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断句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法停顿

作者&投稿:芝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现代汉语译文:
听说王昌龄被降职当龙标县县武装部长兼县公安局长,{我}在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停顿划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了,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扩展资料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给好友王昌龄的七绝诗。李白和王昌龄,同为诗界的“天之骄子”,他们的友谊山高水阔,成为时代佳话。那么,这首诗是李白在何种背景下写给王昌龄的呢。
题目“左迁”和“龙标”二词,左迁: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所以“左迁”就是贬官的意思;龙标,唐代地名,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建制。
在今湖南省怀化黔阳县境内,当时王昌龄被从江宁(今南京市)贬官到龙标做县尉;遥有此寄,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远方和思念。李白惋惜王昌龄远离自己,也传递出对王的一片厚谊。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辞源》解释为“柳絮”,柳,古人以“折河边柳”表达送别而不舍的情感,春天,柳树飞絮满天,春末,柳絮飘尽,无影无踪,所以诗中的“杨花落尽”就有些无根飘零的意味了。
子规啼:子规,布谷、杜鹃,又名杜宇,传说为望帝杜宇的化身,他禅位后幻化为杜鹃,日夜啼叫,叫声凄厉,六、七月尤甚,所以有“杜宇啼归”的典故。作者在开篇。
通过“杨花落”和“子规啼”起兴,以事物兴所咏之情感,既交代了写诗的时令——春末夏初,又特意以“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这两种现象暗示作者隐而不发的情绪。杨花飘落,柳絮飘尽的时候,预示春天即将过去。
子规啼叫,春末夏初杜鹃鸟啼叫尤甚,其声悲伤、凄厉。所以,暮春与伤感的结合,消极意味就呈现出来了,作者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融情入境。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这样奠定下来。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听说”之意;龙标,古人有以官职或所在地名代指某人的习惯,这里龙标代指王昌龄本人;五溪,地点,关于此地点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认为是黔湘交界的雄溪、樠溪、酉溪、辰溪、潕溪的统称。
也有认为是湖南怀化境内的五条河流,根据后句“夜郎”所在地点分析,这里的五溪应在怀化境内。然而,无论是哪个五溪,都处于当时国度的边缘地带,属蛮荒之所。因此,作者听说好友王昌龄可能“过五溪”,则暗示了王的贬所龙标县是比五溪还要荒凉的地方。
作者即为好友痛惜,也感叹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到好友。“闻道龙标过五溪”紧扣主题,与题目遥相呼应。
这两句:“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时节和隐含的情感趋向;“闻道龙标过五溪”则是作者听说王昌龄左迁以后的猜测。古人交通和通讯都非常落后,消息传递的速度受到极大限制。当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很有可能王昌龄不但已经启程,而且估计就快路过五溪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两句并没有一处伤感或悲伤的字眼,不着一字的沉默,却隐含着更多的痛。不见伤,却处处痛。
第三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与:给,寄……给……;愁心,这里指忧愁的心,其实就是忧愁的情绪,愁绪;月,在古诗词的意象中往往代表着“相思、乡情、友谊”。在这句诗中,作者一反此前的隐忍,他的情绪犹如开闸洪水。
“同情、痛惜以及依依不舍”等纷纷倾泻而出,“我寄愁心与明月”,就让我把愁心寄托给明月吧。历史上,王昌龄在被贬以前任职江宁丞,相当于南京市副市长。而从南京到龙标县,不但从繁华坠到了荒凉,而且需要沿长江溯流而上。
其赴任之艰难可见一斑,王昌龄的心灵境遇和物质条件都遭到了巨大考验。更悲催的是,此时作者李白尚在千里之外的扬州,没能亲自前往送行。想到这些,李白只好将“不舍、惦念、痛惜”等复杂的感情托付给明月,让“天涯共此时”的月亮去关心好友、诉说离情吧。
最后一句“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文学史上好友之间相互表白的经典诗句。随风,有史料记载为“随君”;夜郎,历史上有两个区域都被称为“夜郎”。一是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曾在现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部以及四川南部等地区建立过政权,被称为“夜郎”。
另外一个“夜郎”则指唐代朝廷在现贵州桐梓以及湖南沅陵建制夜郎县。那么,这首诗中的“夜郎”到底指的是哪个呢?根据地理资料获知,湖南沅陵在黔阳县境,而龙标县就在沅陵,这与上句的地点“五溪”相呼应了,相隔不远。
所以诗中的“夜郎”应为湖南境内。夜郎西,因为当时李白在扬州,从他的角度来说,龙标县自然就是“夜郎西”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将作者的全部情绪都集中了起来,既有忧愁,也有挂念。我把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它随着风一直陪伴你到夜郎西边。
作者赋予大自然中的“明月”和“风”以人类的感情,这样就与王昌龄建立起了心灵沟通,也成为维系作者与王昌龄友情的空间纽带。
所以,“明月”和“风”在诗中营造的境界,不但神奇浪漫,而且具有特殊的文学意义。尤其是,它所蕴含的真情实谊,更让人唏嘘感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译文及注释
答:文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译文及注释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原文及翻译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和译文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风景,并...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哪三层意思
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以下三层意思:一,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表达作者对怀才不遇遭遇贬谪的友人的同情;三,表达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无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瑶有此寄是什么意思?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下一句是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译文...

我寄愁心与明月 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简要赏析
答:“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说我把自己的那份对你的担忧托付给明月(让它陪伴你一直到夜郎的西部)。这句诗给无感情的明月赋予人的感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远赴偏壤之地的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赏析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如下:1、主题概述。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2、品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这句是景物描写,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点明...

文盲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没有对偶句?
答:没有对偶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很显然这里没有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

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6.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1. 李白写的关于愁的诗句 2. 李白关于愁的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愁的诗句 1.写出三句李白的带愁字的诗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