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中怎么区分预算工时,标准工时,实际工时

作者&投稿:芷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管理会计中,标准工时;是指从事某项作业的参考工时或工时定额。标准工时一般应在同等条件下(同样的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进行多次测量后制定,但也可根据理论计算确定标准工时
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定额×加工件数×等级系数+休息生理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分钟)
等级系数依加工者工种等级不同而不同,初级工为
1.1,中级工为1,高级工为
0.9。
准备结束时间指工具、刀具、量具准备时间、机床维护时间、环境卫生清扫时间、理解图纸时间、送检时间、工序转移时间等。
比如酒店员工清洁。通常一间需要一小时,要清洁两间,准备结束要半小时。
那工时定额就是1*2+0.5=2.5
这个举例有点简单了。
2,管理会计中,预算工时:根据日常员工劳动量,平均计算所给的指标.即每日的工作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所完成工作量必须符合在这个时间应该完成的工作的标准就是预算工时。
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
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技术工艺部制定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
技术工艺部修订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后,生产车间方可执行。
工时定额管理体系的建立
1、工时定额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成立工时定额审定小组并设工时审核员1名,各制造公司设工时定额员1~2名,各生产车间设工时核算员1名可兼任。
2、集团公司工时审核员的职责是负责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负责公司工时定额标准的组织制定;负责对各制造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相关报表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3、制造公司工时定额员的职责是依据公司工时定额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内产品工时定额的组织制定和日常管理,并组织各车间贯彻执行;负责工时定额的统计分析工作,平衡各车间工时定额水平。
4、各车间核算员的职责是负责工时定额在本车间内贯彻执行和管理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和制造公司要求的各种报表的提报工作。

~

管理会计标准分配率
答: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标准人工工时总数=42000/(400*12)=8.75。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是制订标准成本依据之一。由于制造费用不能直接归属到所加工的产品中去,因此需要采用一个预定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在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下,它是将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除以标准人工工时...

求教:为什么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等于间接人工费用除以直接人工预 ...
答:一个产品的成本包括间接人工费和直接人工费等,间接人工费是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管理费等,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就是把预算的间接人工费(间接人工费没有预算工时)分配给预算的直接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就是价格标准: 标准分配率就是标准成本费用的分配标准,是用标准成本费用除以总工时的:标准...

初级会计考试核心考点-管理会计基础,十大知识要点
答:账务处理中,原材料和职工薪酬的领用通过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贷记相应的成本科目。【知识要点5】辅助生产和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制造费用的分配同样依据生产工时或定额工时等标准。财务处理时,通过“生产成本”科目记录...

间接人工费用与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是什么关系啊?
答: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预计产量”数据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人工总工时和人工总成本是在直接人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含间接人工等)。直接人工...

会计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几种?是什么?
答: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 1:实物量度:(千克,吨,米,台,件等)2:劳动量度:(劳动日,工时等)3:货币量度:(元,角分等)

企业预算怎么编制
答:2.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的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它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优点:(1)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2)不受现行...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是怎么样的?
答:所以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有哪些
答:这里的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行的会计分支。尽管两者的信息源相同,计量单位甚至提供的财务信息也有相当的部分重叠,但两者的差别也十分明显。1、使用者不同:财务会计的使用者多为外部机构或个人,比如,股东,债权人,税务机关,银行等;管理理会计则为企业或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

成本会计中,效率差异是什么
答:×标准价格–∑(各直接人工预算工时×标准价格)。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