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 农作物熟制 高中地理农业问题

作者&投稿:姬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三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一般来说,越向南农作物一年成熟次数越多。而青藏高原是一年一熟。

一·按自然区划分: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一年一熟 2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一年三熟
二·按温度带划分:1热带 分布范围: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水稻一年三熟
2亚热带 分布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两熟至三熟
3暖温带 分布范围: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以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4中温带 分布范围: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5寒温带 分布范围: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
6青藏高原区 分布范围:青藏高原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答案仅供参考,本人不是地理系,学经济的。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三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一般来说,越向南农作物一年成熟次数越多。而青藏高原是一年一熟。
另外大棚例外 大棚早熟多熟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平原一年两熟局部地区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一年二熟,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求高中地理会涉及的农作物生长特点及熟制等相关信息~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三熟
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青藏高原是一年一熟。
一般来说,越向南农作物一年成熟次数越多。

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芝麻:喜温耐旱,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耐寒、耐旱、耐瘠薄作物,喜冷凉、温润的气候条件,对热量要求不高,
生长期短(西北内陆地)区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我国冬小麦(暖温带或亚热带)和春小麦(中温带)的
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小麦一般春播夏收
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气候及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怕涝),酸性土壤 水稻:喜高温、多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玉米:性喜高温,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
柑橘:喜温润,怕寒冷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
平原例外)
苹果: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大豆:为中温作物,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 棉花:喜光热充足、耐旱、忌渍,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长绒绵:日照充足、
温差大、气候干燥、需灌溉的地区)
黄麻: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
作物)
蕉麻: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
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壤土,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主要分布在温
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芝麻:喜温怕涝
油棕: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热带作物)
咖啡: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
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热带作物)
可可: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热带作物) 剑麻:喜高温耐旱(热带作物) 橡胶:喜高温多雨(热带作物)
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长日照作物
油棕:喜高温多雨、充足阳光和湿润肥厚的沙壤土(热带作物) 枣椰: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 向日葵:喜温又耐寒的作物
油橄榄:生长能力强,耐旱喜光,能耐较高的气温,并适于在多种壤上生长,且
寿命长
青稞:具有独特的耐高寒特点
烟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易染病害等特征。
猕猴桃: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适中、湿度稍大地带,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
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 辣椒: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不耐低温的植物
地形:
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或立体农业 湖泊、水库(淡水养殖)、沿海海域-------宜渔业
气候: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宜畜牧业

正因为缺水所以才需要灌溉.如果是降水非常充沛的地区,降水已经足以维持作物生长,对灌溉就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但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足以维持农作物生长,所以需要人工进行灌溉.灌溉农业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区发展正是因此.称之为灌溉农业就是突出灌溉对其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它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显著区别(其他方面却可能没什么区别,比如耕作方式、熟制等.主要是依赖引水灌溉这点比较特殊). 不要把灌溉理解为浪费水(虽然我国普遍存在的大水漫灌确实很浪费),如果灌溉得当同样可以实现水资源最大化利用,比如喷灌、滴灌.在干旱区除了引水灌溉之外种植业发展别无他法,因为这里水源稀缺.但是毕竟灌溉会加大干旱区的用水压力,在生态脆弱区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因此灌溉规模应该严格控制,防止过度灌溉(个人认为能维持现有灌区就不错了,没有必要继续开垦扩大灌溉.虽然这可以缓解粮食和耕地压力,但西北地区荒漠化会加剧.干旱区有时更适合发展牧业,不应该作为农业主产区考虑.应该多花点心思在优化开发中东部传统农业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