
答: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方法有很多 例举一些常见的方法:不要泄露个人信息。避免在互联网上随意发布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生日、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使用强密码。使用包含数字、字母和符号的组合密码,并且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用于不同的账户。定期更改密码。定期更改密码可以减少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不要...

网站对个人信息应该有什么保护?
答: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使用解密密钥将密文 解密,恢复为明文。如果传输中有人窃取,他也只能得到无法理解的密文,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三是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网民应该非常小心保护自己的资料,不要随便在网络上泄露包括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现在,一些网站要求网民通过登 记来获得某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