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之争的争论焦点 礼法之争的焦点之一,义关伦常诸条,应不应该写入刑律

作者&投稿:彘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理派与礼教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
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
“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关于“存留养亲”制度
沈家本等人认为:“古无罪人留养之法”,存留养亲”不编入新刑律草案,“似尚无悖于礼教”。礼教派认为,“存留养亲”是宣扬“仁政”、鼓励孝道的重要方式,不能排除在新律之外。
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奸非”严重违反传统道德,故传统刑律予以严厉处罚。“亲属相奸”更是“大犯礼教之事,故旧律定罪极重”。因此,礼教派认为在新律中也应有特别的规定。法理派则认为,“无夫妇女犯奸,欧洲法律并无治罪之文”。“此事有关风化,当于教育上别筹办法,不必编入刑律之中”。至于亲属相奸,“此等行同禽兽,固大乖礼教,然究为个人之过恶,未害及社会,旧律重至立决,未免过严”。因此依“和奸有夫之妇”条款处以三等有期徒刑即可,“毋庸另立专条”。
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
礼教派认为,“子孙治罪之权,全在祖父母、父母,实为教孝之盛轨”。法理派则指出:“此全是教育上事,应别设感化院之类,以宏教育之方。此无关于刑事,不必规定于刑律中也。
关于子孙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
礼教派认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子孙对父母祖父母的教训、惩治,最多像舜帝那样“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绝无“正当防卫”之说。法理派则认为:“国家刑法,是君主对于全国人民的一种限制。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则治以不孝之罪”,惟有如此“方为平允”。
“凡我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的修律宗旨,决定了“礼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清廷在新刑律后附加五条《暂行章程》,规定了无夫妇女通奸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害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等。但礼法之争在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试评析清末法理派与礼教之间的礼法之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等人制订了修律中第一部法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单行诉讼法规--《刑事民事诉讼法》,虽然"刑民合一"而编,但已严格区分于传统旧法"刑民不分"特点。
  该法上呈清庭后,清庭谕令各省督抚大臣"体察情形,悉心研究其中有无扦格之处,即行缕析条,据实具奏。"而立法者万没想到该法一出即遭到各地督抚将军的几乎一致批驳。
  例,广西巡抚林绍年奏称:"新纂刑事民事诉讼各法,广西尚难行。盖俗悍民顽,全恃法律为驭驾,闻以不测示恩威。若使新法遽行,势必夸张百出,未足以齐外治,先无以靖内讧,下所司知之"。
  而直隶总督袁世凯奏称:"新纂刑事民事诉讼法,内有扦格者数条,请饬再议"。
  张之洞是对新法驳议最为猛烈的一个,他在《遵旨覆议新编刑事民事诉讼法》中对该法草案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如,对父子异财、男女平等、律师制度、陪审员制度、废除比附法、规定控诉期限等都进行了批驳,随后这部新法即被清政府废除。这也是"礼法之争"的开始,可以说清末的修律自开始之时便伴随着"礼法之争"的争论。
  对《刑事民事诉讼法》的驳议直接促成了清末法律改革中礼教派与法理派两大派别的形成,引发了长期的"礼法之争"的局面。
  虽然《刑事民事诉讼法》未及公布便胎死腹中,但随之另一部更具有影响的法典《大清新刑律》又出台了。
  由于新刑律中体现了法律与礼教分离的精神,这部法典无可避免的遭到了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的群攻"礼法之争进入高潮阶段。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大清新刑律》是否应确定"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是否为罪以及"干名犯义"条存废、"存留养亲"是否应编入刑律、"子孙卑幼对尊长可否行使正当防卫权等问题上。
  以沈家本、伍廷芳、杨度为代表的法理派与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展开了激烈的辩驳。
  当然最后的历史是法理派最终的失败,也是清朝封建王朝本质的必然。
  清末“礼法之争”的意义:
  经过"礼教派"和"法理派"的这场激烈的争论,尽管双方都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愿主导修律,但在双方的合力之下,一方面,新律吸收了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了近代法律体系,引进了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制度,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如《大清新刑律》删去了纲常名教的基础--《五服图》,主张尊卑、良贱、男女在法律上平等,实行"罪刑法定主义";《刑事民事诉讼法》主张父祖子孙别籍异财、男女平等,否定了"宗法"、"家族"、"服制"的作用,并采取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员制度。另一方面,在礼教派坚持下,修律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如律后附《暂行章程》五条。由此,中国法律在中西融合的轨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伴着"礼教派"与"法理派"的斗争而修订的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对其后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的影响极大,有些是起草法律的根据或蓝本,有些则直接被沿用。
  "礼法之争"的结果也使中国在法律发展方面溶入了世界,中国的法律不再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成为其中的一员,此后中国与世界法律的发展有了衔接,能够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及时吸收西方的先进的法律理论和原则,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礼法之争"在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以后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礼法之争"关系到法律的起草、签注、修改、审议、表决各部门,其中有修订法律馆、宪政编察馆、法部、资政院、中央各部,参与者中不乏身居高位的硕学通儒或封疆大吏,还有一般官吏、士人及在华的外国人。双方为驳倒对方,在新律中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演习法律,著书立说。同时,外国法典的翻译,中国法典的出版,法律学堂的设置,法学会的建立,法政研究所的举办,都一片繁荣。可以这样说,正是"礼法之争"双方对法律的争论和推演有力地推动了法律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推广。

礼教派是封建法律思想,也叫礼治派或家族主义派,国情派,反沈派.法理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也叫法治派,国家主义派,反国情派,沈派.这场礼法之争,分三个回合.第一回合的焦点是:义关伦常诸条应不应写入刑律.礼派反对采用律师制和陪审制,反对分家产,反对不对和奸无夫妇女治罪.第二回合的焦点是:"犯奸","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回合的焦点是:国家主义和家族主义的对立.

争议焦点是什么意思
答:其次,争议焦点是“主要问题”,其主要性体现在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问题不在争议焦点之列。2.如何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依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一般而言,法官结合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答辩意见及证据交换情况,即可确定案件...

墨道法三家与儒家之争,他们之间的争论点分别是什么?
答:这四家争论的核心矛盾就是“道统之争”。谈及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毫无疑问,就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他独创儒家学说,享誉中国思想界,深切了影响了千百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学说一共有三大敌人:墨家,道家,法家,与儒家向来是...

对争议焦点的思考
答:对争议焦点的思考,一个案子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最后根据庭审的相关情况,然后将争议的焦点归纳出来,这样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对争议焦点的思考。 对争议焦点的思考1 一、当前法官在归纳争议焦点方面存在的问题 法官归纳争议焦点是在听取了原告的起诉和被告的答辩后作出的,通常情况下,归纳的争议焦点与...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
答: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些过类似的文章,一个案子经过立案、交换证据、法庭辩论,最后根据法院的审核结果,将此归纳起来,下面我整理了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1 首先,作为法官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概念是什么 才能谈及到如何归纳焦点的问题。所谓的争议焦点是指双方...

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怎么写
答: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怎么写,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要写过或者了解过案件的焦点问题,将争议的焦点归纳出来,并将采纳证据的情况进行逐一说理论证,下面我整理了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怎么写。 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怎么写1 争议焦点的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第二百二十六条对法...

请问清末变法修律引发的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法律思想及特点
答:二、法理派修律与“礼法之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十一日,清政府下达修律诏书,随即又诏令组建修订法律馆,选任法律大臣等相关事宜。时任刑部左侍郎的沈家本被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主持修律事务,并擢派熟知欧美法律的出使美国大臣伍廷芳等帮办修律。在沈家本主持下,清庭先后派员分赴欧美﹑日本...

争议焦点的区别
答:“倒推法”思维方式,乍用可能不习惯,用常了就行了。 总之,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如果确定的争议焦点,叫人看了不知下步法庭调查从何处下手,那么这个争议焦点就可能存在问题。 所以,准确地归纳争议焦点,有利于确定庭审重点,正确引导当事人...

判决书争议焦点怎么写
答:这样归纳出的争议焦点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且合法。 裁判文书制作时,在归纳完争议焦点后,每个焦点均可以按照“三段论”进行段阐述,即:1、法律规范是什么;2、法律事实是什么;3、法律后果是什么。换言之,首先写明法律规定,然后写明案件争议事实,最后写结论,做到有理有据,层次清晰。“三段论”实际就是要求...

争论焦点怎么写
答:争论焦点怎么写3 1、 什么是争议焦点?纠纷起,两造生,两造相争,各执一端,僵持不下,难以定论,遂诉诸法院。法官查证事实,辨法析理,一断于法,作出裁判。争议焦点即产生于此过程之中,乃两造必争之核心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

清末礼法之争与百家争鸣的比较
答:提到“人治”,不禁让人想到与其相对而称的“法治”,进而联系到儒家与法家对此的争论。然而儒法两家的争论焦点果真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治与法治之争么?答案勿庸置疑是否定的。从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来看,尽管他们讲礼治,重德治,并提倡“为政在人”,“惟仁者宜在高位”,“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