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风味小吃 ——“食惯嘴”粉皮 作文

作者&投稿:西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家乡的风味小吃——“食惯嘴”粉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的确,美味总是会让人垂涎三尺。我的家乡信宜就有许多风味美食,但如果让我排名,排在第一的当然非“食惯嘴”粉皮莫属。
这不,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带着馋虫一起杀到了“食惯嘴”粉皮店。一大早的,粉皮店就已人山人海,座无虚席。“食惯嘴”粉皮果然名不虚传。我好不容易才和妈妈找到了座位。不一会儿,粥和粉皮都上来了。远远地粉皮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放到眼前一看。哇!精致的瓷碟里码着一卷卷洁白晶莹的粉皮。单是看这一小卷一小卷冒着热气的艺术品般的“羊脂玉”,就足已令人赏心悦目了。细看,粉卷上星星点点地洒着些白芝麻、绿葱末,底下的酱汁若隐若现。酱香、粉香夹在一起,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为了充分享受美味,我耐着性子慢慢地把粉条搅拌均匀。太香了,我咽咽唾沫,迫不急待地夹起一筷粉皮送到口中。啊!酱香、粉香、麻香,爽嫩、柔韧同时在口中爆发。难以形容的美味在我的口中来回翻滚,只一口,我已飘飘欲仙了。
此刻,我再也顾不得修炼了已久的“淑女功”,只听“风卷残云”的响声,半碟粉皮已找到了好所在。这时,妈妈叫我用白粥配着粉皮吃,果然更妙了。
这么好吃的粉皮是怎么做成的呢,趁妈妈还没吃完,我溜进了厨房。厨房里只有两名工人,可她们却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一会儿磨浆,一会儿把浆蒸成粉皮,一会儿铺粉皮,一会儿切粉皮,一会儿淋酱汁,放佐料……忙得不可开交。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没想到一碟小小的粉爷爷这么复杂的工序。妈妈还告诉我,粉皮除了拌酱汁,还有许多吃法,如:煎粉、肠粉、粉汤等。
其实,“食惯嘴”粉皮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据说,“食惯嘴”本来叫“食龟嘴”,它是个地名,就在池垌大队周村的对面河边。“食惯嘴”则是在国民党政府时代才叫开的。以前池垌一带交通很不方便,去信宜、罗定、广西等地赶集的挑夫,喜欢在食龟嘴这个地方歇息,吃碟粉。开始时人们叫”食龟嘴”粉,后来觉得“食龟嘴”有把食客暗示成龟的意思,不大好听,于是有人将它改为“食惯嘴”,含有“食惯了再来”的意思,且又通俗顺口,“食惯嘴”粉的叫法就是这样来的。
爽嫩的口感,精心的制作,悠久的历史……这一切构成了美味十足,又远近闻名的“食惯嘴”粉皮。信宜美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