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文化,是在经济活动中的什么意识 与我国传统信文化相比,社会信用体系有哪些先进之处?

作者&投稿:无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冲击与发展的世纪,更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世纪。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灵魂。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幼稚期,企业信用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很淡薄。综合分析社会信用危机,其根源就是社会信用文化缺失。 企业信用文化的本质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理念和信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关于信用的意识、理念、精神、体系、机制等方面的文化积累。 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信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维持各种行为关系的准则,是人际关系和谐友善的道德基础。其次信用文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证。诚实是信用文化的本质核心,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未来市场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再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信用文化不仅作为精神文明而存在,而且其精神实质也贯通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当中。 论文对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也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商业信用、金融信用、产品信用、道德信用一度出现严重危机,缺少良好的信用环境,让消费者和合作者“望而却步”,信用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幼稚期,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企业文化建设落后,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只有大力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并且不断培育健康的企业信用文化氛围,才能形成和谐、文明、信用的社会文化环境。要想进行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就得要把握企业信用建设的原则和途径。在建设中我们要遵循目标原则、自律原则、市场原则、和与时俱进原则,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途径。 笔者认为首先要确立信用至上的企业理念。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用至上是人们为人处世立业的最基本信条,信用既是资本又是财富。其次要培养全员参与的信用意识。企业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只有加强员工的信用教育,强化员工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才能使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得到落实。第三要加强政府行为发挥社会中介作用。加快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和社会中介的作用必不可少。第四要健全信用惩罚制度。要对企业信用及时公示并予以曝光,对失信主体给予严肃制裁和惩罚。第五要全力打造诚信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用户发自内心地接受企业的服务,企业也才能建立长效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使信用形成一种社会氛围,深入人心,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解读企业信用文化及其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经济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信用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状况的反映,它是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只要存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就有企业文化的存在,只不过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迅猛崛起,这时人们才对日本的企业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企业文化热”便开始在世界泛围逐渐升温。作为企业文化重要内容的信用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商品经济社会,离开了企业信用这张名片、这张市场通行证,企业将无法生存和发展,社会经济将会萎缩不前。 (一)、企业信用文化的本质内涵 企业信用是属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信用管理理论部分,而“信用”这一概念则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渊源。诚实守信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始终是人们为人、处世、立业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信”在中国封建礼教所尊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占有重要位置,从而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儒商的文化精神,成为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唯一的伦理基础。中国是文明古国,重诺守信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① 从“童叟无欺、诚实可信”到“诚招天下客、誉必信中来”,可以充分体现出我国儒商的经营信条的精神实质。 信用在西方纯属经济学概念,认为“信用是因价值交换的滞后而产生的赊销活动,是以协议或契约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信用文化在西方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信用保障体系,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信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践约能力,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狭义信用,是指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付款或还款能力,即履约能力。信用文化更多的是指广义的信用,是关于信用的意识、理念、精神、体系、机制等方面的文化积累。② 企业信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没有诚信的企业文化便失其根基,没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企业文化又为信用文化体系的建立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保障。从社会信用层面到企业信用文化层面,是信用理论的一次质的飞跃,信用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信用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使人们更能真切、清晰、全面地来看待信用,并且使信用成为一种道德和行为理念,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和社会规范准则。
企业信用文化的本质是以诚实信为核心的观念和信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信用文化来说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是指信用直接用企业规章制度、国家法律以及各种契约等外在形式加以明确。而精神文化层次是指信用文化的习俗传统、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以及存在人们意识形态之中的道德信仰等内在的要求,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信用文化的有机整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主体与政府信用、个人信用成为社会信用的有机体系,个人信用是基础,企业信用是核心,政府信用是主导。政府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上,不仅自己要制定信用保障体系,而且自己更要带头模范地遵守诚信,维护诚信神圣的尊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信用文化的内涵也将不断地得到丰富,社会信用管理和信用制度将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二)、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维持各种行为关系的准则,是人际关系和谐友善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已成为市场准入和通行的资证。十六大已明确“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指明了方向。)
2、信用文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证 (诚信是信用文化的本质核心,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石。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具体地表现在企业文化力和品牌形象上。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灵魂,他能不断地激发人们的自觉性,创造性地从事企业经营活动。)
3、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的需要(社会文明包括物资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资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核心。)二、现阶段我国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商业方面:出尔反尔、毁约违约、恶意欺骗等行为;金融方面:信用匮乏、到期贷款收不回来、呆死帐泛滥、无人承担担保风险等现象;产品方面:虚假宣传铺天盖地,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产品说明、质量保证信口雌黄。另外,政府部门的吃拿卡要行为、建筑业的豆腐渣工程、教育界的乱收费行为、文化界的黄色垃圾现象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望而生畏,出现林林种种、形形色色的信用缺失丑闻。原因——1)、信用意识、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缺失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2)、信用观念淡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没用形成浓郁的社会氛围。 3)、市场经济处在幼稚期,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备,信用惩罚打击力度不够
三、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原则与途径
(一)、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原则 :首先是目标原则。其次是自律原则。第三是市场原则。第四是与时俱进原则。(二)、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途径:1、确立信用至上的企业理念 2、培养全员参与的信用意识 3、加强政府行为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4、健全信用惩罚制度 (健全信用惩罚制度首先要健全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的诚信机制;其次国家要加强对诚信的立法,对失信行为给予严厉制裁;再者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文化氛围,通过诚信的道德力量,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5、全力打造诚信企业 (从企业资产内部构成看,企业信用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它对企业的有形资产的增值来说,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和推动作用。首先要构筑企业诚信体系。人是诚信的主体。在全体员工中强化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诚信形象,对企业内部不诚信的行为及时给予制止和处罚。二是要一手抓道德建设,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人以信为先,信以诚为本,诚以德为源。。第三要建立企业长效机制。讲诚信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严格履行企业规章制度并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只有全力打造诚信企业,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
1、真诚带来爱与和谐,方便顾客,的同时获取一些利润,所谓能够成功地经营大企业者,就是那些能使顾客获得更多好处的人。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带来更多机会,并使自己的公司获利更大。
2、同时赢得社会的认可,得到顾客的尊敬,如今有太多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然而,机会之神很少去敲自私自利者的门。没有一个上门顾客是来取悦店主的。
3、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根据现行中国公司法,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公司均为法人,投资者可受到有限责任保护。公司性质是依据公司的组织形式和对外承担责任形式的不同对公司进行的分类。

扩展资料:
有效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基本要求 
1、企业对大环境、使命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认识要正确,绝不能与现实脱节。脱离实际的理念是没有生命力的。
2、要让全体员工理解经营理念。经营理念创建初期,企业员工们比较重视,也很理解。等到事业发展了,员工们把经营理念视为理所当然,而逐渐淡忘,组织松懈、停止思考。虽然经营理念本质上就是训练,但要切记经营理念不能取代训练。
3、经营理念必须经常在接受检验中修改丰富。经营理念不是永久不变的。事物是发展变化和运动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定要随着外部和内部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事实证明,有些经营理念功效宏大而持久,可以维持数十年不动摇。在实践中,经营理念的实施既是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营理念


社会信用体系有强大的监督制约功能,如果你不守信,那不能光付出道德上的代价,而要让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处处难行,步步难行,逼着你不得不遵守社会信用体系,这就是比我国的传统信用文化的进步之处,强调制裁,强调惩罚,逼着你必须按社会信用体系来执行。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由社会法律制度、教育、文化以及专业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等诸多元素构成的社会治理系统,是社会诚信的制度保证。公民诚信道德是公民对诚信的内在信守和对自我承诺的忠实践履,是社会诚信的个体条件。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信用建设需要公民诚信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协同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关系。血缘亲情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血缘亲情和长期交往形成的亲切感是社会诚信的基础。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人际关系结构随之急剧变化,中国社会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孕育传统诚信观念的社会基础逐渐消散。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诚信只能建立在对彼此道德素质的信任上。
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信用建设面临诸多新挑战。个别公民守信动力不足,甚至是信无所守,失信违约司空见惯;社会征信系统与社会总体发展未能完全同步:守信奖励缺失,失信惩罚乏力;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公信力低,服务体系不够发达。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社会问题林林总总。社会要实现良序发展,只有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督促全体公民共同努力,才能促使社会总体诚信度不断提高。

扩展资料:

公民的诚信素养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辅相成。有道德素养的公民既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者,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践履者和成就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本源。《说文解字》将诚与信互训:“诚,信也。”“内诚于心、外诚于人”是说,不欺人更不自欺,既是取信于人更是自身有信念、有信守。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信念是一切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是行为的内在动力,诚信信念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灵魂。中国古人将诚信作为合于天理的人道,把追求诚信作为人之为人的前提,为诚信道德建构了形而上基础。中华民族传统诚信文化赋予现代诚信体系建构充分的价值合理性,为公民的诚信素养提升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公民道德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文化应以“诚信”为首
答: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基础。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立价值观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首要的任务。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很大,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

什么是企业文化
答: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是什么不论企业还是公民个人都要在经济活动中体现诚信的...
答: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论企业还是公民个人,都要在经济活动中体现诚信的原则。1、市场经济简介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在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称为市场主体。市场主体以买者、卖...

信用的意思是什么
答: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2. 信用和声誉。如:这种产品已经在群众中树立了信誉。如:信誉卓著。“信”指诚穿守信,“誉”指名誉、声誉。即一方在社会活动尤其在经济活动中因忠实遵守约定而得到另一方的...

如何看待我国民间信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民间信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法发展的需要,民间金融的灰色面纱逐渐揭去,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民间金融将有可能置于阳光之下,但必须加以规范。民间信用的产生原因一、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个人财富或是企业集团的财富都大...

如何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诚信”?
答: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我们可以把诚信定义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现代经济契约关系和...

经济学中的信用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信用与一般商品交换不同:一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而发生转移,买卖双方都保留价值,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信贷是借贷行为,贷出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由贷出者让渡出价值,但保留所有权...

诚信对企业有什么作用
答:如果把烟草流通企业比喻成“舟”,那卷烟零售户就是“水”,载舟覆舟,根在信用。烟草流通企业的真诚服务将直接决定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而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也直接决定着烟草流通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涵盖了企业和...

如何培养企业诚信文化
答: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

信用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资金所有者只是暂时将资金使用权让渡出来,却可以让分散的、小额的闲置资金聚少成多、形成信贷资金,服务社会再生产,加速了资本集中,也促进了社会发展。(二)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成本信用工具的广泛运用成就了信用的这一经济功能。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大量信用活动不涉及现金,而是使用在信用活动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