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丧事,4个儿各自收礼,穷疯了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啥?

作者&投稿:籍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家老人过世,家中4个儿子,都在收礼?这种事情我们当地没有听过说,可能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不过看着也不像。出现这种情况,那老人的亲戚就一个头四个大了,本来是一个老人过世,只需要随10元就行了,现在是10元分四份,还是每个儿子各给10元?对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不能用穷疯了,这种过激的话来形容。


第一种情况: 当地的风气不好,在前几年有新闻报道贵州一些地方,那边农村宴席成风,很多村民会想着法子办酒。 比如自己家装了个大门,安排摆大门酒,自己爷爷过世30周年了,安排摆个纪念爷爷酒,有些人连借口都不想找了,直接安排个无事酒。

像这种情况摆酒的人,就是为了村民的份子钱,主人有喜,请你喝酒,你要是不来,就不太给面子,亲里亲乡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人家会记恨你的。你要是去了,不能空手去的,那样会让人看不起的。


第二种情况: 当地的村民有些真的不想摆酒,但他们不摆不行,因为每年要参加很多场宴席,自己一直从口袋掏钱给别人随礼,自己家一场酒也没有办。 这样下去谁也受不了,因此他们也只能无奈的跟着当地的风气走,也开始办酒了。


从以上这两种情况来看,这位老人的4个儿子,他们可能是真的穷疯了,借着老人过世,让村民一次性随四份钱。但也有可能就是他们也是被逼的,平常一直参加别人的宴席,今天终于轮到他们家也可以办了,自然要收回些钱回来。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这种奇葩的现象,那就是一个老人过世,四个儿子各要收一次份子钱。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分家了,关系不好,各办各的。

老人丧事,四个儿子各自收礼,不是穷疯了,而是四人之间地位、力量悬殊!

为什么一株吊兰要这样解释?很简单,一株吊兰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且来看看一株吊兰分析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假如,某公年迈驾鹤西去,其四个儿子共同操办丧事。那既然是共同操办丧事,就没有必要分开收礼呀!不,确实分开了。因为兄弟四个人的情况是这样的:

老大是官场上有实权的人物。 奔着老大来吊唁的人多是商人、同僚、部属等,这些人的礼不会轻。


老二是个比较成功的商人。 和老二来往的肯定商人也多,这部分人上的礼肯定也重。

老三是在集上开个小商店,大小也算是个商人吧! 平日里互相来往的也多是集上做小生意的,人情往来也应该比农村普通乡邻之间要多一些。


老四在家种了几亩地,兼着伺候老父亲。 处于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处的人也就可想而知,和他来往的人上的礼基本上不会高。

好兄弟四个人的情况介绍完了。

大家都知道,所谓礼尚往来,通常情况下就是你来多少我回多少,最多在加一点。

老大出了商人们不需要回礼外,其他人是要回礼的。回得应该差不多。

当然了,其他人也都应该按照人家来的大致数额来回礼。

这样一来,如果大家把收的礼混到一块的话,老大、老二、老三回礼的时候是要吃点亏的。所以, 为了不吃亏,大家分头收礼。

这样好不好呢?不好!一株吊兰不赞成这样做。

大家以为如何?

老人丧事,4个儿各自收礼,也就是说,祭奠仪式前,4个儿,设了4个收礼金账桌。把各自往日里随出的份子钱,由各自收回!

4个儿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平日里,亲戚、朋友、同事、或是邻里庄乡,人家有事时随出的份子钱 ,这时,老人去世的噩耗一经送去,人家就会把昔日欠自己的份子钱,也就是人情钱,再还回。还有一种情况,与对方不错的交情,一旦知道了老人去世了,匆匆赶来,祭奠一下,给个面子,这也是自己平时结交下的一份情谊!

4个儿,设4个收礼金点,那是每个儿,都有不同的生活圈子,日后人家有事,可以看丧礼金账,到时付多少礼,依账单为凭据,便以定夺!在付礼的过程中,每个儿的岳父母家的情分随礼,当然就随在了各自的乘龙快婿那里了。

至于老人的姊妹,也就是儿的姑妈,还有姨娘,老人已嫁出的女儿,这些至亲属,到底要往哪个账桌上付礼金呢?这也看4个儿,事前是怎么商量!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都付在大儿礼金账上。俗话说,长子如父!收到的这笔丧礼金,至于如何处理,也要看兄弟4人商量的结果了!有的家庭,把这部分钱做为老人丧事的花费!剩下的钱,兄弟4人平分,钱若不够,兄弟4人平摊。至于,日后,这些至亲关系,如何往来,一句话,还是兄弟4人商量。

综上所述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眼下随份子盛行,当然,于“人情淡薄”也扯不开关系!用到时可前,用不到时可后!这就是严酷的现实!

这个事很正常,其实是题主想多了。

比如兄妹多,且早已成家立业单过了,各人在自已所处的范围内人情世事都拉过很多来往,遇到自已家的白事了,怎么办?

如果按过去的老传统,伙在一起收,那以后对方的红白事上,由谁去还来往?所以现在包括农村,也都是各人的来往各人收,由各人去还。

那年我一个同事老贾,父亲去世,他有弟兄5人,一个妹妹,我们去帮忙,就分了两帮收丧礼,一帮收老大老二老三的,一帮收老四老五老六的。来人即问清是谁的来往,分别上帐。很有条理,也很正常。

所以可能是题主理解有偏,并不可能是一个人要分别给老人的4个儿子行来往,所以说这种现象符合现代交往的习俗,很正常。

说下我姥爷下葬时的情况吧。


姥爷有8个孩子,5个儿子,3个女儿,我妈在女儿里排行老三。大舅90年代就过世了,四舅小时候给别人家长大的,后来在外面倒插门,五舅给了别人家一段时间,又回来了。

所以理论上来说,姥爷的养老是二舅和三舅的,但三舅一直在外面赚钱,前三四年才回去,所以姥爷一直跟着二舅生活。

平时的吃(零食)穿什么的都是大姨管着的,大姨年轻是裁缝,给做了不少衣服。后来大姐(大姨的女儿)开了个服装批发,平时上货遇到合适的衣服,也都给姥爷买上。

身边照顾基本都是我妈,因为我家跟二舅家就隔着一块地。二姨虽然也嫁在本村,但她腿有问题,走路不方便。

姥爷过世后,下葬的钱都是三舅拿的,从买菜办事到请人帮忙,包括棺材(早就准备好了)和墓地(埋在别人家地里,给别人钱),听说一共花了4万多。


办事收的礼钱都是二舅的,大家都不要,包括姥爷自己剩下的一万多(大舅过世时是部队的干部,国家每年给一定的补贴)。

我妈、大姨、二姨,都是出嫁的人,肯定不存在要这个钱的,四舅和五舅都没有在自己家里,肯定不存在分这个钱。三舅说这么多年,自己虽然每年给姥爷一些钱,但实际上并没有怎么管姥爷,所以他什么都不要。

像题主说的情况: 老人过世,儿子们各自收礼,具体是什么原因?

一方面是老人的原因,没有教会儿子们团结,没有一个大家庭的样子;另一方面是几个儿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开始很大方的男人,婚后变得抠门的原因。还有一个重点是,老大的不作为,没有起到一个带头、号召的作用。

我舅舅们、姨们,团结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大姨,大姨作为家里的老大,年轻时各方面的帮助弟弟妹妹们,加上她家庭条件好一些,在经济方面对大家的帮助太多了,而且还经常提醒大家要相互帮助。


比如我妈不识字,我大姨就经常给我三舅说,有跑腿的活多想着点我妈,平时我三舅去镇上或者县城办事前,都会去我家,说要去哪做什么,这样我妈有需要办的就顺道带上了。

我爸过世的早,早些年家里干农活,我大姨经常给我二舅说,帮我们干点,要不然我妈一个人太辛苦。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兄弟姐妹之间是否和睦,跟父母和老大有很大的关系。

我是@阿朱读书,用读书丰富思想,用写作充盈人生,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关于老人丧事、4个儿子各自收礼、首先我敢说是公平公正的。穷疯了吗、是不对的说法、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啥、请听我一一道来。所谓的一娘生九种、五个手指没有一般起

也就是说,四个儿子。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人际关系。因为工作不同,收入就有大的差距。结交的亲的近的、朋友也是不同的、礼尚往来也是不等的。下面我用举例来说吧、用各自的朋友说起。例如,老大是一个工程项目经理、 他所交接的朋友大多数是搞工程企业的。对方有红白喜事都会去捧场参加。礼尚往来、搭礼、起码是两千到3000元。再举例说一下,老二:比如说老二是卖品牌儿,名牌儿衣服的。他的朋友大多是做生意的老板。他们的礼尚往来也是两千到3000元的

再说一下老三:比如是一位工厂工人、他的朋友多数是同事,工友。他们的礼尚往来、大多是300到500元。最后说一下老四:比如老四是一个农村农民。他所结交的朋友是乡亲乡里的朋友、是种地的朋友。他们的礼尚往来是100元到200元。通过以上的举例,大家可以看出人均收礼才是不合理的

因为以后老大老二的朋友办红白喜事也是由他们参与、各自回礼。老三老师也都同样。再说老大老二的朋友办事、也不会邀请老三老四。所以他们要各自收礼各自收藏账单、以后朋友们办事回礼有个参考

关于老人丧事还有一个原因、还以上面例子谈一谈、就是弟兄四人坐在一起商议商议。老大,老二和两位兄弟说、你们俩经济条件差、所有老人丧事操办、都有我们俩来出支、也是为了照顾两位兄弟

我给大家说一下老人丧事的费用。一口上好的棺材、上万元、请一半儿鼓匠1万多元。请地方民间小戏上万元。花圈纸火上万元。一桌饭菜五六百、四个儿子的亲友最少坐30桌。有钱的人讲面子,讲排场。也是为从小养育的老人

走的风光体面、送最后一程已尽孝心

从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讲,老人伤事是比较简单的。靠种地没有多大的收入、也办不起隆重场面、酒席、也就是亲的近的乡里乡亲,三朋四友。吃点酒菜、请一班鼓匠吹打,吹打。也不存在各自收礼、至于说穷疯了吗?根本不是这样、是完全不正确的说法。农村有句话叫,有钱的埋钱、没钱的埋人。最后一句、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助到你 谢谢!

网友们对我的回答是否赞同、有什么不同介意多多留言评论《我是内蒙老石》有喜欢我的请加个关注 谢谢大家



~

丧事具体流程?
答: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11、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12、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葬礼 ...

老人去世大儿子办酒席收礼,小儿子需要去给哥哥随份子吗?
答:都是兄弟,老人去世都要为老人守孝,至于收礼的事那不是大家都有一份么!为什么小儿子要去随份子钱呢?!

中国人在办丧事时,为何后人都要披麻戴孝?
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中若有老人长辈去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在办白喜事也就是丧事时,他的子孙后代都应该披麻戴孝哀悼已经逝去的亲人。这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美德和传统,在丧事期间,孝子孝孙们披麻戴孝的缅怀长辈,身着白衣孝服来表示自己的心地洁白,不染世尘。暗喻要做个明白事理之人。有的地方...

办完丧事,收到的礼金该怎么分?
答:丧事礼金的来源主要有:1、死者的亲友所送的礼金;2、死者的子女亲友所送的礼金;3、死者的配偶亲友所送的礼金;4、死者的兄妹亲友所送的礼金。从丧事礼金的来源可以看出:丧事礼金并不是送给死者的,而是送给死者近亲属的。死者已经死亡,已不可能再接受他人所送的礼金,而“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

中国农村的丧葬风俗
答:3. 传统信仰在中国农村,人们普遍信仰祖先和神灵。他们认为死者的灵魂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在那里得到超度和安宁。因此,人们会在丧葬仪式中进行超度,以保佑死者在来世得到安宁。总之,中国农村的丧葬风俗和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死亡和生命的态度和观念。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

丧事随礼随多少,必须是单数吗?
答:份子钱多少比较合适,还要看亲属与死者关系的亲密程度。直系亲属往往是随份子的重头戏,尤其是死者的女儿,在老家基本都是三千、五千的随,如果死者有三五个闺女,单女儿们的份子钱,就足够整个葬礼的开销。非直系亲属随份子也是有讲究的,随份子前平辈亲戚之间通常会沟通一下,尤其是比较大的家族。份子钱...

老家村里人办丧事有一道程序叫:收头,不知道这道程序是什么意思?它的目...
答:这个收头就是与死者家属有来往关系的人给死者家属一部分钱。。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在农村里一般都是几块钱的收头钱。。这个已经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了。。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经济支持,因为办丧事还是需要钱的吗。。早时候,很多人连丧事都办不起。需要村里人的支持。。

丧事办完后收礼金会怎样
答:丧事是最壮脸的事收得多说明你人脉多交际广。丧事结束后执事会根据礼单照头分发礼金。你同事的给你 你哥哥姐姐的自有人会给他们

丧事随礼怎么写 丧事随礼怎么写 白事红包怎么写
答:丧事随礼白事红包最简单的写法就是六个字:中间写大字——奠仪 左下小字款——某某某具 或者:(右上写称呼)某某千古 (左下送礼人名款)某某敬挽 丧事礼金封包:一般是用素色纸、白纸来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办丧事流程
答:办丧事流程家人去世以后去找殡葬车,然后在人不行之前去买寿衣,殡葬的人来了以后会帮你的亲人穿衣服,在这之前你可以擦拭家人的遗体,穿好寿衣之后,将实体抬入纸棺中,送往殡仪馆寄存,在此说好火化日期,一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