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法三章的意思

作者&投稿:毓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一:国务院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问题二: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汉语文字】 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字词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问题三:先发治人,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约法三章”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 组本纪》。原意是指刘邦简化秦朝苛法, 百姓约定三条规定。
后来“约法三章”一 ,泛指根本性的法律、规定。据记载,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暴君当 ,农民起义爆发,各路诸侯纷纷响应,一 间,秦王朝就土崩瓦解了。刘邦首先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悉数集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 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 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大意是,刘邦召集各县有声望的父老 们说:“父老乡亲们久受秦国苛刑之苦啊! 我和各路诸侯约定,谁先入关谁就可以称 王。
现在,我当上了大王,与父老们约定三 条刑法:“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盗窃按情 节轻重治罪,秦国的其他苛法一律废除,官 民均可安居乐业了。”百姓们听完这些,顿感浑身一阵轻松。 后来在中国史书中“约法三章”还用于表示 *** 轻刑缓赋的措施,“三”已成泛称。
先发制人(xiān fā zhì rén),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先发制人”常误写为“先发治人”,应注意。】

问题四:约法三章的意思是什么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问题五:约法三章?代表什么意思?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中文名
约法三章
外文名
draw up three chapters of law
提出者
汉・刘邦
提出时间
汉代
应用学科
日常生活
信息
【汉语文字】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鸿门宴
刘邦进入咸阳后,部下诸将见到秦宫室中的珍奇玩好、金银财宝,不禁眼花缭乱,馋涎欲滴。惊奇之余便肆无忌惮地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咸阳城中混乱不堪。一贯好酒及色的沛公以征服者的姿态大摇大摆地走进秦宫室,面对不可胜数的帷帐珠玉重宝和数以千计的后宫美女,也不禁贪婪地想止宫休舍 ,体验一下做关中王的滋味。好在刘邦手下诸将中还有头脑清醒的人,不断地提醒着他。
比如,樊哙对他说:沛公,你是打算将来统一天下,还是打算占有这些财富,只做一个富翁而已?珠宝玉器和美人妇女都是秦所以亡天下的原因,你怎么能留在宫中呢?应该赶快还军灞上。但刘邦此时正沉迷于胜利之中,根本听不进樊哙的话。张良听说此事后,也对他说:秦为无道,沛公你才得以至此。这和暴秦有什么两样呢?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希望你能听从樊哙的劝告。在樊哙和张良的苦苦劝说之下,刘邦这才醒悟过来,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灞上 ①。
刘邦还军灞上后,便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向他们发布安民告示: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②这个安民告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约法三章。关于刘邦的约法三章 ,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它是刘邦由农民起义领袖向地主阶级代表转变的标志。在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 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合理的。在根据约法三章 ,如果谁敢于再像陈胜、吴广那样杀死将尉,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话,那就要被处死。因此,这是保护地主阶级生命财产的法令。其次,命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实际上是保留了秦王朝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并使之为自己服务,他们行县乡邑 ,将刘邦的约法三章传达给乡绅百姓,这一作法从本质上讲保护了关中地主集团的利益。第三,更为直接的是,刘邦当众宣布怀王与诸侯的约定,并刻意笼络人心,一再表示他率军入关是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便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关中地主集团的好感。于是,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而刘邦则辞让不受,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一来,人又益喜 ,他们终于消除了对刘邦的怀疑和戒备,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样,刘邦在未来与项羽对关中的争夺中,已经棋先一着了。
正当刘邦在灞上约法三章时,项羽也已扫平河北,率诸侯的40万联军和秦将章邯的20万降军一路浩浩荡荡地渡河进抵新安(今河南渑池)。由于诸侯联军中的士兵从前大多曾被秦征发到关中服徭役,轻折辱秦吏卒。这样,项羽部下的两部分军卒中间,便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和猜忌。
秦降卒们担心,万一入关后不能取胜,项羽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项羽听说此事,不但没有想办法安抚,反而害怕这些秦吏卒人心不服,到关中后无法约束,会出乱子,便在一夜之间将20万降卒统统活埋在新安城南,只留下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3人,从而造成了自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坑杀赵40万降卒以后的第......>>

问题六: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原指军队法纪严明,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问题七: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就是事先约定规矩,大家以后照规矩执行。比如:你去上班,到一个公司,公司要求你要了解公司规章制度,并以后照章执行这也是约法三章,在比如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约法三章大家以后家务分工,我负责煮饭,洗衣,你负责挣钱养家,每周公共一起做一次卫生大扫除。这也是约法三章。

问题八:约法三章的意思是什么? 约法三章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汉书・刑法志》:“ 高祖 初入 关 ,约法三章。”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 安老爷 、 安太太 ,又因姑娘当日在 青云山庄 ,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既是他自己求上门来,总得给他个约法三章。”
【[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贰a new government] 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

问题九: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汉语文字】 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字词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