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第零次世界大战

作者&投稿:宾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04年2月10日,俄国和日本同时向对方宣战,史称“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的主战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纵横千里,几同赤地”。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伤亡。

日俄战争也影响了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结果是鲁迅弃医从文。当时鲁迅在日本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决定以文艺唤醒国人。
日俄战争也是近代史上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国家的第一个重要战事,让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力量上升,成为新帝国主义国家。该战争结束后,由于分赃不均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19世纪末,日本与俄国因为都想占领中国东北领土,才爆发了这场战争。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急需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同时攫取资源。因此,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大陆政策”,妄图通过攻占台湾、吞并朝鲜、进军满蒙,最终占领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4年7月,蓄谋已久的日本发动丰岛海战,清政府仓皇应战,以致北洋水师最终全军覆没。被逼无奈的清政府与日本缔结《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给日本以停战。

眼看着日本得手,甚至比清政府还着急的,是辽东半岛以北的俄国。
19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占领巴尔干半岛、向欧洲扩张计划失败的俄国便将注意力转向了远东,制定了“黄色俄罗斯计划”,意图鲸吞中国领土,使长城以北成为“黄俄罗斯”。
所以,俄国也觊觎被其纳入“黄色俄罗斯计划”的辽东半岛。《马关条约》后,俄国拉上德国与法国一同,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三国派舰队在日本临海示威,同时俄国向远东增兵近30万,逼迫日本最终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此后,俄国借八国联军侵华机会,全面入侵东北三省,并在1904年以前一直保持着军事占领的状态。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势头过猛,使西方列强恐惧,但山水迢迢,没有国家愿意亲自来干涉,便把目光转向了刚刚崛起的日本。1902年,英日同盟生效,这在日俄海战中间接帮了日本大忙。
其实受三国干涉放弃辽东半岛后,日本不但没有对侵略东北死心,反而在神社正门悬挂上“卧薪尝胆”四个字,以示决心。1904年,日本多次向俄国发出撤兵的要求没有得到完整的满足后,在2月与俄国断交并宣战。
对于这一切,清政府的态度是“谁也惹不起”,因此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政府表示“维持中立”。事实上,这一时期辽东半岛人民受沙俄凌虐早已忍无可忍,因此民众甚至是支持日本的宣战的。

旅顺会战路线失意
7月爆发的旅顺会战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最久的一次战役,也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现代化要塞围攻战,其中争夺大连“203高地”是旅顺陆战西部防线最残酷的主战场。
1904年9月,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亲自到前线指挥进攻203高地,日军使用榴弹炮和其他攻城炮猛烈攻击。俄军环形堑壕被毁后失去守卫,双方展开手榴弹和白刃战斗。战场血肉横飞,双方均死伤惨重。
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拥护者乃木希典,其小儿子便在向203高地冲击时被俄军打死,得知这一消息的他镇静地说:他终于获得了一次为天皇尽忠的机会啦。
由于会战双方投入了大量手榴弹、马克沁机关枪等先进武器和无线电设备,旅顺会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一战中堑壕战的预演。
1905年3月的奉天会战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受日政府之托向俄提出交涉。
此时的美国经济实力大涨,出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目的,已在1898年美西战争中夺下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但美国始终不愿与列强进行直接对抗,而是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鼓吹门户开放,均分利益,顺便发战争财。
俄国在罗斯福调停时仍寄希望于波罗的海舰队的增援,希望扭转败局,没有接受调停。5月,俄舰队终于到达日本近海,在对马海峡与日舰队开打。对马海战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日军两天之内全歼波罗的海舰队,仅损失3艘鱼雷艇。至此,俄国太平洋舰队及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
经过19个月的交战,日本的人力、财力都将消耗殆尽,而俄国接连失利,国内酝酿着革命危机,双方在1905年9月在美国媾和谈判,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此战之后,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日本则跃升为亚洲第一帝国主义强国。
日俄战争与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并列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战争。殖民者进行不义之战的目的,就在于重新瓜分殖民利益,其猖狂掠夺为被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同时,分赃不均的结果也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历代评价
1.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是帝国主义的“世界历史新时代主要历史标志”之一。对日俄双方而言,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帝国主义瓜分与再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是争夺远东霸权的战争。
——王春良,历史学家
2.(日俄战争)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改变了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更有意义的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这对整个亚洲均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影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

世界大战第一,二次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谁引起的,说详细点,谢谢啦_百度知 ...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答:1915-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决定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的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战场,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人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的末期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哪年?战前有两大什么集团?各有什么国家?
答: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0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3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方面内容
答:答案提示:这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讨论和评价,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次,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

近代世界比较大的战争
答: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的20件事
答:1916年,德英展开日德兰战役,是一场比较规模大的海战 1917年,俄出现2月革命,沙皇被推翻 1918年,英美法日等国武装干涉苏联,扶植他人 1917年与1918年,德国内部发生多次起义,迫使德国停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定<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先后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答: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下子炸死5000多居民。接着,德、俄宣战,法、英对德宣战,奥匈帝国向俄宣战,在短短的几天内,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都卷入了战争。到1918年,全世界有六大洲33个国家卷入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持续4年零3个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

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谁能解答下?_百度...
答:以上全部来自我的想当然,没有任何依据,慎重。好吧,你补充了问题,那么按照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有第四次世界大战那么也应该到一战的水平,有热武器产生了是吗???呵呵,做人如果认真到这个程度就没什么意思了。别人只是提出这样一个警告,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他说的核战争毁灭人类文明的可怕后果,而不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答:5、 沙俄的崩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17年3月21日,俄国终于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在八天内被推翻,俄国成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临时政府被推翻。俄共(布)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