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是一条路,还是两条路 什么是养成教育

作者&投稿:佘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然是两条路了,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附:《战略前沿技术》
  教学与科研是一条路,还是两条路?教学与科研其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多年前,高校、研究所就号召广大教职员工要产、学、研齐上,而且这种说法持续了很多年,似乎现在也是这样。想一想,觉得有些可笑。作为一个教授即要科研做得好,又要教学做的好,甚至产业化也要做得更好。你说这对一个教授来说是多么大的挑战!教授得有多大本事。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和做法,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主管领导大概认为教师是有闲和有知的一类人。有闲就是有时间,一个教授或者教师在课余之后有大量时间,应该有精力来完成其它一些业务。而有知就不用说了,一个教授有足够的领域专业知识,既然都高在教授这个份上了,那么教授就应该有能力利用他的知识和经验将一些所谓的成果或者知识进行研究以及转化,进而能够实现所谓的产业化。一个根据是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教授就应该将知识转化成力量。如果说让一个教授一边从事科研,同时在一边从事教学还有心可原的话,那么,再让一个教授去搞产品、去闯市场,这简直就是笑谈。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啊!
  现在还有一种观点,似乎认为只有教授才用资格站在讲台上,持这种观点也颇让人哭笑不得、不知所措。姑且不说现在有多少做研究的而评不上教授,而不从事研究的到混得了教授的头衔的一大堆人。让一个科研人员作为教授来讲课,不过是因为他一直在从事科学研究,是他的某些研究经历、资历高些而已,这与他能否把课讲好真没有什么关系。讲课毕竟不是做科普和做报告,可以夸夸其谈。一个科研做得好的人,未必课就上得好;课程上得好的人,科研未必就擅长。从事过科研或一直在做科研只是表示他一直走在研究的前列,只不过是他有条件和机会从而学有专攻,术有所成,不过也是一技之长,所谓的专业罢了。而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至于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等,为将来从事某一门心中向往的职业而准备,或者从事自己喜欢领域进行钻研。
  单纯从事研究的人,不用考虑教学问题,只需对问题进行思考或者实验。从事研究就是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以此获得问题的求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具有一股持久的钻劲、关注和热爱,更要有闲,由此才能深入思考。而作为从事教育的人,不但要有专业,需要懂得心理学,更要有一颗播撒爱的心。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能理解前人留下的经典,不仅要能照本宣科,还要有更多自己的体会、思想和演绎,才能将一门课讲好。一个教师难能可贵的是,他如果能够有目的的和有选择性地,将较新的研究成果注入到教学的课程之中,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他是成功的,而无疑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花时间阅读和整理较新的科研文献。我感觉这才是现代教师、现代大学所应该做的事情。相反,困于现实和现状,现在的教师有大部分都不敢这样做,或不愿意这样做,或者懒得去做,维持现状或得过且过就是最好的了。说得再远一点,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是在如何即要遵守教学大纲,又要如何超越教学大纲之上下功夫,如何把握一个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大问题,在授课的同时能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个问题;同时,教育主管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又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科研和教学是完全两条不同的道路。而现在的大学似乎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评价方法,绩效工分制,又红又专的人才机制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因此,普通的教职员工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大部分的心思都放不知道放在哪儿。当一个人心无定所时,他又如何谈得上一心一意从事教和研。
  我们的大学似乎迷失在前行的道路上。这些年,倒是大学的地盘变得越来越广,院系变得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来越多。大学的整合、各种工程,各种人才计划,层出不穷。大学变得千校一面,大学就是所有专业、部门、大而全的集合,或许一些大学正在失去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大学不是在如何培养学生和提高教育与科研的内在上下功夫,而是以各种考核指标、各种报表为依据和向导。
  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教学,都需要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鱼和熊掌岂能兼得!当然个别案例总是有的。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大学里面的讲师,当时接手了一门没有人愿意上的课程。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我就学过,但是学归学,讲归讲,用归用。我于是尽力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到图书馆里去查阅资料学习,几乎把所有相关的书籍都看了个遍,学了个遍。老的书,旧的书,那些名人的书目,凡是有心得、有体会的地方,我都把它们记录在我的备课笔记中,我自己从中也受益匪浅。我虽然不是一个优秀出色的老师,课程讲得也未必生动,学生也未必喜欢,但是我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后来,我就一边给学生上课,又一边从事科研,身体还真是吃不消,身体曾经一度患病,好在当时就是年青。因此,对于凡夫俗子来说,同时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确是一个挑战。研究需要一双慧眼,教学又是一个良心活。
  科研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教学是一个传播真理的过程。二者都有一个真字,如果没有这个字,科研便是虚无,教学便是误人子弟。
  回头看一下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尤其是美国硅谷的传奇,更让我们看到科研和教学根本就不在一条路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重大的发现,晶体二极管、三级管、以及集成电路等都是在一些公司的实验室里面完成。那里的科研人员可以一心一意进行着科学实验。从来就没有什么多管齐下、双丰收的提法和做法。贝尔实验室著名的‘叛逆八人’在感觉到自己难以管理实验室时,便请了一个有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实验室,让科研就是科研,管理就是管理。
  从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职业上要取得成绩,要远比其他的职业更难、更艰辛,道路更曲折,能功成名就的则少之又少。研究人员只需要一心一意进行研究就可以吗?显然不行。现在从事科研有更大的难度,不仅要有自己的想法、套路和几亩地,还要能争取经费,不仅要能争取经费,还要能够‘巧言令色’说服上一级主管领导,让领导满意和信服。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初步的成功和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即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还要能够和领导搞好关系,拿到项目,同时自己也要做出一些看起来像样、有显示度的东西,才能为自己挣得一些资本。因此,科研不只是科研的问题,兴趣只是其一。科研的问题是圈子、关系的问题,是利益的问题,也更是个人能力和本事的问题。按照《智取威虎山3D》中座山雕的话来说,一个字:一言难尽。
  以前读到过一篇饶有兴趣的小文章,大意是婚姻只是两个人的故事吗?不。婚姻还包括了两个人的家庭背景、甚至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学…….。有一句话叫‘门当户对’,还有一句是‘各取所需’。因此,谁能简单说,婚姻是两个人的故事。那么,科研就只是你和问题之间的故事吗?教育就只是你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吗?
  大学为了发展,应该找到自己办校的专业、特长和特色,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国情、校情的评价体系,不能盲目引用和照搬照抄别人的条例,也不能盲目的搞什么和国际接轨等问题,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种成熟程度。
  一所大学之所以众望所归,让人心有希翼,是因为他孕育了那些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并为社会带来财富的人!

中国十大教育机构有哪些~

中国十大教育机构有掌门1对1、户学教育、阿卡索、精锐教育、韦博英语、学而思网校、海风教育、昂立教育、巨人教育、三好网。
1、掌门1对1
掌门1对1,中国中小学在线1对1教育第一品牌,专注为8—18岁孩子提供一对一专属定制化辅导。2014年,为满足更多学员及家长对高品质个性化定制教育的需求,掌门1对1全面转型提供线上教育服务。
2、户学教育
户学教育作为线上初高中教育1V4小班授课的领军品牌,专注提供优质的真人1V4在线直播的教学模式,实现全方位互动的智能体验,开启学生快速提分的新方式。户学教育已有100多名优秀教师,2万多小时在线精品课程。
3、阿卡索
阿卡索是一家线上的英语培训机构,旗下有艾莉丝少儿英语和雅托邦英语培训机构,主打在线外教一对一教学,让国内的学习者可以和外教一对一学习交流,近几年阿卡索发展的非常快,受到了很多学员良好的评价和口碑。

4、精锐教育
精锐教育由哈佛、北大精英创立,致力于提升0-18岁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快乐高效的第三课堂,旗下拥有精锐教育、至慧学堂、优毕慧、学汇趣、萝卜来了、佳学慧等多个子品牌。
5、韦博英语
韦博英语在培训课程方面,有一对一培训和小班培训为主,不过,培训的课程比较全面,教师也是非常的优秀,近几年又开设了数学,少儿英语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6、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是学而思教育集团旗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品牌,依托学而思强大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以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己任,建立起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

7、海风教育
“海风教育”于2010年4月创立,企业以“借助互联网科技,践行高效补习”为创业初衷。海风教育现有学科培优、自主招生两大 课程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在线学习平台,
8、昂立教育
“昂立”始于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心,三十四年来,演绎出了教育培训行业中驰名的“昂立教育”品牌。
9、三好网
三好网隶属于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原北大青鸟、京翰教育和微软、网易等高管联合创办,是一家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在线个性化教育的服务平台。

10、巨人教育
巨人教育成立于1994年,办学时间长,行业内除新东方外培训跨度最大的教育机构。学习科目齐全, 种类繁多,产品结构跨度大,只要是培训相关都有涉足。
选择注意:
1、看课程,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需要,英语、计算机、会计等等可能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课程,但一定要看课程是否是自己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和兴趣所在,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
2、看招生简章,相关的宣传材料。有部分培训机构为了快速增加学员数量,往往会把教育培训机构、某些课程进行效果夸大或者虚假宣传。学员一定要妥善保存这些资料,作为将来维权的证据。

可能很家长对养成教育并不了解,其实,换一个说法就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的培养,就是针对品德、体能、智力、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养成教育中的这五方面,具体都包括什么呢?

高校科研管理的思想与理念
答:依据我国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功能地位,作为一所普通院校,其各方面功能定位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科研工作上——侧重于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 基于普通院校的特点和功能地位,新形势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经常思考高校科研如何更...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区别
答: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是培养具有...

教研和科研的区别
答:因此,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其成果直接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未来服务。从研究对象上讲,教研是一种实践运用研究,也就是对已有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在实践中的行动研究;科研主要是对未知领域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科研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

继续在企业发展,还是读博走学术科研路?
答:需要你找回自己内心最想得到的东西,两条路的选择需要你自己去判断,舍得,有舍才有得,不可能两头都占着,做选择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其实这个问题其实所有人都无法帮你,还需你自己去选择,其实你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答案,现在只不过想让更多的人给与你支持,李彦宏说过要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做大规模沟通,...

如何处理临床,教学,科研的关系
答:当前国内的很多医院强调,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科研工作,以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等指标要求临床医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 对中国广大医生而言,临床与科研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当前国内的很多医院强调,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科研工作,以申请课题,发表论文...

本人即将大学毕业,是继续考研还是出国留学,请有经验的指导下!_百度知 ...
答:第三条路留学:上面两条路,一条不好走,一条不爱走,那就剩下这条路了,这就是一个条高速公路,啥毛病都没有,就是上高速的交过路费。不过人家把路给你修好好的,让你节省时间(国内读研三年,国外一到二年),收点费用也是合理的啊。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存在很多本科...

对高校而言,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
答:普通211尚且如此,我不相信70%的学校就不是如此。看到这些学生,我都觉得够了。最后是,教学是良心活,能做就尽量做好,但说实话,从前两点上,我觉得有些心灰意冷,但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教好课,并且常常结合自己的科研内容去讲,不为评教高分,就为了对得起自己那微薄的工资,另外教务处要是来...

博士毕业:当大学教师或进入科研院所,差距有多大?
答: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想找一份学术性较强的工作,通常面临着两个选择,一种选择就是进入大学当一名大学教师,另外一种选择就是进入相应的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这两种选择,意味着什么呢?选择这两种不同的岗位,差距有多大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科研院所是纯...

一流学校抓科研,二流学校忙保研,三流学校查宿舍。
答:一流学校抓科研,二流学校忙保研,三流学校查宿舍。一流的学校辅导员很多都是聘请在读的博士硕士来担任,接地气,懂年轻人,自然也不会管的过于死板而且作为硕士博士了对本科的指导很有意义,自己几年前犯过什么错误,错过了什么。应该干些什么都会灌输给学弟学妹。有助于学弟学妹成长。而且一流高校的...

普通一本大学本科大学生是不是很难搞科研?即使是后来出国读研,也比不上...
答:是这样的,985大学出生的本科生,在今后从事科研方面确实具有优势,但是也仅仅是出身好而已,漫漫科研路,还是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努力。那么,普通一本的学生怎么逆袭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国,到国外名校去深造,最好拿到顶级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进入国外较好的科研团队搞科研攻关,做出点实打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