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频率量级: 2.2GHz 怎么样? 笔记本cpu主频2.2GHz够不够玩游戏?算低压吧?

作者&投稿:尤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是普通应用,足够了。
不管是双核,还是单核,可以胜任目前90%以上的个人计算机应用。
不管理AMD,还是INTEL,在这个频率级数上的CPU,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家庭应用。

频率不能决定一切,电脑的性能不是由频率或者其他单一的要素决定的。而且2.2GHz频率一般,现在主流频率为2.4GHz以上,高的可以达到3.0GHz.

单核、双核还是四核。单核的话不行,双核还不错,四核最好,视CPU定。

请贴出具体cpu型号

处理器主频2.2GHz跟2.40GHz有什么区别?~

处理器主频2.2GHz跟2.40GHz在使用上,影响的性能基本上是无法察觉的。主要是差别太小了。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外频与倍频:
CPU的工作频率(主频)包括两部分:外频与倍频,两者的乘积就是主频。倍频的全称为倍频系数。CPU的主频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倍频可以从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处理器主频以每秒处理器周期可运行的百万次计算。通常,具有较高MHz或GHz的处理器能够提高电脑运行创新、娱乐、通信和生产力应用的性能。但主频只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方面,主频高的机器整体性能并非就一定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现代CPU技术发展至今, 主频早就不是衡量CPU性能的唯一标准,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了。
现代的CPU,性能除了主频这个因素,更多的受到核心数量,核心先进程度等因素影响,单纯一个2.2GHz的频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无法由此判断CPU的性能。
要确定自己CPU的性能,还是需要提供具体的CPU型号。
至于是否低压,跟CPU频率还是没有关系。低压CPU指的是CPU的工作电压低于标准版,主要用于延长续航时间,和主频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