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瑶传文言文知识

作者&投稿:仰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文言文元史杨惟中传相关答案

译文【杨惟中传】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知书,有胆识谋略,为太宗所器重。

二十岁时,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余国,宣扬蒙古国威,颁布蒙古政令,使各国官民户口皆归于蒙古,太宗准备大大重用他。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

蒙古大军攻克枣阳、光化、光州、随州、郢州、复州、襄阳府、德安府,得名士数十人。杨惟中收集宋程颐、程颢的著作送至燕都,建立宋大儒周敦颐祠,还设立“太极书院”,聘请儒士赵复、王粹等来授课。

惟中一心要以圣贤之学来治理天下。拜为中书令后,太宗驾崩,太后听政,国家大政由惟中一人主持。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目无法纪,肆意横行,惟中奉诏为该道宣慰使,将斜彻依法处决。金亡之后,金将武仙也在邓州被击溃,余党散于太原、真定之间,占据大明川,用金朝的开兴年号,有兵将共数万人,到处掠夺百姓。

朝廷诏令诸道会兵讨伐,未能消灭。 杨惟中持皇上圣旨去招安,主帅投诚,其下官兵都归附于蒙古。

宪宗即位,世祖为皇弟,镇守金莲川,有权在所领地区立官府,拜官封爵。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以杨惟中为经略使,使他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亳、颍诸州屯田。

金亡之初,任命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刘福既贪婪,又残忍,迫害金朝遗民二十余年。

惟中把刘福召来,要他听从管束,刘福托病不来。惟中强行召至官厅大堂,先布置衙役执刑仗于两边,然后派人去对刘福说:“你若不来,我将以军法从事。”

福不得已,带着数千卫队来见惟中,惟中用大梃将他打倒,不数日即死,河南从此太平无事。 调任陕右四川宣抚使。

当地驻军统帅骄奢不法,深为民害,特别是郭千户尤甚,杀人之夫,夺人之妻。惟中将他斩首示众,关中军纪肃然。

惟中常说“:并非我好杀人,国家纲纪不立,以致这些人虐害良民,而民又无处控告,不去掉这些人是不行的。” 宪宗九年(1259),世祖统领蒙军东师南征,奏请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令他建立行台,宣布皇帝恩德,蒙古军攻汉军均受他节制。

蒙军北还时惟中卒于蔡州,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忠肃公。

2. 文言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有一个人叫范元琰,字伯圭,是吴郡(浙江)钱塘人。

他非常善于学习,通晓经史子集,并且十分精通佛家经典。但是他的性格非常谦和,不凭借他所擅长的东西在别人面前炫耀。

他家里很贫穷,只能靠种菜维持生计。曾经有一次出行,看见有人偷盗他的菜,范元琰赶紧就走开了。

她的母亲问他原因,他就把实际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问偷盗的人是谁,范元琰说:“我之所以会选择退却,是害怕(我指出他偷盗的行为)他感到惭愧,现在我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不愿意告诉别人”于是母子二人把这件事当作秘密。

只要有偷盗他们家菜的人,范元琰就按这种方法对待,从这以后偷盗的人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整个乡在也门又偷菜的人。 我是不赞同了,这是为虎作伥,惯着偷窃的人。

但是,作为答题的话,应该表示赞同,文章想说范元琰乐善好施,善良的品质。

3.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

小题1: (1)喜欢 (2)听到 (2分,每小题1分)

小题2:B (3分)

小题3: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4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

小题2: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

小题3:

试题分析:阅读第一句“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从性格和爱好两方面概括。

4. 与朱元思书相关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反:通“返”。例句:窥谷忘反。意思:返回。

转:通“啭”。例句:千转不穷。意思:鸟鸣声。

2.古今异义

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奔 古义: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

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3.一词多义

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到极点)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

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

4.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语,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倒装句

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

即:飞戾天之鸢者

6.古今异义

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 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政治规划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猛浪若奔。奔 古义:指飞奔的马。今义:奔跑,飞奔。

5. 吕元庸文言文字字洛实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翻译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6. 文言文《梁书.萧琛传》的文言知识

一 原文重点。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琛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俭与语,大悦。俭为丹阳尹,辟为主簿,举为南徐州秀才,累迁司徒记室。永明九年,魏始通好。时魏遣李道固来使,齐帝宴之。琛

于御筵举酒劝道固,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劝。”琛徐答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座者皆服,道固乃受琛酒。东昏①初嗣立,时议以无庙见之典,琛议据《周颂·烈文》、《闽予》皆为即位朝庙之典,于是从之。梁台建,为御史中丞。始琛在宣城,有北僧南度,惟赉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

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②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处之不疑。又禁杀牛解祀,以脯代肉。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而琛性通脱,常自解灶,事毕馂③余,必陶然致醉。中大通元年,为晋陵太守。以疾自解,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卒,年五十二。遗令诸子,与妻同坟异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车十乘,事存率素。乘舆临哭甚哀。诏赠本官,加云麾将军。谥曰平子。

二 翻译重点。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萧琛几岁时,堂伯萧惠开抚摸他的背说:“(这孩子)必定能振兴我们的家族。”萧 琛小时候颖悟聪敏,有奔放的辩才。初任职齐太学博士。当时王俭在朝中掌握重权,萧琛年轻,不为王俭所赏识,萧琛依仗着自己的才气,想要看望问候王俭。一 次,王俭在乐游苑设宴,萧琛就穿着虎皮靴子,拄着桃枝拐杖,径直走到王俭的座位前,王俭和他交谈,非常高兴。王俭担任丹阳尹,征召萧琛为主簿,又推举他为 南徐州秀才,萧琛屡次经升迁任司徒记室。永明九年,北魏开始与齐建交友好,当时北魏派遣李道固作为使者来齐,齐帝设宴招待他。萧琛在筵席上举杯对李道固劝 酒,李道固不接受,说:“公庭上没有私人礼节,所以我不能接受您劝这杯酒。”萧琛慢慢地回答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雨点洒到公田里,同时私田也跟 随承受雨点的恩惠’。”在座的人都佩服萧琛的口才,李道固于是接受了萧琛的劝酒。东昏侯继承皇位后,当时议论认为没有入庙拜见的典章制度,萧琛建议依据 《周颂·烈文》、《闵予》都是即位拜见宗庙的典章制度,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7. 陆元方卖宅的文言文阅读翻译和答案

【《陆元方卖宅》原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

曾:曾经

直:通“值”,价值

因:就;于是

甚:很;非常

出水:排水

闻:听见

遽:就

辞 :拒绝

侄:侄子

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尔:这样

是:这是

诳:欺骗

但:只

【翻译】

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 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拒绝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这是欺骗对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