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生命是如何演变而来?

作者&投稿:曾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多细胞生物

  在6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完成了向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过程。不同的细胞有机组合在一起,彼此合作,形成了后来复杂生物的基础。这件事听起来容易,但实际上,现在不少国家的研究人员都试图重复当年单细胞的最初组合过程,目前还没有人完全获得成功。

  2眼睛

  在距今五亿四千三百万年前,三叶虫身上长出了地球生物的第一只眼睛。此前的一些生物体有感光细胞,但眼睛不仅要感知光线,还需要有一个能聚焦光线形成图像的晶状体才行。一旦有了晶状体,生物的视觉效果就从1%骤然上升到100%。经测算,从感光细胞进化到复杂的眼睛,大概需要50万年。

  3大脑

  大脑显然是生物进化的巨大成就。研究表明,大脑首先是用来解决食物问题的,它可以辨别食物是否有毒。科学家发现,大脑和嘴巴的距离很近。另外,有了大脑,就有了记忆。即使是头脑简单的昆虫,在记忆的帮助下,也可对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4语言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是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拥有大脑的动物很多,但只有人类产生了语言。科学家们辨别出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基因,尽管黑猩猩也拥有这个基因,但黑猩猩不能说话。在一定程度上讲,语言的诞生是生物进化的最后一个程序。因为语言使人类脱离了纯生物性。人类不需要基因变异就可以适应环境了。

  5光合作用

  3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开始利用日光来为自己合成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后来由于水的加入,产生了氧气。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生物是厌氧的,它们不得不进化了一些机制来抵抗氧气的作用。但由于有氧气的参与,生物的能量高了很多。这恰恰有利于生物的进化。直到今天,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包括人,赖以生存的能量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

  6性别

  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性交是繁殖的惟一办法。但同一物种是怎样划分成不同性别的,今天也是一个谜。

  7死亡

  死亡是进化的一个手段,是个体为集体进步付出的牺牲。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这是因为每个手指之间相连的部分在母体中死亡了。每次感染痊愈后,大量的白血球必须自杀以维持血液成分的平衡。不过,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没有理由因为某个生物体存在的时间长就令它灭亡,“老死”仍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

  8寄生

  寄生生物和宿主之间的斗争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一方面寄生生物会影响宿主的活动,如一种蚂蚁的寄生虫会影响蚂蚁的神经系统,让它向草尖上爬,那里是最容易被羊吃掉的地方;另一方面,宿主的活动也影响寄生生物。如感冒病毒通过传染,附着到下一个人的身上,几经易主后,病毒的杀伤力就会降低。原因是,它要保证这个宿主有足够的生命来把它继续传播出去。这样的活动非常清楚地展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9分工合作

  在深海中有一种类似水母的动物。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它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无数单细胞生物的集体。这些细胞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运动,有的负责捕食,有的负责传送养料。蚂蚁和蜜蜂的集体劳动也是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很机械地解释其中一些现象,但这样的超级组织工作到底是怎么进行的,没有人真正知道。

  10共生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比如犀牛和犀鸟,犀鸟通过为犀牛清理皮肤寄生虫为生,而犀牛也因此获得安宁。90%的植物与周围的植物有共生关系。

  仔细研读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伟大发明,令人惊讶。即使是今天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也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这些伟大发明是怎么来的。无数的奥妙在等待后来者去发掘。

一些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一支,其出现及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但其中哪一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由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的,还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问题。
腊玛古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古人类学界一般都把腊玛古猿当作最早的人的进化系统的代表。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1932 年在印度发现的 ,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不少地方发现过类似的化石,都被归入腊玛古猿类 。腊玛古猿最早的年代为距今 1400 万年,当时一般认为人类起源的时间至少是在1400万年以前。

  后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在较晚的时期才从猿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腊玛古猿的年代太早,它们不可能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另外,人们发现,每一个出土腊玛古猿化石的地点,都同时有另一种肯定是猿类的西瓦古猿化石存在,两者在形态性状上没有重大差别,属于同一类型,只是雌雄性别不同而已。因西瓦古猿命名在前,腊玛古猿命名在后,于是人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取消了腊玛古猿的名称,把它并入西瓦古猿。后来人们一般都同意这种意见,否定了腊玛古猿是最早人科成员的代表。西瓦古猿有不少特征与猩猩相似,因此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在中国的云南发现了距今约800万年的禄丰古猿 ,这种化石与非洲大猿及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南方古猿有相似特征,可能是接近于人类远祖的类型。但也有人认为,东非肯尼亚发现的肯尼亚古猿,或者在希腊发现的奥兰诺古猿,更有可能是接近人类祖先的类型。

  南方古猿与能人 腊玛古猿生活于距今1400万 ~ 700万年之间 。在距今700万 ~ 400万年的这段时间内,至今只发现少量零星的化石材料。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虽然还被称作猿,但它实际上已经是最早踏上人类进化历程的远古人类。它是1925年根据在南非塔翁发现的一个幼年头骨化石命名的。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在颅骨、下颌骨、牙齿、骨盆和四肢等方面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一系列的人科特征,并且肯定已采用两足直立的行走方式,而能否直立行走,则是人在生物学上的基本特征。南方古猿的脑量超过现代大猿,脑的结构也基本上属于人的类型。

  继南方古猿之后的人类是能人。能人在体质特征上比南方古猿进步,生活在距今约230万~180万年前,分布在东非和南非。能人化石最早发现于1960年,至今除奥杜韦峡谷外,在肯尼亚的库彼福勒、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地区及南非的斯特克方丹、斯瓦特克朗等地,也发现了这一类型的化石。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创造的文化称为奥杜韦文化。

  直立人与智人 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以直立人为代表的阶段。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 万年前,创造的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发现者E.杜布瓦将其定名为直立猿人,并相信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但关于爪哇直立猿人是猿是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化石,并有大量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动物化石出土,直立人是早期原始人类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现在发现直立人类型化石的地点已遍布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爪哇和中国云南,也都发现了距今15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化石。

  古人类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在亚、非、欧洲都出土了从直立人到智人过渡类型的化石。在亚洲,有1984年在中国辽宁营口发现的金牛山人头骨;在非洲,有1975年在摩洛哥发现的萨莱头骨和1976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发现的博多头骨;在欧洲,有1960年开始在希腊陆续出土的佩特拉洛纳头骨及后来在法国发现的阿拉果人头骨。这些头骨一方面具有直立人的性状,另一方面又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它们为解释怎样从直立人过渡到智人提供了重要的根据。
  人类进化的最近一个阶段,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阶段。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25万~4万年前 ,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 。晚期智人在解剖结构上属于现代人,大约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在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分布范围扩大了,从旧大陆到达了澳洲和美洲。
  这样,由现有发现的化石来追溯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 ,已可以循着由近及远的序列,从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直立人—能人,一直追溯到南方古猿。比南方古猿更早、形态更原始的人类的早期代表,则还在探索之中

~

马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答:大约在5000万年以前,马的祖先便出现了。经过演化,马的体形逐渐变大,而且开始在较为广阔的草原地带生活。原始的马有四趾,为了适应草原环境和使于奔跑,三趾逐渐退化,中趾进化成了坚硬的蹄。马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但视觉较差,它只能分辩出黄、绿、青、红等基本色。马的孕期一般是11个月,大...

人类的起源、演化及迁徙
答:人是何时从何地演化而来,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就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而言,有两个地区值得关注: 一是东非地区,二是东亚地区。按照目前人类起源的观点,早期的人类是从森林古猿(Dryopithecus)演化到腊玛古猿(Ramapithecus),也称西瓦古猿(Sivapithecus),再到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若是按照这条进化路线,凡是有腊玛...

人类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答:由此,神创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进化论成为了主流。人类从哪里来?按照进化论的说法,人类是由类人猿一步步演化而来的。在三叠纪晚期时,羊膜动物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类群,一个是蜥形纲,其中的代表动物为恐龙;另一个是合弓纲,其中的代表动物就是哺乳动物。虽然合弓纲在三叠纪晚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之后...

地球上第一个“人”到底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答:人类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这一点在文明科技还有发展的经历都是可以看出来的,文明都已经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而自然界比较聪明的猴子依旧最高还是是石器时代,而人类的由来是进化过来的,人们会疑惑地球上第一个“人”到底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其实就是猿猴进化过来的,一开始是没有...

昆虫是怎样演化而来的?
答:生物学家称某些昆虫种类是“原始的”,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与进化而来的最早的昆虫一点变化都没有。如果昆虫没有翅膀,如果昆虫不能把它们翅膀折叠在躯背上,如果昆虫不经历完全的变态,则这些昆虫就被认为是原始的。一个原始昆虫并不是劣于一个“高级的”昆虫——它可能是最能适应生存的。

地球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人类是如何繁衍起来的?
答:黑猩猩,现存猿类中与人类最近的 不存在第一个人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第一个人。如果以个体为单位,对有性生殖物种来说,每一代人都是不同的,遗传和变异随机性很大,子代可能和父母很像,也可能不那么像,演化根本无从谈起。真正的演化是以种群为单位的。尽管自然选择是对个体起作用的,但演化却是在...

地球原始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答:按照这个假设,噬菌体该是病毒中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病毒则是随着更高寄生生物出现,由此逐渐转移演变而来的。但是有不少人认为病毒是退化生物,是由细菌逐渐退化而来的;还有人认为病毒是逃逸生物,是细胞内逸出的染色体物质或核酸片段。按照这两种假设,非细胞阶段生命类型看来已绝灭,没有留下后代。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

世界上人是怎样出现的?
答:最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进化论一般指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经过多年考察,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主张。达尔文认为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达尔文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从猿到...

刺猬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答:因为相对于整个物种的发展和演化来讲,“优胜劣汰”并非是必然的规律,自然界中也不乏由于种种因素造成物种的“劣胜优汰”。物壮则老,强大的物种往往会先于弱小的物种灭绝,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面对着自身的毛发不断地发生“用退废进”的事实,...

猫是由什么物种演变过来的?
答:。中新世时发展出类猫科动物类群(Pseudaelurus),类猫科动物的体态已非常像猫,也开始用脚趾着地行走,牙齿的排列也与现代猫类相同。上新世时,类猫科动物类群进化成卢那猫类(Felis lunensis),为真正的现代猫科动物,无论大小、体态皆与现代猫类相同。现代猫科动物则是在更新世演化而来。