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格兰特的性格为人 休·格兰特的事业转折

作者&投稿:生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尊称为“伦敦的影子市长”的休.格兰特,多方赞其为“人类理型”、“领袖魅力爆棚”。熟知他的人说他是个复杂而又矛盾的个体,是个无政府主义的激进分子。总是忍不住要怀着善意地嘲讽一下身边每个人的他,“能在一句话同时里把你放倒、掺你起来、再将你一军”。据导演迈克.纽厄尔说来,“休气场十足,智力非凡——有时候太非凡了,以致是他的巧舌如簧害了自己。”
2004年10月22日休·格兰特在奥普拉的专访中那些不知避忌的玩笑揶揄、信手拈来的毒舌言论(包括其对茱莉亚·罗伯茨的“大嘴描述”)引发了诸方媒体热议,他说:“事实上,就外观而言,她的嘴真是硕大,当我吻她的时候,我都能听到一阵阵微弱的回声。”当奥普拉袒护罗伯茨为“其见过的最美的女性”时,休.格兰特则依旧面无表情地说:“好吧,我可不这么认为。”诸如此类其不通世事的表现数不胜数。电影人保罗.维茨说休.格兰特真的是很有趣,“他总是能敏锐地发现自身和旁人的可笑之处,然而他也总能体察到人性的细致入微。” 在公共关系方面,休.格兰特反复被人说成是抑制不住地想要“趾高气扬地自我贬低一番”、对社会活动“极度漠视”,英国本土报刊更是直接把他说成是脾气臭、傲慢、粗鲁、乖戾、欠抽。从他的同行以及其公众形象看来,他似乎对此毫不介意,依旧在各类媒体访谈上耍着小性儿。



休·格兰特的早期经历~

泰晤河畔的小绅士休·格兰特是个标准英格兰人,1960年出生于伦敦,成长于伦敦,大学念的是大名鼎鼎的牛津大学。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养尊处优的他自然而然地在外貌与气质上都散发出英国绅士特殊高雅的贵族气息。在进入牛津之前在进入牛津之前,休跟大部分的西方学子一样,一心想去游览世界增长见闻。他选择了“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作了为期一年的艰苦旅行。回到英国之后,休进入牛津主修英国文学。就像另一些知名的英国演员如:艾玛汤普逊、肯尼斯布莱纳一样,大学时代的他不但生活多彩多姿,有参加不完的宴会派对,同时也早早开始展露表演才华。在剧团、在舞台、在一句句莎剧及其它的戏剧表演中,不但显露了他的天分与兴趣,更包含了他对表演的热情与期待。带着这份热情,在大学时代尾声,1982年,22岁的休终于达成了生命中第一部大荧幕作品的心愿——虽然是非职业性的——参加了处女作的演出作《牛津之爱》。《牛津之爱》《牛津之爱》算是休·格兰特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群牛津大学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合演的还包括了当年一样年轻的詹姆斯·威比(JamesWilby)。年轻的休,打在片头的名字,还是用他当时的名——休伊(Hughie)。片中休的戏分并不重,只是配合他的气质,演一个具有贵族身份的青年,最后还因为情人遭人抢夺而自愿举枪自杀身亡。简单的情节,清楚的角色,电影在当时也得到不错的评价。虽然没有特别发挥的空间,但是休所扮演角色的独特忧郁气息,或许这也是五年后当詹姆斯·艾佛利与伊斯·麦莫泉要开拍纪念他们合作25年的作品《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1987)会找上他扮演片中的克莱夫·杜恩一角的原因所在。毕业之后毕业之后,休·格兰特活跃于剧场界,并与朋友合组了“The Jocket's ofNorfolk”,在英国各地以即兴和小剧场的方式巡回演出。在《牛津之爱》跟《墨利斯的情人》两部作品中间,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电视剧,这些作品包括了《大地尽头》The Last Place on Earth (1984)、《侦探》The Detective (1985)、《名誉、财产与快乐》Honour, Profit and Pleasure (1985)、《女性患者的管理》Ladies in Charge (1985) 、《恶魔情人》Shade of Darkness:The DemonLover (1986) 与《艾尔金男爵和无价值的石头》Lord Eigin and Some stones of No Value(1986)。早年营生在1982年牛津筹办的电影《牛津之爱》中以“休伊.格兰特”之名献上处子秀之后,休.格兰特先后有一茬没一茬地涉猎了诸多行当:他写过书评,当过富勒姆足球俱乐部的助理球场管理员,干过家教,为电视节目编过喜剧脚本,为诸如“真是白”面包和“真是红”啤酒等产品编拍广播广告。为了加入英国演员工会,他进入了戏目戏院“诺丁汉剧院”,并在诺丁汉的公园住宅区小住了一年。由于厌倦了扮演小角色,他与朋友克里斯.劳、安迪.泰勒合创了属于他自己的时事轻喜剧《诺福克的小跟班儿们》,该剧起初不受关注,最终却成为爱丁堡艺术节的一大热门,并为他们赢来了BBC2的电视节目“夜色爱丁堡”的报道。在此期间,休.格兰特仍献演于剧院,作品有《罪恶之家》、《温夫人的扇子》以及《科利奥兰纳斯》。

在英国拍电影拍完《墨利斯的情人》后,休·格兰特一直留在英国拍电影,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另一部文学改编电影《欲望城》White Mischief(1987)、与安东尼霍普金斯合作的《天伦梦醒》The Dawning(1988)、在法国一阵“印度热”影响下拍的《孟加拉之夜》The Night Bengali (1988)、肯·罗素导演的《白蛇传说》TheLair of the White Worm (1988) 、以拜伦、雪莱及其妻子玛丽的故事为主轴的《魔幻之城》Rowing with theWind(1988),休即饰演大诗人拜伦,此部电影对休最大的影响,应该属他的拍摄此片时认识了现在的女友伊莉莎白·赫莉。另外还有《春光奏鸣曲》Impromptu(1989),休在此片又再度扮演名人,这次他演的是大音乐家萧邦,与茱蒂戴维斯所演的女作家乔治桑有一段深刻的恋情。《钥匙孔的爱》BitterMoon (1992)是名导罗曼·波兰斯基的作品、《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1993)则是与艾佛利再度合作的电影,但休只是属于配角的角色。接下来是《相约在今生》Sirens(1994),其他演员还有山姆尼尔。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年是休·格兰特的第二个幸运年,当《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Funeral)这部低成本的浪漫喜剧片成为当年有史以来在美国最卖座的英国电影时,美国人发现了这位优雅又带点羞涩的英国男士带来了与以往其他美国男星不同的魅力,其迷人程度甚至更甚。《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以自然轻松的对白,带出剧中男主角对生活及感情的不同态度,以及与几个女人彼此间暧昧不明的情感关系,以英国式特有的幽默,探讨着男主角对真爱及婚姻间的迷思。休·格兰特扮演片中迷人风趣但对婚姻持有极度恐惧态度的查尔斯,对于身边围绕的仰慕者也都保持距离以策安全。直到一次他在朋友的婚礼上遇见了从美国来的凯莉,从此陷入情网,但也让查尔斯从此在自由与承诺间犹豫不决……喜剧路线不同于《墨利斯的情人》严肃的气质,休·格兰特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尝试改走轻松的喜剧路线,腼腆的笑容搭上一点说话结巴的表演方式,十足表现了英国男士的绅士态度及羞涩的迷人气息。当休·格兰特穿着衬衫短裤从餐厅追出来对着安蒂·麦克道威尔坦承自己的恋爱史(其实应该是“性爱史”),然后在阳光下泛起了最初的那丝笑容时,观众知道好莱坞的大门开始向他招手了。这位说着一口伦敦腔的英国男星,就带着同样的笑容,飘扬过海来到了美国,到了全世界最大的梦工场好莱坞。好莱坞发展在拍完《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后,休·格兰特1995年跟一上些大牌演员包括山姆尼尔,小罗伯特·唐尼、梅格·莱恩等演员合演《乱世情缘》(Restoration)。这次休有突破性的造型,不但以古装出场饰演一位势利的画家,为了表现角色性格,他还在嘴边贴了一颗小痣,刻意丑化自己。与艾伦·瑞克曼合演的《新爱情乐园》(An Awfully BigAdventure,1995)休又演一个薄情剧场人,欺骗女主角的感情。休为好莱坞拍的第一部电影即是与茱莉·安摩尔合演的《怀胎九月》(NineMonthe,1995)。在这部以“怀孕”来考验一对青年情侣的喜剧电影里,休演的依然是一位对婚姻及小孩存有极度恐惧的男主角。大概考虑到这是好莱坞打稳江山的第一步,所以休选择的角色也保守得多,与他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角色有些相似。休·格兰特也说过:拍《怀胎九月》所投下的资金几乎是他以前所拍电影的总和,这让他承受了极大的票房压力。可惜《怀胎九月》在美国的年度总票房真的不甚理想,只排到第307名。之后休的作品则是美国英国的交替拍摄,包括英国喜剧片《山丘上情人》(Englishman Who Went Up a Hill but Came Down aMountain,1995)及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

格兰特·希尔的人物评价
答:(凯文·勒夫)格兰特·希尔出身名门,有大将之风,为人低调,内敛、擅长钢琴、是一位在球场内外都表现的完美的男人。希尔的技术是NBA历史上少有的全面。在他的全盛时期,他是个无所不能的战士,几乎可以包揽一支球队所需要一切任务。当时的NBA有几个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是没法防守的,其中一个就是希...

《海底两万里》人物性格是什么?
答:他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3、尼德·兰:他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4、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忠诚、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5、法拉格特:“亚伯拉罕...

在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性格
答:1、尼摩船长: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2、阿龙纳斯教授:生物学家,博古通今...

世界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答:亚历山大性格勇敢、无所畏惧,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是天才,但容易冲动、残酷无情。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使政治形势、军事实践和经济都发生了变革。第十位 尤利塞斯·格兰特 (ulysses s. grant 1822.4.27-1885.7.23)(在美国内战期间担任北方联军司令)指挥兵力:50万;指挥战役:12次;获胜次数...

休·格兰特是英伦蔡国庆,为什么会这么说?
答:到了第二部,英伦男神休·格兰特为了得到藏有宝藏线索的立体书让帕丁顿进了监狱。他是一个不能与任何演员同僚站在同一个舞台的演员,谁也不能强度他的光彩,只有日月能与他争辉。他模仿角色的语气和各种可爱的小表情简直可爱哭!他仿佛人格分裂一般总是自言自语,还分配角色那种!贱兮兮的,但又不...

单亲插班升 About a Boy
答:说心里话,休·格兰特这次的角色我特别喜欢,虽然他已不再拥有“莫里斯”时期的颜值巅峰,也不是《理智与情感》里拘谨严肃寡言的绅士,看他穿着体恤牛仔裤,走在大街上,特别邻家,特别贴近我们现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而且探讨的问题当下也具有普遍意义足够值得我们思考。电影人物性格轻松俏皮、幽默坦率,一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简介及详细资料
答:她热情善良,善解人意,坚定地支持爵士启用"邓肯号"援救格兰特船长。在救援途中,她不惧艰险,不怕吃苦,与爵士相依相扶,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也实现了自己的航海梦想。 麦克那布斯少校 格里那凡爵士的表兄,沉着、理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一个军人应有的优秀素质,同时外冷内热,内心有着无尽的热情。 哈利·格兰特 ...

埃伦·鲁恩沙尔·格兰特·萨托利人物生平
答:埃伦·格兰特,别名内利,是著名将领格兰特将军的独生女。13岁时,她随着父亲入住白宫,开始了她在华盛顿社交圈的崭新生活。在这个国际化的都市里,内利在17岁时与英国外交官阿尔杰农·萨托利斯结为连理,他们在白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这场总统女儿与外交官的结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婚礼的豪华与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优秀
答:《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上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经历,都让我觉得他们是探险队,而且这本人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样也有人们与人之间的真情,他们互相帮助,是纯真的感情,没有杂质的。这种感情令我感动。你有什么书值得推荐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优秀8篇2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

1月18 和1月12的爱情观
答:丹尼·卡里(演员)卡芮·格兰特(演员)彼得·马克·罗格特(科学家)1月12日 性格: 1月12日出生的人以事业为人生目标,大多在二十来岁已经建立自己的事业。除了全心全意服务别人之外,他们还喜欢各式各样的冒险。生活多姿多采甚至刺激。他们一定要注意不可给人高做的感觉,否则别人绝对不会接受。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